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的两点思考
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是当代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学音乐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笔者在近年的中学音乐教学中,注重以人为本,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学生的创新人格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首先,教师要努力加强自身人格修养,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塑造强大的人格魅力,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召、带动和影响学生,使学生的创新人格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即为“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教学中,对课堂上个别学生可能出现的“捣蛋”行为,要冷静对待,保持情绪稳定,努力营造上课期间融洽而和谐的教学氛围.同时在课后要及时有针对性地主动找到学生谈心、交心,理性批评并纠正个别学生的不良行为,充分展现教师的人格魅力。其次,教师应主动将自己的为人处事和言谈举止置于学生的监督之下,做到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二、在音乐欣赏中发挥学生的创新性
在中学音乐教学中,要注意把握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性。一是要精心设计音乐教学环节。
教师应根据作品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既能正确感受音乐特点及其所表达的共通情绪,又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不同经历,展开丰富想象,感受音乐的独特“味道”。二是让学生把音乐表达出来。
同样的音乐作品,不同学生的感知是不会相同的。在音乐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以让他们表达对音乐的理解。
例如,在让学生欣赏《在山妖的洞穴里》后,可以让学生自己为乐曲取名,根据音乐讲故事,也可以让学生通过绘画、舞蹈等形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在让学生欣赏圣桑的《动物狂欢节》中《狮王》和《鱼》等乐段后,可以让学生分析推测乐段所描绘的动物形象,再让学生利用一些音乐要素设计出诸如“快乐的小鸡”、“可爱的大象”等其他动物形象。
三是引导学生进行二次创作。在学生充分理解和领悟音乐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改编歌词、谱写续曲、动口吟唱、乐器演奏,甚至是用舞蹈、朗诵歌词等方式,巧妙地引导学生开展二次创作,让学生既能理解乐曲的丰富内涵,又能充分体味作品的准确外延。
四是鼓励学生撰写听后感或音评。教师可以引导和鼓励学生对一些印象深刻的作品,写出听后感或音评,让学生把音乐所传达的内涵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达到培养学生创新人格的目的。
例如,在欣赏了讽刺歌曲《跳蚤之歌》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照其内涵,启发学生就身边的不良现象展开批评,让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得到升华。五是提倡开展音乐实践。
音乐是表演的艺术,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是培养创新人格的基础。经常组织学生参加艺术节、合唱节、音乐会等音乐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广阔的音乐实践舞台,充分展示他们的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让其在实践中磨练意志、促进成材,在实践中创新发展、完善人格。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狗“多多”
- 看篮球比赛
- 快乐的星期天
- 第一次当“邮递员”
- 我们班的“新新人物”
- 第一次洗红领巾
- 童年
- 我心中的好书
- 记一次主题班会
- 童年
- 可爱的小金丝熊
- 一年一度的篮球比赛
- 快乐的星期天
- 续写《妈妈只刷一只鞋》
- 可爱的小乌龟
- 做好保密工作,重在责任落实
- 如何做好机关车队司机的思想稳定工作
- 浅谈科技期刊编辑参加学术会议的心得体会
- 浅析太极拳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
- 基层文艺人才的培训与管理
- 浅议乾隆对活佛转世制度的完善
- 论归纳推理结论的相对可信性
- 企业职工培训情况调查探讨
- 语言学视角下的四字格的电视节目名称考察
- 国内古埃及王权与神权关系研究述评
- 谈大众媒体与文学传播的关系
- 浅谈汉藏民族关系
- 严歌苓小说的电影化叙事探析
- 如何做好企业工会扶贫帮困工作
- 试论专制独裁政体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进程的负面影响
- 《夕照》教学设计
- 《海上日出》教学设计
- 《天游峰的扫路人》课前谈话
- [语文教案]五年级语文上册《迷人的张家界》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五年级语文上册《挑山工》教学设计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五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五年级语文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 《跳水》创造性思维训练
- 《小音乐家扬科》教学设计示例
- 《海上日出》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五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一》教学设计
- 《海上日出》教学设计
- 《鸟的天堂》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