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06

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提出了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2211”人才培养模式,在中高职教育衔接方面、学生动手能力和可持续发展协调培养方面,以及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方面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模具设计与制造人才培养模式

一、专业定位分析和培养目标

1、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需求

据资料统计目前企业对模具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现有的模具设计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制造业的需求。在北京、广东、浙江等地,模具设计人员、模具开发人员、模具维修人员已成为市场最紧缺的人才。据了解,在北京普通模具设计师月薪为6000元左右,高级模具设计师数量很少,月薪在8000元左右。而在广东东莞等地,一位经过专业训练、有工作经验的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技术人员,年薪常常超过12万元。近年来,随着模具CAD/CAE/CAM技术广泛的应用,高技能复合型模具人才缺口巨大,模具人才普遍匮乏,企业需求迫切。

我国中等技校培养的学员主要是操作工,不具备模具设计的能力。一些高校尽管在近几年内设立了模具专业,但由于软硬件设施的限制,培养出的学员理论水平可以,但实际技能不够,不能满足模具企业的需求。而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模具培训班,由于缺乏规范的职业标准,对学员能力的考核鉴定还没有统一的评定标准,因此学员质量良莠不齐。因此,目前模具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无法满足企业的迫切人才需求,为解决人才需求和人才质量之间的问题,必须对现有的高职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2、职业分析

通过调研可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主要的从业单位有:模具制造企业、机电产品制造企业、汽车制造企业、电子产品制造企业和轻工制造企业等;主要的就业部门有:模具设计部门、生产制造部门、生产管理部门、质检部门等;可从事的工作岗位有:助理模具设计师、2D绘图员、模具(机械)加工工艺员、模具制造工、模具维护与维修工等;未来的发展岗位有:模具设计师、结构工程师、机械加工工艺师。

3、目标定位

本专业主要面向模具设计与模具制造企事业单位,培养在生产、管理第一线能从事模具设计、模具零件加工工艺编制、模具零件加工操作以及生产管理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个“2”指入学前两学期,为系统基础知识学习的“宽基础”阶段,主要针对中职生源理论基础差的问题,实现中高职过渡无障碍;第二个“2”指

三、四学期两学期,为各种专项技能储备阶段,即“备专能”阶段,主要针对普高生源动手能力欠缺,中职生源专项技能拔高;第一个“1”指第五学期,为综合技能训练和创新意识培养阶段,以课题和毕业设计为载体,全面归纳、综合应用、创新培养;最后的“1”表示从业能力培养阶段,也即顶岗实习阶段。

2、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

(1)系统的基础知识学习阶段

学生在学校学习英语、计算机、高等数学、航天职业素质、思想政治课等基础素质课程,以及完成机械制图、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工程材料与金属工艺、工程力学等专业基础知识学习,进行“航天企业文化”、“航天精神”专题教育,将航天职业素质培养贯穿于整个基础素质培养过程中。学生利用假期选择一定社会工作岗位进行2周的社会实践,了解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素质的要求,积累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在此培养阶段,学生完成系统的文化基础知知识、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以及学生基本素质培养。

(2)系统专项技能培养阶段

学生在校内,以产品为载体,完成《机械零件切削加工》、《模具CAD/CAM》、《注塑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机械零件铣削加工》等课程的学习。学生轮流在重庆和航天制造企业、模具设计与生产企业,参加2个月的实习,在企业师傅的指导下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在此培养阶段,将航天职业素质培养贯穿于专项技能训练过程中,学生在专业基本技能实训基地与重庆和航天制造企业之间完成工学交替,实现学生系统的专业技能培养。

(3)综合技能、创新意识培养阶段

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以典型模具零件的生产为载体,完成模具综合生产实训,以毕业设计为载体,全面归纳、综合应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完成给定的模具设计任务、典型零件设计加工任务等,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4)从业能力培养阶段

最后一学期,学生在重庆和航天制造企业、模具设计与生产厂家,选择与模具相关的职业岗位,完成6个月的顶岗实习,熟悉企业生产现场和企业文化,适应企业生活节奏。此阶段主要完成学生从业能力培养,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和就业的无障碍过渡。

3、“2211”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本人才培养模式将高职学习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中职生源学生理论基础学习提供保障,将中高职教育实现对接;第二阶段是专项技能培养阶段,为普高生源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提供保障,为中职学生动手能力强化提供平台,使学生具备一专多能,拓宽就业面;第三阶段为综合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阶段,在前期培养基础上,不同生源学生水平基本趋于平衡,开展综合类项目和课题训练,使学生的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培养;第四阶段,从业能力培养阶段,学生在指定的岗位上进行顶岗实习,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其他综合素质进行检验,了解企业文化,适应企业与学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差异,让学生提前逐步适应未来岗位,实现学校与企业的过渡。

三、结论

本专业提出的模具专业“2211”人才培养模式,在中高职教育衔接方面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该人才培养模式在注重高职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基础上,也强调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同时也考虑到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使学生由“专业能力”强人,转变为“职业素质”强人,提高其对社会的适应性。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背着责任上路
校园生活——累
感恩母亲
奇怪奇怪真奇怪
无奈的一天
我爱我家
世界盛典
续写我要的是葫芦
独一无二的爷爷
冬雨
给舅舅的一封信
回忆暑假第一天
难忘的一节微机课
我最喜爱的老师
我喜爱的一本书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研究与对策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合规文化建设的思考
对比银行贷款与发行债券的融资方式
国有企业反垄断规制的法律思考
论美国科技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借鉴经验和启迪
试析法律风险及风险导向性审计与审计质量的关系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试论新型市场环境下铁路财务管理模式的转变
反垄断法规制限制性商业行为的分析模式
金融风险的预测与金融风险评估分析
现代商业银行营销活动探讨
提升我国商业银行服务质量的对策与建议
互联网金融冲击下传统商业银行的对策思考
浅析法律顾问的合同管理
《自己去吧》教学札记
《平平搭积木》教学设计
《平平搭积木》教学札记
《平平搭积木》教学设计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
《平平搭积木》教材理解
《雨点儿》教学设计
《平平搭积木》片断赏析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
《自己去吧》教学实录
《平平搭积木》教材理解
《自己去吧》教学札记
《平平搭积木》课文
《平平搭积木》教学设计
《自己去吧》教材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