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消费主义及其超越

消费主义及其超越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23

消费主义及其超越

摘 要:随着现代化尤其是工业化、城市化不断发展,消费已经从传统社会商品的使用价值需求转变为了现代社会的一种符号消费需求。消费主义也日渐成为现代商品社会人们趋之若鹜的价值理念。它控制着人们的生活,主宰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并深刻地影响到人类存在的自然根基和社会精神家园。所以,从根本上超越消费主义,就要恢复人的精神世界和重新回归生产劳动以培养积极的劳动观,破除消费主义对人的消极影响,将有助于人们追求消费理性和自我实现。

关键词:消费主义;异化;精神世界;劳动观

1 消费主义的内涵及其特征

消费主义是一种以追求物质消费,渴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并把这些当作生活目的的价值理念。在消费过程中,人们往往消费的不仅仅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更多是追求的是一种符号消费。

第一,视消费为人生的最终目的。消费主义者认为自己快乐的前提是物质生活的丰富,只有自己占有和享用的物质财富才是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象征,人生的真实意义在于拥有财富的多少。“我消费,我存在”成为了一种口号,消费者只有在消费中才能找到快乐,才能感受到自己存在的意义。消费价值远远超越了人和社会的其他价值。

第二,为了消费而消费。对于消费主义者,消费不再是一种生存的基本要求,而应积极追求消费所蕴涵的象征意义,把消费看作显示财富、地位、身份、个性和自我品位的动态载体,由于消费对象所具有的象征意义,人们消费的不再仅仅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其符号和概念价值;消费者除了消费产品本身以外,而且消费这些产品所象征的消费,实际上等于消费了一种欲望,从而获得一种等级,一种自尊,一种社会认同。

第三,不顾一切地消费。在消费主义者看来,个人的消费能力、消费水平不应当受到太多条件限制,有时应当超越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和自己的支付能力,包括通过借贷、向父母乞要或其他非常规途径来满足自己消费的欲望。即使在自己的消费能力以外,他们仍然可以借助外力来帮助自己消费,比如“信用卡消费”、“分期付款消费”,在外在条件的帮助之下,消费者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满足就自己的消费欲望,会不顾一切地消费。

2 消费主义带来的负面影响

首先,消费主义造成人精神世界空虚。由于消费主义使人陶醉于消费带给他们的虚荣心、攀比心理的满足,这种满足,让他们过分地注重物质消费,严重忽视了精神消费,使人精神空虚,精神生活贫乏,在被消费主义包围的社会当中,人们已经感受不到生活的乐趣和生活意义,幸福的指数也在不断减少。消费主义造成人们过度关注个人的物质享受,精神世界空虚,对政治失去兴趣,放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认为自我价值只体现于自我的消费和享受之中,忘记了劳动是人的第一需要,否定了人的内在价值,导致了人的单向度发展。

其次,消费主义造成人们消费异化。消费主义使人成为物的奴隶,丧失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追问能力。同时消费主义使人成为金钱、财富和欲望的奴隶,成为没有思想和精神的躯壳。作为主体的人不仅要追求物质的满足,而且要追求精神的富有。没有物质的满足,人们无以生存,但没有精神的追求,人的生存则无疑是异化的存在。一旦人们过分地沉溺于物质财富的占有和消费之中,则必然导致精神的贫乏和心灵的空虚。

最后,炫耀性消费、符号性消费带来的拜金主义、超前消费等不良风气。消费作为一种操纵符号的系统行为,其核心价值在于商品的符号价值。消费原本就是追求需求的满足,而需求的满足是以一定的使用价值为前提的。但在消费时代,商品的符号价值远远超过它的使用价值,消费主义在购买商品时更多的是考虑名牌和奢侈品,而不再是考虑商品是否有用。在当今社会,女孩们会把攒几个月的工资拿去买一个名牌包包,大学生会办信用卡来买苹果手机等等。这些都反映了在消费的狂欢中,消费者一方面享受消费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产品,同时消费者也在盲目和异化消费中。在这样的消费理念下,很多人在透支、负债超前消费的情况下过着一种纸醉金迷、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这种不良社会风气,淡化了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责任意识,逐渐丧失和颠覆了传统美德。

