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罗昌平:做些比揭黑更实用的事

罗昌平:做些比揭黑更实用的事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8-04

罗昌平:做些比揭黑更实用的事

上一个记者节,34岁的罗昌平通过自媒体公开结束了自己的记者生涯,并发出了组建新团队的招募令。他的新项目正筹备组建一支资讯运营团队,以移动终端切入,打造一个责任消费的生态体系。

“又一个揭黑记者走了。”一个前媒体同行一声叹息。

微博打铁

2011年夏天,罗昌平在网上查询发改委资料时无意中发现了徐丽(化名)的微博,一条条控诉沉静地躺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一隅,并不为人关注。

内容指涉时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罗昌平产生了兴趣。他与徐丽取得联系,几个月后《中国式收购》与《倪日涛沉浮》见刊。

“报道完后,公众影响几乎没有,媒体行业内也没有,但是在发改委和能源系统影响非常大。”当时的国家能源局政策法规司司长登门《财经》杂志办公室,未就报道事实讨论,而是“希望不要再跟了,在网上尽量消除影响”。结果是财经网将两篇报道改为付费阅读,很快,网络上流传的其他文章副本被悉数删除。

罗昌平对此本不以为意,他早已司空见惯。可这一次,他和同事辗转得到消息,他们自身和亲人在被人偷偷调查。

“干这一行,我最不希望我家人被卷进来。”罗说。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罗昌平开始收集刘铁男的信息。

转眼即是2012年,新年最大的政治是十八大。初夏时节,罗昌平得知,刘铁男已被不公开立案。也是在这个夏天,徐丽从加拿大给罗昌平打了一个长达三四小时的越洋电话,“手机都发烫了。”她自称是刘铁男的情人,由于财产纠纷与刘、倪二人反目,并收到来自后者的死亡威胁。

罗昌平并没有轻信她的消息。常年的反腐调查让他养成了稳重的习惯。他要求徐丽提供证据。

陆陆续续地,他拿到了刘徐两人每月几十万日元的越洋通话记录、在北京的开房记录,刘为徐推荐工作开具的信函,寄给她的多张明信片,和两人的一张合影。

证据基本够了。罗昌平计划着做一篇一锤定音的大稿,而此时网络举报的风潮逐渐掀起,罗昌平有了新想法。“能否在现有的法律法规和职业规范约束内,做个职业新闻人的尝试。此外,当纸媒穷尽力量时,新媒体能否做合理尝试?”在证据确凿的基础上,罗昌平甚至有些狂妄地想以身试探新政的反腐决心。

那个周四,罗昌平连发3条微博,实名举报刘铁男涉嫌学历造假、官商同谋骗取贷款和包养情人。5个月后,刘铁男落马。

推土机直进

罗昌平从此被很多人称为反腐英雄。罗昌平自己评价,“我从来没有把自己当英雄,我就是一根乱局中的搅屎棍。”他认为,这次举报成功仅是个案突破,无关制度建设,也不可复制。“既要有抗压能力,又要有对事实的核准能力,还要有把握时机、聚合资源的能力,这些都不是一个普通人能具有的。”他靠的是自己多年的媒体人底子。

罗昌平是湖南人,20岁时,辞掉了湖南省电力厅一家专业电力杂志的稳定工作,当了北漂。

得到《中国商报》聘用后,为了弥补自己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缺憾,他长久地待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报刊资料室,大量阅读优秀报刊,模仿它们写作。他很快脱颖而出,迅速走入调查记者行列。

后来,他进入《财经》杂志,揭黑报道不断,《公共裙带》、《连氏无间道》、《审判陈良宇》这样的重磅报道,每篇问世,必有响动。

行内竞争对手对罗昌平的评价是“推土机”。这个比喻是说罗的拿料能力很强,就像推土机一样履平新闻现场,不会剩下任何可被他人拾捡的信息。在十几年的时间里,这台推土机从搞株连式拆迁的湖南嘉禾推到东二环着火的央视新楼,然后,推到了在任的部级高官刘铁男面前。

他胜利了,可也看到了潜藏的失败。

又少一个

“经历了纸媒最后的黄金10年,从尺度上,我已经把调查报道做到了极限,够到了‘天花板’,而且‘天花板’越压越低,自己很难再突破了。”罗昌平说。

他记得自己第一篇深度报道是《为什么自己的首都我们只能暂住》,写于2001年的记者节。十几年后,“我们还在暂住,某些方面反而退步了”。罗昌平说:“原来做调查报道,觉得很来劲,但其实改变不了什么。”

另一方面,他认为“人们已经不需要纸媒调查了”,技术进步已经颠覆了整个新闻市场。现在的纸媒遇到经济效益的问题,失去了一个耐心做独家、耐心调查的基础,慢慢陷入一种恶性循环。所以,“不如往下沉,做一些更实用的东西,也许意义更大。”

这个实用的事业就是他的新项目。

“我个人觉得,既然我已经完成了历史的使命,就可以做别的事情了。”罗昌平语声淡淡。

可就在几个月前,他还带领一支摄影团队走访湘鄂豫辽粤渝,行程万里,历时数周,还原一名湘籍女子的传奇军旅。这是他第一次以微纪录片的方式进行新闻调查,完全颠覆了过去的文字报道。“算是告别吧!不能发表也没关系,只有我自己清楚有多爱这份职业。”当时他说。

没有人愿意相信罗昌平会有这个结局,就如没有人愿意相信中国调查记者的现状一样。但罗昌平确实像他13年前只身来到北京进入调查记者行列一样,义无反顾。知名传媒学者展江说,“警犬记者”是记者队伍中最值得尊敬的一群人。如今,又少一个。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爱竹
“小龙”和“小凤”
水仙花
难忘的荷花
我的小香包
迎春花
盔甲“将军”真有趣
我家的小黄狗
蓝色小房子
米兰花开
小狗“嘟嘟”
校园里的香樟树
龙井茶
水仙花
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的战略意义与路径选择
铬钼铜磷大型气缸套石墨细化工艺研究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智慧旅游发展策略分析
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旅游业的路径分析
高职教材现状与教材编写
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资源库的开发
基于平行四边形整体节点制作的工艺设计
解决中国式医患纠纷出路在何方
浅析铁路预制梁场的现场布置以及规划问题
浅论新形势下做好企业青年思想政治工作
钢结构厂房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探析
谈晋江玩具出口困难与对策
浅析中国酒店业发展状况对于英语人才的要求
试述大学校园亚文化对高校主流文化的影响
潍北凹陷主控测线构造样式特征研究
《歌唱二小放牛郎》课堂设计之一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之五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之三
《夏日绝句》教案之二
《歌唱二小放牛郎》课堂设计之三
《夏日绝句》教案之四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之一
《歌唱二小放牛郎》课堂设计之四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之二
《夏日绝句》教案之三
《夸夸我家里的人》教案之一
《科学家的问题》教案之一
《夏日绝句》教案之一
《歌唱二小放牛郎》课堂设计之一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