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党的群众工作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党的群众工作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02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党的群众工作

一、依法开展群众工作的必要性

善于做群众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现阶段,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如何取得改革的新的伟大胜利,要靠富有成效的群众工作作为强大的基础。依法开展群众工作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前提。

(一)依法开展群众工作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当前的群众工作,既是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也是发展的矛盾凸显期,不但要解决现有问题,还要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问题的产生。源头问题不解决,即使解决了旧问题,新问题还会出现。要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引导群众合理合法地表达利益诉求,培育懂法守法的群众工作法治氛围。只有做到这些,才是在法制的框架下做好群众工作,为实现依法治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依法开展群众工作是做好群众工作的现实需要

当前,做好群众工作要注重吸纳民意,集中民智,大力推进民生工程的实施,落实惠民政策,关心群众疾苦,帮助其发展生产、改善生活。要坚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把重心从事后处理转移到事前排查化解上来,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做到这一切的前提是依法开展群众工作,使每一项群众问题的解决都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在法治的范围内进行,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这样,既能提高群众工作的效率,又能达到民众的满意。

二、法治社会群众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群众对党的认同转变为法理认同的挑战

自党成立至今,党的领导人已经过了几次更替。由于代际更迭,党执政初期的群众基础随着岁月的流逝大多已退出历史舞台。现在新一代的群众基础,大多数对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是认可的,但对党的认同已经从过去单纯的感情认同,转变为法理型认同和利益认同。比如在上世纪50年代,我们党执政初期,党带领群众翻身当家做主,群众对党是一种淳朴的情感,拥戴我们的党。可是,几代人下来,现在和从前不一样了。群众对党的认同已经从一种情感认同转到了法理认同和利益认同。换句话说就是你干好了,是应该的;你干不好,就不应该。这种心态一方面体现了历史的进步;另外一方面对于执政党来说,又是一种巨大的考验。

(二)群众民主法制意识大大增强的挑战

当今,随着民主法制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维权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显著增强,从执政早期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无条件信任和服从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让位于对个体权利的追求。这在很多事件中都有所体现,如厦门PX项目事件,上海磁悬浮事件,还有四川什邡重金属项目事件等。所以,新形势下我们做群众工作,要高度重视民主法治。

(三)个别行政机关、党员干部法制水平不高的挑战

各级行政机关是法律的主要实施者,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者。众所周知,我国绝大多数的法律、法规都是由作为执法机关最重要主体的行政机关实施的,因此,政府是否依法行政以及依法行政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政府的形象和依法行政能力,而各级领导干部法律意识的强弱和法治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政府是否依法行政以及依法行政水平的高低。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还有一方面,我们的现实情况是,在群众中有很大一批精通法律的人,这也必然对我们党和政府运用法治思维来做群众工作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三、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群众工作的对策思考

(一)营造群众工作法治氛围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习近平同志在对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作出重要批示时专门指出,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上访行为,主要原因有两大类。一类是政府执政时没有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损害了群众合法权益,导致老百姓不满;另一类是老百姓表达诉求不合理,容易采取“围堵、打闹”等过激行为。要做到减少类似问题的发生,需要党和人民群众共同努力学法、懂法、守法,在法治的氛围下处理矛盾问题,这样才能使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二)政府做依法行政的表率

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实现公平、公正、公开,杜绝滥用、滥用职权。领导干部要摒弃人治思维,强化规则意识,自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依法用权、秉公用权。韩非子说过: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各级领导干部就必须带头守法,在遵法守法执法中发挥表率作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增强法律意识,形成人人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有效教育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群众工作,要通过开展法律进社区、进家庭、进校园、进企业等活动,弘扬法治理念,加强法制教育,引导老百姓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只要各级各层、各行各业、各个群体都依法办事、照章办事,各种矛盾纠纷就会逐步减少。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医生阿姨,我想对您说
冬雪
春雪
我的老师
我给小蟋蟀洗澡
我想当一只小鸟
聪明的公鸡
假如我是……
战胜癌症
上帝的红布袋
我的弟弟
“十.一”见闻--参观科技馆
我爸爸的照像机
假如我是……
可爱的小乌龟
浅谈大型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的思路
谈谈观察与写作
城市居民对地方债务风险的认知度研究
杭州市主城区停车状况分析报告
银行保险的发展形势与对策
提高素质,处好关系,做合格的监理工程师
试论秘书工作的科学管理
浅析以心理健康教育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
停车难,互联网怎么解决
社戏宗教性质之探析
对宏观医疗市场政策的简要分析
浅议“微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论德国“工业4.0”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启示
浅谈如何提升我国职业院校外事管理人员的基本素养
全国网络统考《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分析与探究
北师版第一册《太阳》教学设计之三
《山村》教案之一
北师版第一册《太阳》教学设计之二
《学写字》教案之一
《数字歌》教案之四
《我的家》教案之二
《我的家》教案之一
北师版第一册《太阳》教学设计之四
《数字歌》教案之三
《人口目木禾竹马鸟鱼》教案之二
《数字歌》教案之五
《学写字》教案之二
《数字歌》教案之一
《人口目木禾竹马鸟鱼》教案之一
北师版《家》说课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