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10
浅谈戏曲声乐中的共鸣和气息
浅谈戏曲声乐中的共鸣和气息 浅谈戏曲声乐中的共鸣和气息
摘要:低音区共鸣在喉,中音区共鸣位置在硬口盖,高音区共鸣点要穿透硬口盖进入头腔。低音区共鸣感觉从胸腔一直到喉,中音区从喉到硬口盖,高音区共鸣进入头腔后,只感到共鸣成了一点,并且这个点音越高时感觉只有一根针尖儿大小。
唱低音时要保持胸腔的自然扩张,不能塌陷,喉要开的大一些,口腔要竖起来,运用气息扩大咽喉的空间。扩大音量时,气口要捎大一点,也就是说,唱低音时气的消耗量比较大,要注意喉头向下。挡气吐字发音。唱中音时一定要注意喉咽的稳定和空间适度(喉咽开的幅度)。口腔内要有嚼食的感觉,同时兴奋地打开口腔,作微笑状,吸气后稍停片刻,呼气时说“喝”字,但不发出声音。要认真体会,这时鼻腔的两翼已打开,硬口盖也在积极的发挥功能,用半打呵欠的动作体会硬口盖的功能更佳。
高音区头腔共鸣的获得,可采用小声轻声,先虚后实的方法,声音越唱的高,气息越宜小不宜多。唱高音时感觉像你唱低音,千万不能靠气息冲击声带。声音越高气息越要平静,均匀,从丹田到头腔有一种对抗统一的感觉,还有一种感觉,就是声音越高,声带振动幅度就越考上,越小只感到声带的振幅只在声带上端的一点。这时呼吸和声音要有机的结合,高度的协调一致。气小、平静、均匀是轻声唱法的重要前提,也是获得高音的关键。众所周知,声音的高低是由振源体的大小、长短和厚薄决定的。长、宽、厚的振源体发低音;短、窄、薄的振源体发高音。不少声乐理论中提到,声带本身的生理现象。如:声带整体振动时发低音;声带部分振动时发中音;声带三分之一部分边缘振动时发高音。也就是讲:唱高音时声带要变短、窄、薄。(这里的短主要指振幅而言)。
喉、咽、口、鼻、头共鸣腔体经过训练,一般来讲比较容易理解和操纵,但是发低、中、高音时关于声带的操纵是抽象的。训练的办法不多,主要是靠意念去想象。
声音越高,胸、喉、咽、口、鼻、头等共鸣腔体的管道就越细,越小。从意念中去加深体会,同时用小声、轻声去获得和巩固这个部位,让这些共鸣的管道能大能小、能深能浅、能长能短、锻炼它的灵活性。
“喉头向下挡气吐字,激起发音”是戏曲声乐的核心。必须认真学习,加深理解方可掌握。也可理解为阻气出声。就是说:好像是气后稍停片刻,而后弹字发音,凡是运用这种方法演唱,呼吸就感觉不到有什么不自然,字也吐得很清楚,声音扎实而有根基。所以说,每一个学习唱戏的人,都应重视这一基本功的练习,打下坚实而有根基。
在掌握喉头向下挡气吐字发音时,只感到每一句第一个字的字头,要喉头向下挡气,激起发音,最后一个字的收音归韵时,小腹要收缩断气,并且立刻在放松的一刹那吸气,换句话说,就是第一句最后一个字收声归韵和在激起第二句第一个字这一瞬间,要有一个偷气的动作,除开始和收尾有激起发音的动作外,乐句在进行当中应感觉不到有出气的情形。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考级
- 小鸟,我懂你的心
- 童年的芭比娃娃
- 大课间活动,我们的乐园
- 三楼落下不碎蛋
- 难忘的一件事
- 我第一次洗碗
- 有苦有乐的大课间
- 挨批评的滋味真不好
- 大课间训练的艰辛
- 坐木筏游漓江
- 童年趣事
- 游泳
- 大课间活动的启示
- 乒乓球大赛
- 东方卫视发展之路新探(1)
- 浅谈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意义及途径
- 浅议小学科学探究中的一些问题
- 关于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 中国纪录片跨世纪三大演变(1)
- 中国电影中的民族性与国家话语(1)
- 在夹缝中长大:中国大陆新生代电影世界(1)
- 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最佳途径:集中寄宿制
- 关于农牧区中小学多媒体教学的现实问题与基本对策
- 浅谈如何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
- 浅析网游虚拟货币中的矛盾
- 试论怎样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思想政治工作者
- 样板戏与文革政治话语(1)
- 电影中的叙事(一):理论研究(1)
- 让银幕纪录战争:世界战争纪录片回顾与思考(1)
- 孔融
- 13《平平搭积木》教学设计
- 汉末大名士──孔融
- 丰富课堂形式 珍视独特感受(节选)──《平平搭积木》教学案例及评析
- 荐举贤良 诱益后进
- 《平平搭积木》教学实录
- 从神童到名士
- 说孝
- 《平平搭积木》词语造句
- 感受童真──《平平搭积木》教学感悟
- 《平平搭积木》教学杂谈
- 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法 让孩子快乐的学习
- 诗歌阅读入门
- 老师,我不喜欢平平──一次平等的心灵交流──《平平搭积木》教学片断与评析
- 为每个学生留有希望──《平平搭积木》教学片断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