3 超越消费主义

从传统社会商品的使用价值消费到现代社会的符号消费,是一场深层次的文化转变,给人们生活带来了重大影响。在消费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精神世界已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我们作为主体的人该如何应对消费社会提出的挑战呢?我们要克服消费主义带来的种种消极影响,从根本上超越消费主义,就要恢复人的精神世界和重新回归生产劳动以培养积极劳动观,破除消费主义对人的消极影响,有助于人们追求消费理性和自我实现。

(一)恢复人的精神世界

人是物质性存在和精神生存的统一,物质需要的满足只是维持人们生命的存在,使人活着,而人与其他的动物不同,是具有思想、能动的存在物,因而人不能够生活在物质性的现实存在当中,人活着更需要一种意义的支撑和精神的追求。消费主义造成人们过度关注个人的物质享受,使人们认为自我价值只体现于自我的消费和享受之中,忽视了人的内在价值。人生的价值包括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而消费主义者看重的是前者。但人生更高的精神价值在于服务他人与社会。物质与精神同等重要,但精神享受远远大于物质满足。我们应该学会理智地驾驭财富,学会在财富面前超越财富,注重充实我们的内心精神世界,并不断在眼界、见识上提升自己,突破自我生命的上限,从而实现真正的人生超越。

(二)重新回归生产劳动,培养积极劳动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满足需要的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劳动既可直接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又可以达到审美、发挥智慧等精神需要的满足,从而使人伴随着劳动全面发展。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历史有力地证明,劳动生产是非常重要的。社会和个人之所以看重生产,尊重劳动者,这是因为:第一,劳动创造财富。劳动是大自然成果的创造者,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最佳法宝;要改造自然获取生活资料必须通过劳动。第二,劳动使人健康。劳动强壮了身体,劳动使人长寿。人是动物,本来是好动的;劳动不只是为生活,也是为健康。第三,劳动使人际和谐。交往实践是劳动开展的前提,保证生产活动正常进行而发挥沟通和协调作用;另一方面,正是在劳动过程中,人们建立起人际关系的认同方式,培养了集体工作、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相互信任等这样一些人际交往的宝贵品质。第四,劳动塑造美德。促进人们道德和精神上的发展是劳动的最大益处。劳动能够使人摆脱寄生虫和剥削者、怯懦者和懒汉的恶习,是抑制贪图享受的最有效途径。在消费时代,异化消费使人消极的审视自我,但作为有自主意识的人,应转变价值观,从追求物质享受张扬人生价值向唯有劳动才能创造和确证自我存在转变。在劳动中发掘自身的价值,谋求自我实现。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笑,离我越来越远
说名道姓
我的同桌
拥有一颗平常心
这一刻我知道了母爱的伟大
打针ing
冬景
妈妈,您不平凡
猫和老鼠
书海漫步
母爱
秋天的早晨
小燕子得救记
秋天
陪审员制度的改革与反思
浅论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改进与完善
刑事诉讼证明标准探析
企业并购融资风险控制研究
法治语境下中国政府与市场边界探究
从消费者保护角度论格式合同的规制
论行政诉讼的一般地域管辖制度的完善
逮捕后判轻刑实证研究
电子证据相关问题研究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人对管理人的监督机制研究
我国刑事错案纠正机制之反思
法官员额制改革评议
浅谈积极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研究
我国重大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和审查机制研究
浅论主任检察官制与检委会业务决策机制协调衔接问题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清明上河图》教学设计之三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世纪宝鼎》教学设计之四
《世纪宝鼎》教学设计之五
以学为主 学导结合——《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教学构思
《世纪宝鼎》教学设计之六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之四
《古代寓言两则》《矛与盾》、《郑人置履》 教学设计之一
《世纪宝鼎》教学设计之二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之六
《世纪宝鼎》教学设计之三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