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加快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加快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加快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摘 要:企业自主创新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该系统由人才技术、资金、企业和科研机构服务体系、政策环境等多种要素组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当前,企业发展处在转型发展期,经济发展面临着环境、资源、人口的瓶颈制约,要发展成为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必须把自主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基本战略,尽快建立和完善企业自主创新体系。

关键词:自主创新;社会经济系统;竞争优势

一、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现状

(一)企业自主创新体系政策进一步完善

2006年2月9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 ―2020》(以下简称《纲要》)。《纲要》以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奋斗目标,对我国未来15年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是新时期指导我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纲要》明确指出,现阶段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是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并将其作为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各级政府也出台了配套政策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企业自主创新体系结构趋于优化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科技中介机构等已成为各具优势和特色的创新主体,国有企业和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呈现出逐年增加的势头。就中关村核心区来说,科技人员总量达十多万人,其中企业科研人员就有3万多人;2013年发明专利授权18 000件,技术合同交易额1 191亿元。技术市场、技术贸易机构、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大学科技园等,相继建成,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创新平台建设有较大发展。

(三)企业自主创新的环境进一步改善

创新政府服务模式,破除束缚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简政放权,释放市场活力,解决好企业创新管理职能交叉、机构重叠、责任区分不够明确等突出问题,进一步理顺管理关系。开通包括政务公开、投资审批、网上办事、政民互动、效能监察等功能模块的网上办事大厅,各委办局积极做好网上办事大厅录入服务事项工作,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并向下延伸。

(四)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明显进步

“人才强企“战略得到有效实施,人才规模合理增长,整体素质明显提高,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逐步形成。近年来,围绕发展规划和技术需求,一些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签署了合作培养人才战略协议,并建立了联合研发机构。通过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及人才培养模式,使得掌握核心技术的科技领军人才队伍逐渐成熟。

二、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扶持科技创新的措施缺乏及时性操作性

现有与科技创新相关的政策比较多,其中有的内容存在滞后性,难以与其他地区和国际接轨。部分专家和企业反映企业科技政策缺乏可操作性。对现有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的存、改、修等方面工作不到位。科研项目申报方面存在的审批程序不透明、科研经费分配不公平,以及利用职权、关系、学术地位影响科研项目的申报结果、科研项目中标的结果,申报周期过长,财政支持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经费管理太松,容易造成浪费和滥用等方面问题,并且长期不能有效解决。

(二)政产学研之间还存在沟通障碍

政产学研紧密结合是提高科技创新效率和科技创新回报率的重要环节。但目前机制不够健全,导致政产学研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一些企业在开展政产学研合作上存在不少困难,供需信息不畅通、找不到合作对象,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和大学科研机构的研究脱离实际是主要的困难。

(三)科技中介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化,大量的科技中介机构应运而生,对科技中介机构相应的管理办法没有及时跟上,导致科技中介机构的管理体制不顺。政府行政部门对科技中介机构存在多头管理和政企不分的问题,以及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的素质落差大等种种因素造成中介机构自身的管理跟不上,导致了一些中介机构无论是在机构内部的管理还是外部的市场运作上,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混乱,难以发挥它们对科技创新信息的传递、科研成果的转化和科技资源流动的促进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四)在金融对科技创新支持上资金投放效率不高

各级各类企业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不断增长,对企业有专项基金,对各类人才有支持措施,但一些企业和个人在得到支持后并没有发挥应有的创新作用,还有一部分急需支持的创新项目和科研成果得不到应有的支持。在精准支持科技创新、如何进行金融支持创新的后续评估方面没有具体有效的办法,缺乏相关的奖惩措施。

(五)对人才资源的使用管理不到位

传统的对科技创新人才评价标准存在不足,人才难以引进。科技创新骨干人才因为住房、户口、子女就业上学等因素大量流失。人才选拔聘用制度、职称评审制度、职务晋升制度、工资薪酬制度、进修培训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等存在不合理现象,个人收入与能力业绩不成比例,收入分配过于平均化,缺乏激励机制,导致吃大锅饭的流行,对那些热衷于创新并且取得了成绩的科技工作者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不利于体现科研创新的价值。特别是一些年轻科技工作者在科研创新中所获得的分配过低,影响到年轻科技工作者的收入水平,从而影响到他们科技创新积极性和创新潜能的发挥,不利于科研团队的后续发展。

(六)创新氛围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学术独立不受行政干预和宽容失败的氛围还没有完全形成,知识产权的保护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不端学术行为有一定的空间,对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知识的了解程度不高。知识产权受到侵害主要表现在成果被抄袭,文章未经许可被发表或者转载,技术秘密被盗用。研究者自律不够,监督机构不健全,处罚不严厉,学术规范教育不够,学术规范和规章制度不明确。风险投资对创新的支持力度也不是很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产学研合作、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力。

