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哈尔滨亚麻产业发展瓶颈分析

哈尔滨亚麻产业发展瓶颈分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03

哈尔滨亚麻产业发展瓶颈分析

[摘要]在世界亚麻需求量不断攀升的今天,我国亚麻种植面积却呈连年大幅下滑的趋势,尤其位处中国最大亚麻种植区域核心位置的哈尔滨地区,其现有的亚麻种植面积仅剩8公顷,远不能满足亚麻市场的强劲需求。这一现状主要是由亚麻原料生产缺乏政策、科技、资金扶持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关键词]亚麻产业;产业发展;哈尔滨

1 哈尔滨亚麻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种植问题

第一,播种面积下滑、种植规模小、分散。纵观2005―2013年哈尔滨亚麻播种面积变化发现,哈尔滨亚麻种植面积逐年下滑。主要原因:一是亚麻作为非主要农作物,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二是被其他经济效益高的作物挤占等。

第二,单产较低。由于受到自然条件、品种等因素限制,亚麻单产并不稳定。哈尔滨亚麻年总产与种植面积变化一致,产量始终在低水平徘徊。

第三,获得扶持少。与玉米、大豆相比,亚麻种植收益高,但是始终未得到政策扶持,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种植成本大幅增长,其中人工、种子、化肥、农机购置费较高,使得亚麻种植收益受到了很大冲击。

第四,机械化水平低。目前哈尔滨亚麻种植水平还处于机械化的初级阶段,播种还是采用谷物播种机进行条播,播种均匀度达不到亚麻要求。另外,种麻农户在雨露沤麻环节上还是手工操作,需要大量的人力,劳动强度大、成本高、耗时长,使亚麻集约化种植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在生产方式上,亚麻原料生产方式是:农民种植,厂家收购,质量标准和定价权都被原料厂控制。这使得亚麻成为农业风险较大的作物,麻农几乎承担着全部农业风险,属于市场弱势群体。

在初加工环节,哈尔滨麻纺行业的产品主要集中于纺纱和织布环节,不具有很高的附加值。亚麻初加工环节薄弱,科研机构与麻农不能很好的对接,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迟缓,很多好的科技成果未能及时应用到生产上,科技转化率低,造成科技成果资源的极大浪费。

在深加工技术方面,哈尔滨亚麻加工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不足,纺织、整染技术整备相对落后,特别是在染色、后整理技术方面较为薄弱。亚麻产品色牢度、光泽度以及后整理的平整度都很差。

1.3 亚麻消费与流通

一是85%以上的消费者听说过亚麻产品,有约20%的消费者表示,很少接触到亚麻制品。这说明虽然大多数消费者知晓亚麻产品,但是并没有充分认识到亚麻的优点和特性。市场盲点较多,可培育的空间极大。

三是调研对象以25~45岁、大专以上学历、月薪在2000~4000元左右的消费者居多,从他们对亚麻的评价可以看出,年龄、学历和收入水平直接影响消费者对亚麻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与亚麻消费呈正相关关系。年龄越大、学历越高、收入越多的人,对亚麻越认可,越愿意购买亚麻产品。

四是在接受调研的对象中,69%的消费者表示愿意重复购买亚麻服装或制品,并对亚麻产品表现出极高的忠诚度和购买意愿;81%的消费者积极向朋友介绍亚麻产品。

五是51.3%的消费者认为亚麻产品价格不高,48.7%的人认为亚麻制品价格高。这主要是消费渠道不同所导致的,年龄偏小的人群往往通过网络购物、服装批发市场的方式进行购买,所以普遍认为价格不高,因为中间少了流通环节和销售的其他成本;而在商场消费的人则认为亚麻产品价格高昂。

第二,价格方面。由于受款式、品牌附加值、定价策略等因素的影响,个体差异很大。哈尔滨亚麻产品的价格更是处于国内同类产品价格的下限,高端产品缺失。所以哈尔滨亚麻产品在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的同时,必须要重点进行品牌建设,积极培育内需市场。

第三,一些同类企业竞相压价,导致行业内的恶性竞争。这种情况使哈尔滨亚麻产业丧失掉既有的市场和优势,砸了自己的品牌。所以哈尔滨亚麻加工从产品设计、原料进厂到生产加工、包装上市,每个环节都应该力求赢得消费者信任、靠美誉拓展市场空间。

2 问题成因

2.1 种植环节

第一,亚麻生产布局不合理与分散经营。亚麻适宜在二洼地和降雨相对充沛的地区,而哈尔滨地区有些地区未做到宜麻则麻,进行盲目种植,结果是高投入,却没有好收成。另外,哈尔滨亚麻种植地块分散,集约化程度很低。这不利于机械化播种和机械化收获,也不利于统一灌溉。

