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运用人本主义理论对情感缺失造成的心理问题的转化

运用人本主义理论对情感缺失造成的心理问题的转化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29

运用人本主义理论对情感缺失造成的心理问题的转化

【摘要】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伴随着个体心理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的一个过渡期,进入大学的学生,由于生活环境、学习特点、人际关系等因素的改变,表现出不适应,甚至出现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同时受家庭、社会的影响,容易引发较多的心理冲突,而一些大学生不能科学对待,且心理冲突调解能力较差,对心理咨询又难以启齿,致使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恶性事件有所增多,严重危害了大学生自身和他人的健康。文章以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为理论依据,结合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情感缺失造成的心理问题案例进行分析与归纳,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态度、渠道、方式等方面探寻了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问题;人本主义

一、案例介绍

李某(化名)平时喜欢自言自语,很少跟同学交流,跟陌生人交流时略微口吃。他总喜欢跟在漂亮女同学的后面,甚至有时为了能遇到漂亮的女孩子,他下课后一直逗留在教学楼门口,东张西望。他的异常举动有时会吓到一些女同学,很多认识他的女生都非常讨厌他。最近一段时间,他痴迷于英语课程的学习,原因是他很喜欢该门课程的老师,该老师长相漂亮,说话温柔,年龄在45岁左右。前几天的一个课间,他抱着一束玫瑰花送给该老师,并当着其他同学的面说自己喜欢她。

此外,他还有半夜起床的习惯,他会在凌晨

2、3点钟突然起来,然后把舍友都叫醒,逐一问他们:他是不是很丑?直到得到他想要的结果,他才继续睡觉。诸如此类的事件发生过不止一次。

李某基本情况:男,大三学生,身材高大,体态偏胖,略显腼腆和紧张。家庭经济中上等,市区人,从小跟姥姥姥爷一起生活,依赖性强,父母离异,均再婚。

二、案例分析

为了帮助李某走出心理误区,使其健康成长,辅导员跟他进行了多次谈话,了解到:在李某两岁的时候父母离异,不久父母均再婚,李某自两岁至今一直跟随姥姥、姥爷生活,生活条件优越,姥姥、姥爷因担心李某缺乏家庭温暖,对其疼爱有加,百依百顺。

通过分析我们知道李某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成长的关键期父母的疏远,以及隔代教育造成的,李某长期跟姥姥、姥爷生活在一起,老人安静的生活习惯,导致其视野狭小,缺乏应有的活力。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他,为人心胸狭小,不善与人交际,还容易表现出固执、偏激、怪异的想法与言行。姥姥、姥爷对李某的过分的溺爱和迁就,使得李某利己主义严重。李某2岁的时候,正好是依恋建立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他会对母亲产生特殊的情感依恋,把母亲作为安全的基地,如果这时缺少母亲的关爱,在以后的发展中容易出现恋母情节。本案例中,李某对英语老师的情感表达就是恋母情结的一种表现。家庭对学生的影响已无法挽回,辅导员们能做的是正确分析学生问题出现的原因,对症下药,使他们顺利度过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理性、健康地成长。

三、解决方案

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归纳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较低层次的需要又叫缺失性需要,高层次的需要又叫生长需要。

案例中李某正处在一个“心理断奶期”,希望与异性建立亲密关系,渴望得到异性的认同和接纳。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当人的低层次需要满足了,会提出更高层次的需要。恋爱这种亲密关系就给了大学生以爱与归属的高级需要。案例中李某渴望恋爱,渴望被对方接纳、关心、信赖、理解,但由于家庭成长环境和思维模式的影响,他对爱情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同时由于依恋期安全的缺失,李某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恋母情结。案例中李某的性格介于内向和外向之间,情绪不稳定型,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他觉得自己缺乏异性吸引力。

针对学生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实际工作中辅导员们应该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教育引导。对于大一新生,首先要对他们的生活、学习给予关心和帮助,使他们能够尽早地融入新的集体生活,并逐渐锻炼其独立生活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进入大学

二、三年级后,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并慢慢定型,在学习目标和态度上开始出现分化并日益明显,并且爱情心理开始萌动。临近毕业的高年级学生即将告别学生时代,走上社会,面对一系列的现实问题,他们会产生强烈的紧迫感,并且面对就业或升本这些他们人生道路上的重大选择,又会产生焦虑情绪。针对毕业生的心理特点,辅导员们要付出更多的关心和耐心,引导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

四、经验与反思

辅导员应把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培养高尚人文精神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提高大学生对恋爱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学校也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摆脱乏味的样板生活,使学生有机会参加到各种有益身心的活动中来。正确对待大学生的异性交往,引导大学生形成心理和生理发展的平衡。父母要以身作则,加强对子女的教育。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家长必须认真学习现代家庭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理论,避免盲目教育,从而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人本主义确信人都具有向善发展的潜能,它可能不会立即表现出来,而是需要经过长期坚持不懈来实现。这就要求辅导员们在实际工作中要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在学习、行为上出现的问题,以积极的态度分析与处理,不因一时的挫折和困难而放弃对问题自我转变的信心。同时,对于问题学生的学习与行为问题的转变,要求辅导员们有积极、耐心的态度,并运用所掌握的心理学知识来不懈的努力,力争使问题生克服自身的缺陷成为有用之才。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是一只小虾
老鼠笑了
春蕾杯选
争强好斗的小青虾
我是一个自信的孩子
老师,你理解我们吗?
少 林 功 夫
假如我是蚊子
评语给我力量
电视机笑了
农村见闻
我到上海啦
萌萌笑了
田园挖红薯
春蕾杯征文选
论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常见问题和对策分析
新常态下关于国企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新公共行政学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
遵义会议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人民和群众是具有明显区别的不同概念
我国延迟退休政策可行性分析
城市水污染状况及治理措施研究
医院总务经常性商品采购调查研究
我国风险管理在医疗器械中的应用
信阳市农村土地流转调研分析
关于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
探讨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改造问题及相关对策
内部控制视角下高校财务管理探究
我国农村养老模式问题探讨
内蒙古自治区中小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
《小镇的早晨》片断赏析
《小镇的早晨》片断赏析
《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
《小镇的早晨》片断赏析
《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
《小镇的早晨》片断赏析
《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
《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
《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
《小镇的早晨》片断赏析
《小镇的早晨》片断赏析
《小镇的早晨》片断赏析
《小镇的早晨》教学实录
《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