三、当前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路径分析

(一)以体制创新促科技创新

坚持以体制创新促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创新型企业文化。企业家要走出去到先进企业进行考察学习,积极吸收先进思想,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开拓视野,敢于领导企业进行创新。企业建立专门的信息搜集部门,负责对市场上的需求动向、新技术发展趋势等信息进行搜集和整理;以新的指标体系作为考核重点,加大创新在企业考核体系中的比重,建立新的企业考核体系。加强政府对企业创新体系建设的宏观调控和指导,为创新体系建设提供充足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通过改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来营造自主创新的硬环境;在实施政策规划和法规等宏观措施的过程中,政府通过有效的组织为自主创新提供良好的市场政策和信息等软环境,进而影响和引导技术创新的直接参与者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等进行创新活动。

(二)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在企业创新中的生力军作用

建立以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为主要依托的知识创新体系。重点高校和实力雄厚的科研院所是主要创新源。因此,要积极推进高等院校的教育和科研体制改革,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探索建立创新型大学。发挥高校在建设创新型企业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加快培养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主导产业的创新需求,统筹布局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各类科技力量,形成以重点高校和科研机构为基地,以面向产业创新的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为重点的知识创新体系。

(三)发挥科技中介机构服务作用

大力培育科技型中介机构,提高科技情报信息机构的信息采集分析和综合加工能力,与技术交易机构共同发挥企业技术转移中心的作用。建立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为科技成果推广和转化提供技术评价技术、产权评估、政策咨询、技术产权交易和技术培训等服务。加快大型科学仪器及设备共享平台、自然科学资源共享平台、产业共性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和科学信息和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等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促进企业科技资源优化配置。

(四)建立多元的创新融资体系

建立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引导社会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推动银企合作,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信贷支持力度。建立政策性信用担保机构风险准备金制度,完善担保代偿评估体系,扶持创业投资企业发展,并增加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鼓励国内外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和企业创办风险投资机构,通过参股和提供融资担保等方式开展风险投资业务,以提高创新资源利用率为导向,提高创新投人能力。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制,在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提高高素质人才的薪酬水平,吸引优秀的创新型人才到企业中来;对企业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建立高水平的研发中心,利用研发中心带动企业创新。

(五)建立以城市群为核心、周边城市各具特色的企业创新体系

城市群是企业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要进一步发挥其地区科技资源相对集中的优势,围绕新产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优势产业,充分发挥科研单位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创新优势。整合和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使其成为科技创新的活力区和辐射源。企业创新体系的建设必须结合企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色和优势统筹规划,根据各地的资源条件和产业特点,以提高产业、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为目标,实施相应的企业创新体系建设;以市场为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提高创新产出能力。企业要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对创新成果及时申请专利;企业要积极参加高水准的创新评奖活动,使企业对自主创新成果的价值有更清醒的认识;企业要重视品牌的建设,努力使产品的技术创新性作为消费者对品牌认知的一部分,成功创立自有品牌是企业创新能力被市场认可的重要载体。政府应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来引导企业进行创新,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为企业创新成果的保护提供法律依据,使企业创新成果能够顺利投入市场。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春雪
我爸爸的照像机
医生阿姨,我想对您说
战胜癌症
我的弟弟
我的老师
上帝的红布袋
“十.一”见闻--参观科技馆
假如我是……
我给小蟋蟀洗澡
我想当一只小鸟
聪明的公鸡
可爱的小乌龟
假如我是……
冬雪
论德国“工业4.0”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启示
对宏观医疗市场政策的简要分析
提高素质,处好关系,做合格的监理工程师
浅谈大型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的思路
浅谈如何提升我国职业院校外事管理人员的基本素养
试论秘书工作的科学管理
城市居民对地方债务风险的认知度研究
浅析以心理健康教育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
浅议“微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杭州市主城区停车状况分析报告
银行保险的发展形势与对策
社戏宗教性质之探析
谈谈观察与写作
停车难,互联网怎么解决
全国网络统考《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分析与探究
北师版第一册《太阳》教学设计之四
《我的家》教案之一
北师版《家》说课设计之一
《数字歌》教案之三
《学写字》教案之一
北师版第一册《太阳》教学设计之二
北师版第一册《太阳》教学设计之三
《山村》教案之一
《我的家》教案之二
《人口目木禾竹马鸟鱼》教案之一
《数字歌》教案之一
《人口目木禾竹马鸟鱼》教案之二
《数字歌》教案之五
《数字歌》教案之四
《学写字》教案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