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教学的生命力——语言训练
翻新时间:2023-01-09
语言教学的生命力——语言训练
语言教学的生命力——语言训练
一、读图法
http://Www.LWlm.CoM 《课程标准》中低年级阶段目标明确要求:要借助读物中的图画来阅读。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凭借具体形象的材料进行,所以利用图帮助学生理解词句便是一条捷径。《小熊住山洞》一文中写道“春天,他们走进森林,树上长满了绿叶。”这句话中的“长满”用词准确、形象,写出了春天森林的美丽。于是,我采用贴图的形式帮助学生感悟这个词的意思。第一次先贴上只长有几片绿叶的森林图,并问:“这是长满吗?”在此基础上,第二次贴上一簇绿叶,并问:“长满了吗?”第三次,贴上满树绿叶,这时长满绿叶的森林美景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眼前。这时问:“长满了吗?”重读“满”字,学生回答时也自然把“满”读长读重,读出树上绿叶的多。这样,指导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变得无痕。 二、角色置入法 角色置入法就是让学生真正沉浸到文本情境中,设身处地为文本中的人物设计语言。这看似是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实际上更训练了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小熊住山洞》的第3自然段这样写道:“春天,他们走进森林,树上长满了绿叶,小熊舍不得砍。”在理解小熊“舍不得”砍树时,我走到学生中间,摸着一位学生的头说:“小熊,狠狠心把树砍掉吧!这样,你就能住进木头房子了。”这个学生满脸不高兴地说:“我不砍,砍了就没有绿叶了。”走到另一位学生身边,“这只小熊,别想这么多了,快砍吧!”“我也不砍,如果我砍了树,生态环境就会破坏,小动物们就没有家了。”“那你们愿意砍吗?”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不愿意。”在师生对话、生与文本对话过程中,学生身为小熊置身于文本情境中,有了真切的体验,理解了小熊不忍心、不愿意砍树的心情。这时,学生对“舍不得”的含义心领神会。角色置入法通过心理换位激起学生的情绪、情感和想像,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 三、比较法 比较法,就是一种理解词语的有效方法。《小熊住山洞》一文中这样写道:“森林里的动物都很感激小熊一家,给他们送来一束束美丽的鲜花。”这句话中的“一束束”是量词叠用,与“一束”有什么不同呢?于是,我故意在读这个长句子时,把“一束束”读成“一束”。学生通过比较明确了“一束束”和“一束”的不同,再引导学生结合这句的语言环境并借助文本的图画感知,学生理解了“一束束”就是许多束,从而理解量词叠用表示数量多这个知识点。屏幕出示:一束束( )的鲜花,明确与事物名称搭配要适当。学生通过比较、对照,找出句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获得鲜明的印象和强烈的感受。在这种训练方式中,学生不仅理解了重点词的含义,还提高了理解语言的能力。 四、表演法 课文中有一些动词,用得贴切生动,而低年级学生好动,这时,可以教材内容特点启发学生做动作进行模拟。在模拟动作的过程中,学生对词语的感悟就会有深切的体会。在《小熊住山洞》一课中,我引导学生把双手打开,模拟“长满”的动作。顿时,学生便体会出了“满”是全部的意思。学生边做动作边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满树绿叶,春天森林的美好,也体会到一种阅读的喜悦。这次的语言训练为后文“开满”、“结满”、“鸟儿飞”的理解做了方法上的指引。 五、板书法 无论是什么知识,要掌握就得靠运用。在学习《小熊住山洞》一文时,学生习得了“一束束美丽的鲜花”这种言语样式后,引导学生利用板书的贴图对这种言语样式进行运用。这时,板书已呈现出长满绿叶、开满花儿、结满果子、有许多鸟的森林图。我一边指着板书一边引导学生说出:这里有一棵棵高大的树。之后,鼓励学生看着板书自己练习仿说。学生根据贴图说出:一只只可爱的小鸟、一只只活泼的小鸟、一朵朵美丽的鲜花、一个个好吃的果子、一片片绿绿的叶子等等。这种训练方式的设计巧妙地让学生积累了语言,创造了语言。在回归整体性的总结中,教师引读:一年又一年,森林里长满 开满 结满 生活着 学生又看着板书随着接读:一片片绿绿的叶子、一朵朵美丽的鲜花、一个个好吃的果子、一只只可爱的小鸟。这个过程既达到了训练语言的目的,又深化了小熊一家舍不得砍树的美好品质。这课的板书具体化、直观化,把抽象的语言训练变得简单化。
