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中国的“假货经济”

中国的“假货经济”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17

中国的“假货经济”

[提要]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就曾经出现了生产假货的浪潮。那个时候国人才开始对假货这个名词有了概念。当进入信息网络化的21世纪,假货的产生与销售已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问题。近期发生的淘宝大战工商总局更是把中国的“假货”问题推到了浪尖。假货的泛滥对经济和民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讲述假货的历史,分析假货产生的根源,并提出应对方案。

关键词:源头;利润;监管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3月9日

一、假货的历史

假货是以使用非法的手段或方式,通过伪造和仿造知名品牌或产品,以掠夺高额利润为目的的经济生产行为。纵观人类经济的发展历史,假货在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存在。在世界假货发展史中,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制造业大国在它们的历史上也有非常猖獗的假货时期。

德国:1871~1900年是假货时期,1871年德国刚完成统一,想发展经济,但是没基础。于是抄袭当时的工业国家英国,产品品牌什么都抄。1887年太多假货进入英国,英国政府实在受不了,于是英国国会通过了一个羞辱性的法案:任何德国制造产品都要贴上一个德国制造的标志,当时产品上有这个标志就等同于产品是假冒伪劣产品。

日本:在1945~1960年期间也是假货猖獗,当时东洋货是仿冒伪劣产品的代言词。

而中国是1990年至今。

二、假货产生的根源

(一)从生产者角度分析。假货的成本主要是产品的实际制造成本以及被发现后所受到的处罚成本(由被发现造假的概率及受到的处罚成本决定),而没有商品的研发成本、市场的推广成本和产品品牌自身的信誉问题、商品的品牌价值及其商品其他的附加价值,如商品质量检验与保证、售后服务等等。而这部分成本对于真货制造商是不可避免的,是其商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假货只是单纯的模仿品牌,节省了很多研发和打造时间,并且质量上不像真货和品牌制造商那样追求高标准,所以在这方面假货拥有绝对的成本优势。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假货商品的价值远远不能达到真实商品或品牌商品的价值,不能按照正常用途使用,它们的成本很低廉,但是出售的价格却能等同于真实商品或品牌商品的价格,利润空间很大,高出正常商品利润的几倍到几十倍,不法生产商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置国家法律法规于不顾,甘愿铤而走险,牟取巨额利润。

(二)从消费者角度来分析

1、消费者有虚荣心和相互攀比的心理。有些消费者急于获得目标商品,他们会倾向于低估假货商品与正品的效用差距。比如说一些书籍影音制品等商品,只要盗版的质量不太差,这类消费者就会消费假货,因为价格的诱惑太大。这种心理造成了国内大量知假买假现象,促成了假货市场的繁荣。

2、由于商品信息不对称,消费者无法对各类商品信息进行准确的辨认。当辨认所花的精力和成本过高时,消费者就没有积极性去辨识商品的真假性和质量。这种情况下,作为理性的消费者更愿意去买相对便宜的商品,所以消费最终选购的很可能是具有成本优势的假货。

(三)从管理机构方面来分析。监管机构对假货认识不足,有的地方官员认为政府的功能就是搞好地方经济,他们认为假货不同于毒品走私具有明显的犯罪性,只是搞经济活动的一种手段。所以,当地相应管理部门就不会有行业规范和行业协会等自律组织,而且相应执法部门打击查处力度不够,处罚措施不严,以及不能对正在进行的假冒伪劣商品的生产和销售缺乏应有的监控、监测和举报措施,在第三方监管不力的情况下,假货经济的发展更是如鱼得水。

三、假货的应对措施

首先来看看欧美制造业大国是如何应对假货问题的。德国政府在1890年宣布一个政策:用质量去竞争。以国家的力量推动中小企业研发。经过一段时间,德国的工业开始生根,中小企业的制造业在德国蓬勃发展。日本,在1960年提出质量救国,透过政府的力量,透过所谓税收以及资金等方式,帮助大型企业进行独立研发。日本的三菱重工在1960年继美国德国后世界第三个国家拥有了机床工业。美国则通过市场竞争和管理部门制定严刑峻法的方式来杜绝假货,提高产品质量。

