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双导师制教学模式下高职报关专业校外导师管理模式的探讨

双导师制教学模式下高职报关专业校外导师管理模式的探讨

作为一名报关专业的任课教师,校外导师在专业实践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的业务能力、参与程度是此模式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因此,如何制定校外导师管理模式,激励他们有效参与报关专业建设,是保证该模式有效实施的前提和核心。

报关专业校外导师管理模式

一、高职报关专业校外导师制建设的必要性

(一)报关专业“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高职院校大多从中专升格而来,他的教育资源有限,但为了满足社会对报关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许多高职院纷纷开设报关专业,专业的开设需要大量的“双师型”教师。现在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很多是“转岗型”教师,为了高职院的快速发展,部分市场营销、企业管理专业教师转到报关专业任教,教师在理论教学方面可以尽快适应新的岗位,但是,新型专业的职业技能教学,教师需要一个相当长的磨合期。

(二)理论与实践相脱离。部分高职院直接引进专业对口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他们理论知识比较扎实,对专业理论及其前沿有较好的了解,但由于他们是从学校走向学校,从课堂走向课堂,对职业技能的操作比较生疏,他们在大学或研究生期间大多未接受过报关专业核心技能单证、商品归类、税费计算的理论与实践的双培养,在技能教学中遇到具体问题往往感到束手无策。

(三)专业培养目标不明晰。一部分学校虽然开设了报关专业,但没有符合高职特点的课程体系、教材、教学大纲和实训大纲。在课程的安排上,往往以相近的本科教学体系为蓝本组织教学,很少联系具体事例对基本原理进行阐述,更谈不上解决实际问题;另一部学校以全国报关员资格考试内容为教学大纲,以考证为导向开展教学工作,缺乏理论联系实践,学习效果不好。

(四)行业专家校内指导的弊端。为了优化职业技能的教学,许多高职学院把校外的有经验的行业专家聘为兼职教授,但是他们有自己的事业、都很忙,来学校的时间相当有限,更不可能经常入课堂给学生授课,只能利用业余时间给学生做讲座,介绍行业的发展趋势、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但无法给学生进行具体指导。同时,学生无法接触到实际工作环境,对一些问题的思考也只能停留在表面上,谈不上实践与应用。

二、报关专业校外导师现存问题

首先是参与的积极性问题。企业是追逐利益的经济实体,让其业务骨干参与报关专业系部建设并不能给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所以主动参与意识不强。另外,担任校外导师往往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员工或领导,在各自的企业里也担任着重要角色,工作十分繁忙,很难要求其如同校内导师一样的精力和时间来指导学生。其次是考核与奖惩的问题,在企业导师工作过程中,系部要对他们进行定期考核,评价其工作效果。如何来考核这些所聘的校外导师,应该设立什么考核指标,哪些作为硬性指标,哪些作为参考指标,对于优秀导师该如何奖励,不合格导师又如何惩罚等等,恐怕这些都是用人高校面临着的难题。再次是校内外导师的协调问题,既然双导师制是报关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就必定存在着导师间的协调问题。双方如果没有充分沟通与明确分工,就可能导致双方指导任务混淆,指导重点不清晰的现象。

三、报关专业校外导师模式设想

校外导师的管理是个系统工程,有宏观的政策和机制,也有微观方法和措施。我们从实际需要出发,根据行业特点,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建立激励机制、完善考核机制和强化沟通机制三方面探讨如何建立行之有效、合理缜密的校外导师管理新模式。

(一)建立激励机制。管理的核心是激励,如何运用激励手段调动企业及校外导师积极性,让他们更好为报关专业建设服务,是构建校外导师管理模式的前提。首先要调动企业积极性,由于报关企业人员流动性较大,企业每年都要补充新员工,而我们报关专业有大量学生需要顶岗实习,这就给双方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学校每年为报关企业提供顶岗实习学生,前三个月免费为企业服务,三个月后根据实习表现,企业决定是否为学生发放实习工资。这种合作模式即为企业节省了用工成本,了解了潜在员工的综合素质,也为学生提供了顶岗实习机会,这种双赢的合作模式提高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学院在11级大专报关班做过试点,效果很好,可以考虑进一步推广。其次要调动企业导师积极性。在物质激励方面,适当提高校外导师的指导费用,经费由学校或系部直接划拨,做到专款专用;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呼吁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为导师所在企业提供部分优惠政策,支持这些企业发展,间接让企业导师得到实惠。在精神激励方面,要增强校外导师的荣誉感、责任感,充分认可校外导师的劳动成果,如评选优秀校外导师荣誉称号,把优秀实习生与其导师一起表彰,满足其“尊重”的需要,从各个层面充分尊重校外导师的工作,积极主动寻求校外导师的配合。

(二)完善考核机制。对于校外导师考核,由于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制度的建设也处于摸索阶段,所以我们参照校内导师考核办法,结合实际情况,对校外导师的资质、工作量、学生满意度及实习效果四个方面进行量化考核。

(三)强化沟通机制。绝大多数的校外导师都缺乏指导在校大学生的经验,教学观念薄弱。在校外导师上岗后,应由系部组织一次岗前培训,让校外导师了解学校管理相关规定,明确校外导师的职责,对校外导师的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在指导学生过程中,学院或系部不定期组织研讨会,让校内外导师交流教育方法、心理学知识以及专业知识。同时、邀请校外导师观摩优秀教师上课,以及参加优秀导师的经验介绍会等,进行教育理念、方法等方面的培训与交流。

四、结语

高职报关专业校外导师管理模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认真面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对策,对其不合理因素进行多层次的调整,让高职院、企业、政府等相关利益群体积极参与,不断完善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我国报关技能型人才教育的发展。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妈妈
打是亲,骂是爱
好朋友
被子里的母爱
爱,在我们身边
妈妈,我想对您说
我家的“Happy狂”
特级厨师
混世魔王——我的小妹
爱唠叨的妈妈
可爱的妈妈
金口难开的弟弟
我的“雪人”爸爸
烟鬼老爸
爱唠叨的妈妈
试论网络技术在金融学类课程辅助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高等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浅谈
探析教育心理研究在高等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试析高职英语教学方法
浅议中国高等教育产业化对高校管理的影响
浅议成人高等教育考试模式创新探索
浅谈我国高等教育的淘汰机制
关于职院校教学日常事务管理
浅谈高等教育权力系统特征及模式整合
试析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浅谈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制度发展策略研究
关于高职非线性编辑课程教学改革
浅论高等教育研究的中国学派何以可能
浅议基于3E原则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探析
关于高职院校岗位设置管理
《要下雨了》综合资料二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二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一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十一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九
《要下雨了》综合资料二
《要下雨了》综合资料三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三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四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七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综合资料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五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十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