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新生代农民工心理问题剖析与管理模式创新

新生代农民工心理问题剖析与管理模式创新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8-06

新生代农民工心理问题剖析与管理模式创新

随着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问题更加的不容忽视,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心理分析并剖析其行为特征,同时就如何有效的管理新生代农民工提出几点管理建议

新生代农民工心理管理模式创新

新生代农民工,他们生于上世纪80、90年代,现正逐渐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力军,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有许多特点。从某种角度上说,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心理状况不仅是促进其职业向上流动和融入城市社会的关键因素,还可能直接决定他们是否能顺利就业,并影响他们的职业发展,而且在现实生活中或明或暗地还隐含着一种身份性歧视,导致他们存在诸多心理上的困惑和问题。

一、新生代农民工现状调查

1、文化水平较上一代农民工偏高

新生代农民工大多受过初高中教育,但是,与城市同龄青年的受教育程度相比,新生代农民工仍处于劣势。然而,由于他们具备初、高中文化基础,使他们具备进一步学习深造的良好条件和改变现状的自我意识,也使他们更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

2、整体收入偏低

据调查, 新生代农民工平均月收入普遍低于城镇企业职工。调查中也存在个别行业,个别岗位高工资现象,但是工作强度及工作压力普遍增大。

3、工作稳定性差

4、消费方式城市化

与老一代不同,新生代农民工所挣工资主要用于自己的日常消费,而且自己手中有一定空闲的资金,使他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享受城里人的消费生活。

5、劳动合同执行不规范

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低于城镇职工。合同签订质量较差,执行情况差。

6、社会保障水平偏低。

据调查,新生代农民工参保率比城镇职工低。总体看,他们的社会保险接续情况较差,对于所在单位为其缴纳社会保险的知情程度不高。

7、企业人文关怀不到位

新生代农民工更渴望和企业能够紧紧相融。他们认为管理者和普通员工之间关系不融洽的最主要原因是“管理者不关心职工疾苦”可见新生代农民工更渴望得到来自企业管理者的关怀和关注。

8、平等和权利意识不断提高

现实生活中,与城市工人相比,做着同样工作的农民工却往往同工不同酬。老一代农民工往往选择逆来顺受。而新生代农民工却表现出了他们的维权意识,对法律知识有一定了解的他们也开始尝试运用法律、求助工会等手段维护自己的权利。

9、重视自我发展

老一代农民工普遍地将谋生、赚钱作为主要目标,但是新生代农民工却注重改变生活方式,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 除了比较关注薪水以外,他们还比较看重工作环境、工作时间、培训机会、社会保障等等,有着强烈的接受自我发展和继续教育的愿望,特别看重今后自身的发展和前途

二、新生代农民工心理问题剖析

1、自卑与压抑心理

农民工这个标签让他们感到深深的自卑。没有务农经历使他们无法顺利安居农村,只能进城寻找机会。由于城乡二元制度因素,新生代农民工无法办理城市户口,在生活就业、医疗、教育等方面与城市居民隔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这无疑会深深地加深他们的自卑心理。同时,很多城里人对农民工有一种偏见,经常有意无意践踏他们的尊严,生活中,企业、工厂等对他们的不公正待遇和各种体制法规对他们合法权益的限制也比比皆是。

2、封闭与孤独心理

由于城市生活中空间上的隔离、文化心理、价值观、行为方式的差异,部分城市居民的冷淡、歧视与疏远,加剧了他们的心理不适应。他们常处于封闭与孤独的生活状态,只能囿于自己的社会交往圈和文化习俗之中,平时的交往对象多以老乡为主。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耐受性较上辈降低,面对种种压力,容易产生心理障碍,甚至会选择轻生。

3、焦虑与迷茫心理

新生代农民工存在就业方向不明,常常表现对自己的知识、能力、素质、特长及适合的职业判断上紊乱不清,面对选择时茫然无序,犹豫不决,他们一想到找工作心里就发慌,存在着焦虑心理。同时,新生代农民工由于对自身及其所处的地位与社会环境产生怀疑,挫败感、孤独感等各种悲观情绪长期聚集不散,身份焦虑成为常态,即为其自身定位于农民还是工人、农村人还是城市人,他们有一种徘徊不定的缺乏归属感的复杂心理。

4、不满情绪绪强烈

新生代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和社会福利方面都得不到有效保障。而目前我国制定的保护农民工利益的政策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使得他们很多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侵害,而新生代农民工的维权意识较老一辈已有大幅度的提高,这无疑会加深他们的不满情绪。同时,他们的薪水条件限制了他们的消费能力。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让他们对生活和工作产生了不满。

5、人际关系淡漠

新生代农民工经常会感到孤独。首先,他们远离家乡和亲人,在城市里往往只与一些老乡交往;其次,据调查,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率很高,频繁的跳槽无疑会使他们经常丢失刚刚建立起来的关系网;再次,他们难以融人城市主流社会,新生代农民工的业余生活非常单调,精神生活比较匮乏,而且企业的程式化管理、密集型工作、高强度劳动、工作环境缺乏人情味等等,使他们脱离了他们的社会属性,成为了一个只会工作的机器。

6、缺乏归属感

新生代农民工尽管在户口上是农民身份,但由于种地收入低,普遍存在着“厌农”意识。但当他们来到城市,却遭到了城里人的种种歧视。彷徨、迷茫、愤慨、无助、仇视、向往等多种思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新生代农民工复杂的人格和思维状态,而这种感受使他们对城市产生了一种复杂的过客心态。而这种夹心人的状态无疑让他们严重地缺失归属感。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秋天的早晨
笑,离我越来越远
小燕子得救记
拥有一颗平常心
书海漫步
母爱
我的同桌
说名道姓
妈妈,您不平凡
秋天
打针ing
猫和老鼠
冬景
这一刻我知道了母爱的伟大
浅论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改进与完善
电子证据相关问题研究
论行政诉讼的一般地域管辖制度的完善
刑事诉讼证明标准探析
我国刑事错案纠正机制之反思
我国重大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和审查机制研究
企业并购融资风险控制研究
法治语境下中国政府与市场边界探究
陪审员制度的改革与反思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人对管理人的监督机制研究
逮捕后判轻刑实证研究
法官员额制改革评议
浅谈积极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研究
浅论主任检察官制与检委会业务决策机制协调衔接问题
从消费者保护角度论格式合同的规制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之六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世纪宝鼎》教学设计之四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世纪宝鼎》教学设计之二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之五
《世纪宝鼎》教学设计之三
《世纪宝鼎》教学设计之六
《古代寓言两则》《矛与盾》、《郑人置履》 教学设计之一
《清明上河图》教学设计之三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以学为主 学导结合——《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教学构思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之四
《世纪宝鼎》教学设计之五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