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动机和兴趣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动机和兴趣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13

动机和兴趣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摘 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注重学生智力因素的开发,也要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笔者基于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非智力因素调查,论述了动机和兴趣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只有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动机;兴趣;大学英语教学

1 前 言

上海师范大学燕国材教授于1983年在《光明日报》发表《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文后,非智力因素引起了我国教育学界和心理学界的广泛重视。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因素之外,影响智力活动和智力发展的个性心理因素,它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气质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是提高学生智力和效果的关键因素,是牵引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外语教学实践表明:优异的外语成绩不仅取决于学生智力水平的高低,而且还取决于教师如何运用教学艺术去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本文基于一项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调查,主要从动机和兴趣这两个非智力因素入手来分析非智力因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2 激发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

Jeremy Harmer指出:“动机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力,它激励学习者做出某种行为。”也就是说,当学习者为自己设定某种目标时,他们就会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动机是第二语言学习中最有影响的学习者个体差异因素之一。从教育心理学来看,学生的学习动机包含两个方面:内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和外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内在动机是学生发自内心的一种激励力量,是通过学生的爱好、兴趣、好奇心等内在因素产生的;而外在动机是来自个体外部的激励,是学生通过寻求外在奖赏或诱因而获得的推动力。动机能驱使学生启动并维持学习过程;动机越强,学生会在外语学习上花更多的时间,下更大的功夫,动更多的脑筋,结果会使学习效果更好。

具有内在动机的学生由于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课堂上不仅表现积极,而且勤奋好学,往往成为各自班级中的表率,能够起到带头作用。教师要充分发挥这些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优势,多加鼓励。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经常点名让这部分学生去理解和分析较为复杂的语言点或难点,以培养他们的内在动机和激发他们的潜能,使他们不断地产生新的好奇、新的问题,这样他们在学习上就会更加积极进取,认真钻研,保持优良的成绩。

74.9%具有外在动机的学生往往把英语看成未来学习工作中一件必不可少的工具。他们当中有的是为了将来考研或是出国深造,有的是为了将来能够选择到更好的工作,所以他们的学习态度也是积极向上的。然而这类学生一旦受到外界某种因素的干扰,就会降低外在动机的作用,改变英语学习的态度,甚至会丧失英语学习的动力,从而导致英语学习成绩下降。面对这类学生,如何正确引导他们将外在动机逐步转换成内在动机,即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成为教师英语教学的关键。班杜拉提出,在人们掌握了某些知识和技能,显示出自己能力的时候,外部强化的恰当使用能够促进自身能力的认知,这种认知又会在学生的自我调节下逐渐转换成一种内在动机。当然,外在动机向内在动机的转换是有一定条件限制的,只有当外在动机积累到一定的量,且要通过学习者内部的自我调节才能完成这种转换。

教育心理学表明,“给学生规定不现实的志向水平会导致连续的失败感,而大量的自我卷入的失败感又会导致焦虑的加深,”这无疑会影响到学生的内在动机的激发。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如果对这部分具有外在动机的学生只进行过低或相当水平的语言输入,学生会感到无压力,轻松就能掌握所教内容,这样会降低学生的进取心和学习积极性。反之,如果语言的输入大大超过学生的现有水平,学生就会感到接受不了,增加焦虑感,加重失败感,因而会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上这两种方法只能使学生由于外在动机所产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伤害,却无法激发内在动机的作用。所以,面对这类学生,教师要注意了解他们的学习水平,采用略高于他们现有水平的语言输入法进行教学,在课堂教学方法上以内容为中心,从语篇学习入手。虽然这种教学法使学生产生一定的焦虑感,但是增强了他们求知探索的激励作用,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能够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对于9%既无内在动机,又无具体学习目标的学生来说,他们在英语学习中往往表现出消极的心理状态,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以往不适当的英语教学方法所致。“注入式”、“满堂灌”及非交际式的英语教学方法使学生被茫茫题海所困,对语法和语言点苦苦地追根究底,这样就破坏了外语教学的整体性和连贯性,使学生产生严重的联想障碍、语言障碍乃至心理障碍,从而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并产生“混着学”的消极心理。

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在开展教学之前要先调查清楚他们底子差的原因,然后从激发外在动机入手,与他们谈心,鼓励他们,消除学习英语的畏惧感,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课堂上要多让这类学生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语言点要精讲多练,要使他们感到自己在英语学习上的进展,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同时,鼓励这部分学生经常参与英语课外活动,将他们所学的知识消化吸收,锻炼他们的交际能力,从而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使这部分受到教师外在动机作用的学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 培养学习兴趣,加强学习自觉性

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学习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教育心理学认为,“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会产生追求感,从而激发其探索心理,最后增加个人成功的愉快感”。因此培养和巩固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其学习自觉性,是教师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

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要做到灵活多变,建立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以满足学生求知欲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情景导入法,增加背景知识讲解,尽量用简单、口语化的语言进行信息输入。这样,学生在掌握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增强了英语学习的兴趣,摆脱“见木不见林”、枯燥无味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表现机会,使他们切实置身于英语的语言环境中,体会到自己能用英语语言交流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英语学习自觉性。鼓励学生经常参与英语课外活动,如英语角、英语墙报、英语晚会、英语朗诵会、英语讲演会、观看英文原声电影或电视等,这些英语学习环境的开辟使得学生不仅仅有身临其境之感,更重要的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英语学习的内在动机,促进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发展,提高英语学习的水平。对于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尽力保护他们的自尊心,采用“多激励,多表扬,少批评”的教学方式,让他们开口说,动手写,并允许他们犯错误,但注意纠正错误时不采用批评的方式,而是采用循循善诱、开导、启发的方式,让学生们自己得到改正错误的机会,从而鼓励学生今后参加英语实践的积极性,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及时地总结、归纳和检测学生所学内容,加强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使学生不断看到自己学习上的进展,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渴望和追求的心理,从而增强学习英语的自觉性。

当然,英语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和语言技能学习过程,受制于智力和非智力等多种因素。本文只是对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和兴趣这两个因素进行调查来分析非智力因素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还需从实际出发,注意个体差异,对不同学习者的非智力因素的组成状况进行全面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英语教学,探讨英语学习方法,优化英语教学手段,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们的班主任
我家的小白猫
小象和小兔
小白兔
蒲公英的旅游
莫愁湖公园的秋天
葡萄干
我们班的画
我家的花园
吃石榴
我们的学校
桔子
运动会
中秋之夜
扣子老二历险记
浅谈如何做好出纳工作
基于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模式的探讨
校企联合分类培养高职物流人才模式研究
线性规划法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中职学校财务预算执行力提升途径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安全责任意识培养研究
室内装修污染控制方法探索
探析工程项目物资管理的信息资源规划
基于会计稳健性的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探究
教育管理学的困境与方法转型
动机和兴趣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能力提升研究
基于现代物流的煤矿“一体化”物料运输系统的应用研究
试论英语教学中的教态和体态语言
市场营销在县(市)级银行的战略应用
无声的母爱——《嘱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葛洲坝工地的夜景》教学设计
《葛洲坝工地的夜景》教学设计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
《日新月异的电视机》教学设计
《嘱咐》教学设计
《练习1》教学设计
《新鲜事》教学设计
《嘱咐》教学设计
《暑假中的一件事》教学设计
母爱永驻心中——《嘱咐》教学设计
《给予是快乐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新鲜事》教学设计
《竹笠》教学设计
《背篼》第二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