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人才聚集措施研究

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人才聚集措施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20

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人才聚集措施研究

[提要]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之源,创新能力是国家和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作为生产力核心要素的劳动者即创新型人才在城市发展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充分发挥高校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的功能、培养适用于地方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充分发挥企业吸引人才和转化成果的功能,为创新型人才提供创新平台和具体条件,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保障和宏观导向功能,为聚集创新型人才提供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充分发挥全社会的感染和召集功能,为聚集创新型人才提供人文环境和精神引领。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3月10日

创新型人才不仅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保障性因素,也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创新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导向,其内容涵盖技术创新、人才创新、体制创新、文化创新等,但探究创新型城市的众多内容,以创新型人才为代表的人力资源创新是最为核心和具有创造性的要素。创新型人才聚集带来的创新规模效应对于创新型城市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应采取有力措施推进创新型人才聚集。

一、充分发挥高校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的功能,培养适用于地方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提升城市的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力资本,高校作为突出专业教育的教育阶段,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教育阶段应突出创新型人才培养导向,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在实际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认真分析社会需求和学生成长需要,围绕创新型社会发展要求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开展教育教学活动,针对创新所需要的各种素质设计教育教学活动。创新是一个开展科学研究的过程,而科学研究必须要求作为主体的人能够具有勇于面对困难和艰苦奋斗的品格。通过组织素质拓展活动、军训锻炼活动、农村基层服务活动等锤炼学生的意志、锻炼学生自理自律能力,使学生形成创新所需要的基本品格。文化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最佳、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通过课上平台和课下平台相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实处塑造创新型学生。教育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优势,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加入到教与学的过程中来,身份由教育客体部分转变为教育主体,由从教师身上进行继承学习转变为自主创造性地开展学习。高校改变传统的唯考试分数论学生水平的评价标准和模式,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其成果引入到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中来,通过探究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将创造能力作为学生考核的重要标准。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在保留教师传统权威性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鼓励学生自主表达观点,使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中及时得到来自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从而逐步培养自信与自强意识,在创新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知识的愉悦感和憧憬感,以此激发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强烈兴趣和探知欲望,使学生形成创新所需要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特征。

二、充分发挥企业吸引人才和转化成果的功能,为创新型人才提供创新平台和具体条件

在城市创新体系建设中,企业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明确,企业通过新技术的突破、新工艺的设计、新产品的开发、新标准的制定等参与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通过凝聚创新型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创新优势,这才是企业的生存发展之道。

第一,加大对有潜质人员的培养力度。对企业中现有的工作人员进行遴选,对其中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质的人员进行重点跟踪培养,通过组建创新人才培养导师团队对这些人员进行全程和全方位的系统指导。通过点对点重点培养,使目标人员能够在短时间内明确努力目标,激发潜质,增强角色意识。

第二,坚持任人唯贤的选才方针。在进行人才和干部选拔上坚持以工作成绩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将创新成果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指标,激发工作人员的创新热情和创新动力。

第三,加大对创新人员的奖励机制,从奖励政策等多方面加大对创新人员的肯定和支持。在生活上关心创新人才,积极落实国家和有关部门对于创新型人才的相关政策,关心并解决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决他们在工作和发展中可能存在的后顾之忧,在整个企业内部形成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新的和谐氛围,在职工间营造独立思考、追求真理的价值取向。

三、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保障和宏观导向功能,为聚集创新型人才提供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

政府通过切实、得力、宽松的政策推进创新型城市的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和企业创新。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我国现有人才流动机制下,高端创新人才往往享受较多的优惠政策,但是初级创新人才或者没有明显创新成果的人才往往不具备享受优惠政策的条件。要想培养和凝聚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必须建立长期系统的创新型人才引入及培养机制,并最终为实现创新型人才凝聚从根本上进行积累。在户籍、档案等方面,打破原有的多重限制,为吸引创新型人才尤其是外来的创新型人才提供政策支持。另外,在不影响档案关系和户口关系的基础上,通过柔性引才机制,通过兼职等形式将创新型人才引进到本城市中,吸引高素质人才和创新人才到企业进行重点合作,为企业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为企业、高校提供宽松的用人政策,对国企、高校等采取更加灵活的人才引进机制,让更多的人通过更加灵活的形式加入到创新型城市的建设中来。政府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多的资金和精力投入,使企业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上减少压力和成本,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积极性。

四、充分发挥全社会的感染和召集功能,为聚集创新型人才提供人文环境和精神引领

创新型人才的聚集从本质上讲是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和成才的社会氛围。只有具有尊重首创精神并且能够鼓励创新和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氛围的社会,才能真正实现由创新型人才促进社会发展的目的。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强调创新型国家建设,同时也在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城市的建设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对于创新的认识不仅在政府、企业、高校中得到进一步提高,而且整个社会成员也初步形成对创新的基本认识。创新型国家和城市的建设虽然强调科技创新、科技服务经济,但是究其根本,寻求创新是人的思维模式的转变,尊重创新是人的价值取向的转变,在整个社会积极营造追求创新、崇尚创新的文化氛围,为创新型人才凝聚提供心理系留点。

五、结语

创新型人才聚集是一个系统工程,这涉及到创新型人才的产生、成长、使用、稳定等多重环节,创新型人才聚集则是建立在以上各个环节基础上的最终成果。在创新型人才聚集这个庞大工程中,社会活动所涉及到的各方各面都应发挥应有作用,在发挥合力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型人才的聚集效应。创新型人才聚集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关键一环,社会中的每个成员都将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成果中受益。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剑兰
学校的松树
我喜爱的小鸭子
我的家乡
灯光球场
我家的小狗——球球
我最熟悉的人
“小鸭子”存钱盒
乳牙下岗记
鸡蛋浮上来了
雨的快乐、雨的烦恼
当检测卷发下来的时候
《一束鲜花》续写
我喜爱的小白兔
“美容”
国外海洋经济发展成功经验启示与借鉴
基于SWOT分析法的邮件营销策略
海南省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法治思考
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中的问题
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收回后的账务处理
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研究
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人才聚集措施研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问题浅析
对行政事业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思考
河北省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研究
工学结合项目化课程对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作用
沿边开放背景下新疆边境贸易发展研究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发展SWOT分析
西安市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分析
《大瀑布的葬礼》教学设计
《蛇与庄稼》教学设计
《珍珠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
我教《大瀑布的葬礼》——没有备课
《珍珠鸟》教学设计
《海豚救人》教学设计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
《珍珠鸟》教学设计
《珍珠鸟》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
《鲸》教学设计: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作阅读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
《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谈谈《鲸》的自主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