六、感知媒介法 《三个儿子》中“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这个比喻句形象恰当。《课标》指出:要鼓励低年级学生写想像中的事物。于是我抓住这一语言训练点,对“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这句话进行训练,让学生仿照第一句话的样子进行扩写“一个孩子唱着歌,像……,歌声真好听!”二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较差,这个语言训练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摇动实物风铃,播放小溪流水声、鸟的叫声,利用形象的感知唤起学生的思维,学生展开了合理的想像,很容易说出了:一个孩子唱着歌,像小溪在流,(百灵鸟在叫、风铃在响)歌声真好听!这次的语言训练以形象的感知为媒介,将学生的生活和思维发展巧妙地联系起来,有效地解决了教学难点。学生初步体会到不仅要把语言说完整,还要说具体、说生动、说形象。 七、朗读法 朗读不仅是一个出声读http://Www.LWlm.CoM的过程,还要伴随着思维、情感的积极参与。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既理解了课文的语言文字、思想内容,又体味了文本的语言美、内容美。在诵读的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提高了理解语言的能力。朗读方式可自由读、小组互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配乐读等。学生通过读更加深了对语言的感悟,也培养了语感。朗读法是一种主要的语言训练方式,它适合于任何一篇课文。 总之,有效的语言训练方式是无究无尽的。语言教学的生命力在于创造。今后,我一定会在教学实践中本着“语文课堂应以语言训练为主”的教学信念,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来设计出既新颖又有效的语言训练方式。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不了“情”
- 关爱生命 健康成长
- 开学第一天
- 走进秋季
- 智胜老师
- 感谢"马丁"帮我完成了心愿
- 失败是成功之母
- 成长的苦与乐
- 假如……
- 时光
- 秋天的颜色
- 乞丐
- 隆重的欢迎仪式
- 0的联想
- 朋友
- 2011年班主任工作总结范文
- 党员争先创优总结
- 公司工会工作总结
- 主题团日活动总结
- 下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总结
- 校篮球队训练总结
- 二年级音乐教学工作总结
- 小学低段语文教科研组工作总结
- 高中生物新课程培训总结
- 开展教学合作伙伴活动的总结
- 第二学期体育部工作总结
- 团总支团日活动工作总结
- 第二学期英语教研组工作总结
- “文明修身”主题活动总结
- 小学语文、数学外出学习汇报研讨交流会活动总结
- 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现实与法律困境_宪法论文(1)
- 违宪审查与相关概念辨析_宪法论文(1)
- 传统文化氛围下的应试教育
- 吉祥文化对闽南传统民居的影响
- 张君劢宪政思想的演变_宪法论文(1)
- 传统和谐文化在当代中国宪政文明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 “物权法之争”与宪法解释_宪法论文(1)
- 投敌叛变罪若干疑难问题研讨刑法论文(1)
- 建立以优秀传统文化为特色的职业教育教学体系
- 现行宪法公民基本权利义务体系的完善_宪法论文(1)
- 我国国家赔偿法的实施现状及立法完善_宪法论文(1)
- 论社会保障权的合法性基础 _宪法论文(1)
- 以传统文化基础构建内生的本土社会学
- 宪法的人民性_宪法论文(1)
- 从民法上权利和宪法权利的关系谈起_宪法论文(1)
- 《静夜思》教学设计
-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
-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
- 《四季》教学设计
- 《借生日》教学设计
- 《影子》教学设计
-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 《翠鸟》教案
- 《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
- 《开国大典》教案
- 《有的人》教学设计方案
- 《雪孩子》教学设计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