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从认知语言学视角看奎因与德里达的翻译不确定性观点

从认知语言学视角看奎因与德里达的翻译不确定性观点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18

从认知语言学视角看奎因与德里达的翻译不确定性观点

从认知语言学视角看奎因与德里达的翻译不确定性观点

一、引言

20世纪60年代以来,关于翻译的不确定性问题的讨论形成了两大主要阵营,一个是以美国著名逻辑学家和语言哲学家威拉德·奥曼·奎因为首的行为主义阵营;另一个是以法国著名哲学家雅克·德里达为代表的解构主义阵营。本文主要在回顾wWw.LWlm.com这两个阵营关于翻译不确定性的主要观点的基础上,以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为视角,反思两个阵营翻译不确定性观点的不足,并提出解决办法。

二、奎因的翻译不确定性观点 三、德里达的翻译不确定性观点 四、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对奎因和德里达翻译不确定性观点的反思

根据认知语言的观点,在探讨翻译的不确定性论题上,奎因和德里达对于影响翻译不确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的译者的探讨有走向两个相对立极端的倾向。前者对译者的主动性避而不谈,后者却极力宣扬译者的创造性。然而,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来探讨翻译的不确定性问题正好可以弥补两者的缺陷。王寅(2008)有关认知语言学的体验性概念化语义观认为意义主要是人在对客观世界进行感知体验和认知加工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动态性、人本性、主观性、识解性、体验性和多重互动性。感知体验意味着意义要受约于客观世界

和人体结构,具体指不同民族面对的是同一或基本相同的客观世界,共享自然规律,用来感知体验基本相同的客观世界的身体器官和感知认知能力也是相同或相似的。因此,由此过程产生的意义中必然存在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是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之间的翻译得以成功进行的基础。认知加工则指不同民族在感知体验客观世界时会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会采用不同的认知加工方式,这就使得不同民族之间同中有异wWw.LWlm.com。

由认知语言学的语意观可知,认知语言学不像行为主义那样对人(当然包括译者)的主动性避而不谈,而是以人为本,探讨的主要对象就是人,探讨人在多重条件的约束下和在感知体验外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来学习﹑理解和运用语言;也不像解构主义那样肆无忌惮地宣扬译者的创造性,它承认译者的创造性,但它不放纵译者的创造性。王寅(2006)指出“意义”虽然具有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但将其放在我们体验性认知系统中加以理解时,它就会有大致确定的一面。认知语言学在承认人的主体性的同时又认为这种主体性是在一定范围内的,不是“脱了缰绳的野马”,想跑多远就跑多远。认知语言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或者说是在这种基础上探讨翻译的不确定性论题的。它把翻译的不确定性主要归因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王寅(2006)指出语言和文本都是来自人们对现实世界的体验和认知,其必然要涉及人们的主观认识和识解加工(Construe/Construal),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应适当考虑译者的主观因素。

五、结语

本文主要回顾了奎因和德里达对翻译不确定性的主要观点,并在此基础上以认知语言学为视角指出了两种观点的不足,即奎因和德里达对于影响翻译不确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的译者的探讨有走向两个相对立极端的倾向。前者对译者的主动性避而不谈,后者却极力宣扬译者的创造性。而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出发,翻译的不确定性主要归因于译者体验性认知系统中的主观能动性,是在一定范围内的,不是“脱了缰绳的野马”,想跑多远就跑多远。

参考文献:

[1]陈波.奎因哲学研究——从逻辑和语言的观点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2]Quine,W.V.Word & Object[M].Cambridge,Mass:The MIT Press,1960.

[3]王丹阳.翻译的不确定性:原因·表现·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3).

[4]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6]王东风.解构“忠实”——翻译神话的终结[J].中国翻译,2004,(6).

[7]黄海军,马可云.解构主义翻译:影响与局限[J].外语教学,2008,(1).

[8]蒋骁华.解构主义翻译观探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4).

[9]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读《狗》有感
拔草劳动
我们爱做小飞机
试飞
猫鼠斗智大比拼
贪玩的孙小圣
礼物
神奇的笔
放风筝
蝴蝶选美
我们喜欢的小飞机
采磨茹
快乐的课间十分钟
母爱深深
清明随笔
绘画艺术教学中新图式的创建
关于网络时代与社会主义思想阵地的巩固和发展
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读列宁“遗嘱”
认知构式语法
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谈审美情趣中所映射的艺术学科之融通
新认知语用学
浅谈电力营销现状与营销策略
试论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策略
论我国企业网络营销渠道的建设
广告虚拟代言人优劣势及发展策略探讨
语篇分析视域中教师话语的情感作用
大润发连锁超市的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中医药文化创意人才训练构思
谈录音师的艺术修养在工作中的体现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反思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2
《乌塔》教学反思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乌塔》教学设计一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3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与课后反思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乌塔》教学反思2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后思考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
《乌塔》教学设计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