欧美制造业大国采取的措施上有个共同点,就是充分政府力量促进和推动产业发展、规范经济市场。我国对于假货横行的治理办法可以从欧美制造业大国的历史中得到启示。不过我国的国情表明:市场机制有用,但不能无限制发挥。比如食品安全问题,生产不同层次产品,高中低都没问题,因为有不同人群需要的,但你不能在里面有危害人体身体健康的东西,也不能违反知识产权,你要保护别人的研发成果。政府需要去保护。目前,中国的现状是税率高利润低,企业本质觉醒很难,无动机做更多的研发。当地相应管理部门缺乏行业协会等自律组织。而相应执法部门打击查处力度不够,处罚措施不严,以及不能对正在进行的假冒伪劣商品的生产和销售缺乏应有的监控、监测和举报措施。中国的法律还是缺乏执行力,如果靠市场的力量自清要花非常长的时间。

所以,中国应对假货横行的方法主要还是应该发挥政府力量和相关监管部门的职能。

1、严立法、严执行,常查处,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加大假货的处罚成本。相关部门和企业可以合作,阿里巴巴作为线上最大的销售平台,能充分掌握假货的流通渠道、生产地等信息。监管部门跟阿里合作,对假货进行精准打击。另外,要像日本、美国一样罚的造假者名誉扫地,倾家荡产。只有这样才能对生产假货的不法分子产生到威慑的作用。理性的假货制造者只能选择退出假货市场,如此一来,市场上的假货就会慢慢的被驱逐出去。

2、运用政府力量扶持一些国家重点产业。比如,透过所谓税收以及资金等方式,帮助大型企业进行独立研发。从而极大地提升产品质量,降低成本。进而使市场形成合理的价格机制,

打压假货的市场份额和利润空间。

3、加强商品信息交流,建立商品信息交流平台,让消费者通过交流平台提升对假货的辨别能力。另外,要加大法制宣传,尤其是知识产权方面,只有这样消费者才不会倾向于购买假货商品。

四、小结

假货的横行不仅对消费者的利益和健康直接带来损害,还会严重侵害合法生产厂家利益,对国内外经济造成损失,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计划。目前有报道,中国知识产权领域中的盗版和假冒产品非法贸易问题,使全球的公司一年损失数百亿亿美元。面对此情此景,为了防止造假继续蔓延,中国应该更快地行动起来。中国政府正在尽其所能,将打击假货问题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作为广大消费者中的一分子,也应该配合政府和监管部门,拒绝购买假货。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那年,我十岁
小舅舅真棒
成功的甜
恐怖活动不得人心
我家的小鸟
浅谈“沟通”
假如我是一只小鸟
校园小日记
我爱秋天
我为自己有毅力而骄傲
回家
那一次的扶贫
四季的雨
一件使我后悔的事
雨中垂钓
浅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涉外税收的影响(1)论文
关于国际贸易壁垒的新趋势及我国的对策(1)论文
东北亚区域内贸易合作研究(1)论文
试论我国的高外贸依存度(1)论文
关于WTO报复制度的缺陷与完善研究(1)论文
人口老龄化与疗养服务贸易发展探讨(1)论文
论品牌联合的风险分析及防范机制(1)论文
试论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企业的影响(1)论文
试论国际贸易中商标显著性的法律保护(1)论文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障碍与对策分析(1)论文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问题(1)论文
对外贸易结构及增长方式的探讨(1)论文
当今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特征和趋势研究(1)论文
我国体育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1)论文
对中日经济合作的互补性研究及未来走势分析(1)论文
《可贵的沉默》教学案例
《可贵的沉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绝招》教学设计
《绝招》教学设计
《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
《绝招》教学设计
《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
《绝招》教学设计
《绝招》教学设计
《绝招》教学设计
《绝招》教学设计
《检阅》教学设计
《可贵的沉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爱的教育──《可贵的沉默》教学案例
《可贵的沉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