第二,造成哈尔滨市亚麻种植面积锐减的最重要原因有二:一是种麻无良种,二是没有与粮食作物同样的直补,没有种麻风险基金。种植玉米、大豆、水稻、小麦等作物可以享受良种补贴,而且2004年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粮食直补,主要是对主产区农民的直补,麻农则没有相应的补贴政策。

2.2 加工环节

第一,在纺织环节,亚麻纺织产品仍然以初加工和中低档次产品为主,外销产品的品种单一,亚麻制品开发设计和加工生产能力不足,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更由于高投入低产出,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很弱,限制了哈尔滨亚麻纺织企业健康发展。 第二,对亚麻其他成分的价值认识不足。亚麻在建筑、造纸、医药、保健品、航天等领域的开发利用一直处于较原始的零增长水平。

第三,亚麻加工投入不足,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不高,各个中小型纺纱企业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未被改变,无法实现集约化经营和规模化生产。这种条块分割、缺乏统一协调的生产模式,往往造成行业内恶性竞争。

第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技术进步能力不足。哈尔滨相当一部分亚麻加工企业重硬件、轻软件,管理水平不高且不对研发进行持续投入,所以自主创新能力差,再加上整体技术装备水平落后,导致生产加工无法与国际市场对接。

2.3 消费与流通环节

哈尔滨亚麻行业因为对国际市场的依赖过大,同类产品过度竞争,生产技术与产品开发没有取得重大突破,以及麻纺企业经营机制不够灵活等多种主客观原因,始终处于低迷状态。另外,哈尔滨亚麻原料进口数量长期保持高位,原料价格持续上升,原料供应结构不合理。哈尔滨亚麻产品明显受制于国际市场,其价格起伏较大,亚麻生产经营者承担着较大风险。

3 瓶颈分析

亚麻原料市场的瓶颈因素很多,包括供需关系、外汇汇率、相关国农业政策、全球亚麻可播种面积、主要种植国气候环境变化、国际时尚流行趋势等。

3.1 生产要素

第一,农田基础设施薄弱。农田基础设施仍然处于不足的状态,亚麻主要种植在基础设施较差的地块上,涝不能排水,旱不能浇灌。

第二,科研人员数量少。全国从事亚麻科研的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百人,而且大多属兼职研究人员。研究领域也仅限于亚麻育种,很少涉猎亚麻产品深加工、营养学等方面的研究。

第三,资金匮乏。亚麻行业资金严重短缺,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缺位。麻农弃麻、企业生存困难重重,很大程度上阻滞了亚麻产业化发展和升级。

3.2 生产效率

第一,技术不够完善、较粗糙,麻农缺少规范化栽培技术的意识,从而导致了亚麻的产量低,品质下降,影响了麻农的直接经济效益。

第二,纤维亚麻初加工企业,采用雨露沤麻。年产纤维有限,只有3万~4万吨。亚麻原料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严重制约了哈尔滨甚至全国麻纺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

第三,生产设备和技术落后。生产设备陈旧,生产效率低,导致亚麻收获与加工的质量和数量都很难保证。

3.3 其他

机构发育不全,服务难以到位。发达国家亚麻行业有亚麻学会、协会等组织,如加拿大萨斯卡通亚麻发展委员会(SFDC)代表了全省15000多个亚麻生产者,资助亚麻研究,关注亚麻科研以及设备市场的发展,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各项服务,带动产业的发展。美国和加拿大都有全国性亚麻学会或协会,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或者培训,而国内这方面比较欠缺。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四季的风
云南游记
我的布娃娃
白云魔术师
秋语
爬山
猴子
短跑——我的爱好
假如我是一片荷叶
修铅笔盒
一只鹦鹉
台风
理发
教训
秋天
我国财政支出预决算差异分析
公共政策及时更新的路径选择
小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问题探讨
马克思主义经济中国化问题分析
资产减值的经济实质及存在问题分析
“营改增”涉及的非居民企业相关税收问题
环首都县区农业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职院校大学生理想信念调查与分析
做好财政监督工作的若干思考
新环境下事业单位“三公”经费管控与监管的思考与建议
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与对策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方法演进及借鉴
基于COSO报告的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国际投资准入自由化趋势下我国投资准入政策研究
社会化网络环境下营销胜任力研究综述
《我的家》教学设计
《夏明翰英勇就义》教学设计
《古诗四首》片断赏析
诗意在对话中生成——《山行》与《枫桥夜泊》教学
《写启事》教学设计
《爱惜粮食》教学设计
《练习4》教学设计
《南泥湾开荒》第二、三课时教学设计
《爱惜粮食》教学设计
《夏明翰英勇就义》教学设计
《这件事____》教学设计
《万里长城》教学设计
《写启事》教学设计
《写启事》教学设计
《玛丽亚的心愿》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