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直销农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选择

直销农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选择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07

直销农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选择

实践证明,直销农业这种模式具有环节少、物流快、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已经在我国许多地方有比较成功的发展模式和运营经验。这些成功的直销模式,对于陕甘宁革命老区的农村地区,有着非常直接的借鉴和学习价值。

在我国的革命老区,如果从经济结构的基本特点来看,大多数属于资源性产业和农业并举的结构,资源经济和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当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资源开发和农业收入是城乡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在革命老区中陕甘宁边区最具有代表性。这里的产业结构主要是由能源工业、农业、服务业等组成。在农业结构中,传统的农业如粮食、油料、蔬菜、果品、甜瓜、药材、草食畜牧业、林业、渔业等是基本产业和收入来源。多年来,由于我们在战略上片面指导农村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主张大力发展多种多样的流通组织,导致流通组织发展偏向流通批发环节,在产地与销地之间制造了大量多余的制度形式,大大增加了农产品的流通成本,同时也将农民的收入大量转移到流通领域。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战略选择是大力发展直销农业。

生产环节与流通环节的差异性

从马克思经济学到西方经济学,对经济运行的环节认识基本上是一致的,即一个完整的经济运行过程必须包括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四个基本环节,也叫做经济四要素。在这四个环节当中,由于每个环节运行所需要的资源、条件和环境有别,所以,这四个环节的运行机制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就生产环节来说,专业化分工越细,效率就越高,成本就越低。但是,就流通环节而言,尽管具体的流通实体可以多种多样,专业化分工可以做得很细致,但是,流通环节却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少越好。这是因为,流通环节越多,“额外成本”就越高,比如,流通实体启动投资、批发环节的加价、库存费用、运输费用和风险成本等。反之,如果大量的销售或者流通环节是“直销”方式,则会大大降低运行的非产品性成本。

根据这种理论和思路分析,长期以来,我国政府采取了许多政策和措施,来增加农民的收入,但是,效果并不是很明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我国农村经济的运行过程中,大量存在流通环节“转移”农民收入的问题,农产品的“地头价”与城市市场的零售价之间差距过大,农民创造的农产品“社会财富”被流通环节“吃”掉了许多。为此,建议经济学家们在研究增加农民收入的时候,不要总是围绕国家政策和增收措施上做文章,而应该调整思路,在减少流通环节上做更多的探讨。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西部许多贫困人口集中的革命老区,要把建立直销农业经济体系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措施,要在研究和编制“十三五”规划的时候,把发展直销农业作为战略重点。

发展直销农业是国际新趋势

所谓直销农业,其主要内涵就是农产品按照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和直接化的方式组织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和出口。实际上,直销农业、“直销革命”和建立“新食品经济体系”早就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比如在美国,目前78.5%的农产品是通过产销直接对接的方式销售的,大多数农户生产的农产品不需要考虑销售问题,而是按照合同直接由专业物流集团运输到城市的超市或者指定的直销点。欧元区国家和日本的情况与美国大体相当。

直销农业的双重功能

大力发展直销农业不仅可以向农民“返还”更多的流通收益,而且可以抑制消费品价格的上涨势头。也就是说,直销农业同时具有稳定物价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双重功能。

从稳定物价功能来看,主要是因为直销农业的产销对接功能,大大减少了流通环节、流通时间、流通费用、产品库存、储存费用等。在产销对接的销售情况下,大多数农产品的销售可以通过农户或者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方式向城市销售,他们的价格水平一般会远低于纯粹的城市批发商和零售商,所以,可以起到抑制城市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看,直销农业实际上也是重要的拉动内需的方式,对刺激内需有积极的作用。

从增加农民收入功能来看,与过去的“农产品生产+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的模式比较,直销农业可以通过三种具体的方式减少中间环节的利益流失或者利益转移,直接增加农户或者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收入:一是大中型农产品生产农户可以直接将农产品加工成标准型“净菜”(即有商标、重量、含量、功能、产地、生产单位、联系方法等),提供给城市超市或者社区零售点,从而形成“农户城市产销直接对接模式”;二是通过农产品生产合作经济组织,可以将农户生产的农产品集中起来,经过初级加工后直接提供给城市超市或者社区,从而形成“合作经济组织产销直接对接模式”;三是大型农产品生产基地在城市设立专门的批发和零售平台(也叫做窗口),以低于城市批发商的价格水平零售和批发,从而形成“农城产销直接对接模式”。

直销农业的运行模式

实践证明,直销农业这种模式具有环节少、物流快、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已经在我国许多地方有比较成功的发展模式和运营经验。这些成功的直销模式,对于陕甘宁革命老区的农村地区,有着非常直接的借鉴和学习价值。

一是市场批发直销。指地方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基地与农产品集中消费城市之间建立集中加工、直接运输和直接销售网络。具体指生产基地的政府与农民合股的农产品生产经营公司,在城市政府专门建设的专业市场中设立直销平台,固定经营场所,专门以批发的形式经营自产的农产品。 二是街区零售直销。除在大中城市的专业农产品市场中设立直销平台外,还可以在人口比较集聚的街道和社区租赁库房和营业门市部,直接向消费者销售自产的农产品。因为是零售直销,所以在价格要有优惠,在质量上要有保证,这样就可以很快地建立起供给信誉。

三是超市挂钩直销。根据大部分城市居民已经适应超市小批量集中购买消费的模式变化,应该把向超市的固定供货作为直销农业的核心形式,因为超市销售有批量性和持续性。生产基地向超市的供货必须保证是质量上乘、精加工、可持续供给等条件。这应该由专门的公司来经营。

