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03
浅谈混凝土结构严重缺陷修补技术
【摘要】混凝土质量是影响工程结构安全和耐久性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实例对混凝土梁漏筋这种严重缺陷进行实例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梁漏筋;缺陷修补;
中图分类号:TV331 文献标识码: A
一、工程概况
主梁截面图 屋面顶平面图
二、混凝土结构缺陷概述及判定
三、原因分析
经现场调查取证,我们认为造成质量缺陷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材料原因:商品混凝土未连续供应,个别部位供应时间间隔较长;商品混凝土骨料级配不良,部分颗粒偏大,堵塞钢筋间缝隙。
2、管理原因:技术负责人对钢筋分项工程交底不清,钢筋工长对钢筋施工把关不严。屋面梁底配筋直径大且数量多,梁底钢筋绑扎时未进行合理排布,上中下三层钢筋错落布置,未处于同一垂直面上,导致三层钢筋之间间隙较小,钢筋施工没有考虑混凝土施工要求,在振动后偏位造成混凝土下料困难。同时混凝土浇筑期间混凝土工长对振捣施工要求交代不清,监督施工不到位。
3、工人操作原因:屋面梁底筋配筋较密,混凝土下料困难,混凝土浇筑由梁一端向另一端推进,流淌到梁前端的混凝土未及时振捣,二次浇筑混凝土时,前一次混凝土已失去流动性,造成二次浇筑的混凝土不能顺利填满梁底部钢筋间的间隙,从而造成钢筋间混凝土缺失、不密实,梁侧和梁底出现蜂窝、孔洞。
四、处理措施
1、通过对缺陷部位研究探讨,总体思路确定为重新支模,利用高强微膨胀灌浆料分段灌浆对缺陷部位进行修补。具体步骤如下:
(2)将漏筋部位及孔洞处不密实、零散以及包裹梁底筋的混凝土剔除,直至上部混凝土密实部位。
(3)界面处理:用高压水枪冲洗混凝土剔除后部位,将灰尘、颗粒冲洗干净。
(4)支设模板:梁两侧模板采用步步紧夹死,间隔500mm预留企口,制作一个漏斗插于企口内以便灌浆。模板间用胶带封缝,达到整体模板不漏水的程度,模板顶标高高出凿除口50mm。
(5)用高位漏斗法分段灌浆,底部采用橡胶锤轻轻锤击,待锤击感觉无隔音,即停止灌料。凝固后检查有无空隙,如有空隙再次灌浆,浆满至企口,从一端向另一端顺序推进。灌浆施工完成后,将企口处灌浆料凿除抹平。
(6)灌浆完24h后拆除模板,保证养护时间7d。
模板加固示意图
2、关键工序与监督
由专职技术人员负责监督孔洞处混凝土凿除、清洗工作。确认处理到位后木工支模。支模完成后再次进行检查验收;灌浆前24h,表面混凝土重新湿润,灌料前清除积水;灌浆料达到100%强度后,委托有资质单位检测,检查修补部位密实程度。
3、安全管理措施
现场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三级安全教育;施工前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进行高处作业之前,应对安全防护设施逐项检查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高处作业;施工期间不得拆除剪刀撑、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等加固杆件;设专人负责对支架进行经常检查和保修工作,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措施。
五、效果检查
施工时现场留置2组灌浆料试块,达到龄期后进行抗压试验,并请第三方检测公司对修补完成部位进行超声波检测,抗压试验及检测结果均满足设计要求,实施效果良好。
六、总结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大跨度结构越来越多,为满足结构要求,梁配筋也随之增多,这就导致主筋之间间隙较小,尤其是梁柱节点位置,故我们在施工时应重视技术交底工作,并提前对施工内容进行策划,考虑下道工序施工要求,做到提前预控,使混凝土结构一次成型,避免混凝土结构质量缺陷的产生。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乡村
- 我家的“小花园”
- 不同寻常的礼物
- 最难忘的事
- 美丽的夜来香
- 我敬佩的人——海伦.凯勒
- 小草和仙人掌
- 我家买了一台电脑
- 假如我会变
- 蚂蚁大力士
- 珍珠鸟的诉说
- 找布娃娃
- 兔子的红眼睛
- 爱反悔的大人们
- 红荷湿地赏荷花
- 延边地区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分析
- 江西省进贤县文化产业发展思考
- 中小企业区域品牌营销策略研究
- 是谁抢了汪峰的头条?
- 绵阳市县域经济差异研究
- 地勘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思考
- 影响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农村籍大学生就业的身体素质分析
- “营改增”对国企制造业的影响
- 圣彼得堡的感动乐章
- 浅论中国梦视域下中国页岩气开发与使用
- 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
- 中高职衔接会计专业教学标准研究
- 农行货币资金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 银担合作业务中的风险分析
- 信息化环境下政府审计信息文化构建研究
-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学设计之三
- 《师说》结构分析
- 《动物游戏之谜》教学设计之二
-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相关知识
- 《师说》通假字
- 《凤蝶外传》教学设计之一
- 《师说》词类活用
- 《师说》词语古今异义
- 《宇宙的边疆》教学设计之二
- 《师说》文体知识
- 《凤蝶外传》背景资料
- 《宇宙的边疆》教学设计之一
- 《宇宙的边疆》教学设计之三
- 《师说》课文分析
- 《动物游戏之谜》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