四是企业加工直销。根据现代城市和未来城市居民消费的走势来看,提供越来越多的消费成品和半成品是城市农产品市场的发展方向。为此,直销农业要超前决策这个问题。一是农业产业化要逐步由生产产业化向加工产业化转变;二是用优惠政策支持培养一批加工型的农民股份合作制企业;三是农业科技要把农产品加工技术扶持作为专项;四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实行税收特别优惠。

五是外贸出口直销。农产品加工出口是农业产业化的高级形式,这也是中国农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为此,要在宏观经济政策当中特别为农产品的加工出口制定相应的内容,不仅要实行贷款优惠,而且要实验农产品加工出口的退税政策,对于农村公司的出口供货和直接出口要有专门的管理机制。

推进老区直销农业发展的对策

一是用制度创新促进直销农业的快速发展。主要从六个方面来讲:一是建立专业协会等辅助商,通过为农户提供物资供应、加工、贮藏、产品运销及辅助信息等服务,增强其参与市场营销的能力。二是对农村专业生产农户进行公司化改造,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向公司化专业经营组织转型。鼓励专业农户到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取得合法经营资格。三是培育壮大超市农业经济主体。鼓励各类商贸企业参与直销农业,支持中小企业建立战略联盟,整合分散资源,增强直销实力。四是鼓励大型商贸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国界实施并购重组战略,打造直销巨头。五是优化直销农业的内部结构。建立专业化、规模化、特色化的农产品功能区、生产基地和专业户等多种形式的农产品生产组织。六是优化直销农业的区域布局,形成板块特色,鼓励大型超市企业跨地区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鼓励超市和基地参加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认证,支持他们申报生鲜农产品品牌。

二是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在农产品直销农业的情况下,参与单位比过去增加许多,但是每个个体的规模又都比较小,这就需要借助直销市场把他们连接起来,达到广泛、快速、有效分销的目的:一是市场运作应该向企业化方向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投资建设、管理均应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规范要求进行,使产权明晰,管理科学。二是要完善市场设施,丰富服务功能。如物资集散、价格形成、信息发布等,建立具有储存、保鲜、质量检测等功能的设施。三是建立农产品超市连锁经营。积极推进农产品的超市经营和连锁经营,以规模化、集约化、连锁化的超市、连锁店取代传统的农贸市场。四是推进农产品交易方式的创新。逐步改造现货交易方式,在条件成熟地区鼓励发展拍卖交易。

三是高层次构建直销农业的运行机制。构建直销农业的运行方式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制度约束。要通过建立规范的、规模的农业公司来操作直销活动,公司与农户、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城市直销市场之间由契约关系界定责任,承担相应的风险。二是技术标准。要利用各种渠道和形式培养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直销农产品必须做到以品牌农产品和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为主体产品体系。三是基地建设。基地建设要按照政府的发展规划和农产品经营公司的技术要求来进行,直销平台要专业化。四是集中储运。基地生产的规模生产,要建设与基地规模相对应的储藏设备和集中运输的条件。五是合理分配。在价格统一管理的基础上,要逐步增加对农户基础生产环节的分配比例。六是政府协调。要提高直销农业在政府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当中的地位,提高政府协调城乡和统筹城乡发展的能力。

四是解决好直销农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当前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有:一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从实际出发,与大型农产品物流龙头企业或配送中心实现直销链接,有规模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与居民小区合作创办连锁店、直销专卖店。二是抓紧培养直销人才,以人才建设打造新型产销体系的动力机制,抓紧培养直销方面的农村实用人才。三是政府有关部门要制订扶持政策,做好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直销农业之间的协调工作,加强对直销农业经营行为的规范,促进农商互动。四是加强特色产品的产后商品化处理工作,努力解决好产品标准化、分级包装、创立品牌、储藏保鲜、市场营销等环节的存在的问题,实现特色产品的联合运销,减少在流通中的利益流失。五是有条件的同类产品的专业合作社也可以组织经营联盟,有规模和批量地进入国际市场。

五是不断提高政府的协调和服务功能。一是创新服务体制,构建多元化、全方位的超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二是改革现行的科教服务体制,建立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一体化的公共型科教服务体系。三是构建快捷高效的农产品流通渠道。围绕直销农业加强农用水利、土地整治、道路交通、流通设施、通讯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现代物流配送平台,提高生鲜农产品物流效率。四是建立健全直销农业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稳定增长的财政支农渠道,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要向直销农业倾斜。五是建立高效畅通的金融支农渠道,拓宽信贷资金支农渠道和服务范围。六是建立更加有效的财税激励机制,财政部门要将涉及直销农业的专项补贴或补助纳入财政支持范围,税务部门应为直销农业的经营活动酌情减免相关税费。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在山的那边
读《一个被称作“它”的孩子》有感
游观雾山
爱他们,不哭
玩呼啦圈
月光下的遐想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运动,你我共在
那个令我感动的秋天
最好的礼物
绿叶对根的情义
感谢师恩
我将一颗真诚的心给云
老师,我心中的大树
顽强的生命力
我国民营实体书店危机与转型
连锁眼镜企业营销策略研究
如何做好汽车零部件市场营销工作
出口企业选用FOB与CIF贸易术语的风险比较
城镇化过程中土地流转对粮食安全影响研究
浅议人民币汇率变动与贸易顺差的相互影响
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
中小企业市场营销问题及对策探析
辽宁省加工贸易中的若干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当代高校女大学生消费情况分析及引导
中国经济转型背景下的厂商和谐关系研究
“商圈融资”中银行功能发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如何实现传统营销和网络营销的整合
基于消费者信任的同仁堂品牌个性研究
论如何打造良好的外部销售渠道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材理解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相关知识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燕子专列》教学札记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燕子专列》教学札记
《燕子专列》教学札记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燕子专列》教学札记
《燕子专列》说课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相关知识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材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