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问题探讨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问题探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03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问题探讨

摘要: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问题是财政学研究的重要话题之一。本文对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现状进行描述,针对目前存在的财政投入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和制度不规范等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 总量不足 结构不合理

农村义务教育属于特殊的公共品,具有双重外部性,这就决定了其须由政府来提供。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成绩斐然。但依然存在着财政投入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制度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从根本上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对增加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数量、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水平、促进农村义务教育长足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总体现状

(一)我国财政教育支出总量的现状

(二)农村义务教育与城镇义务教育投入比重现状

(三)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各项政策执行现状

我国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坚持致力于农村义务教育的协调稳步。如继续实行学杂费和教科书书费全免的支持政策;对于基础条件差的学校和生活设备差的寄宿学校进行改造,针对困难学生实施营养改善项目,对县镇学校存在的“大班额”等主要问题进行妥善解决;对于中小学的教师人员继续实行国家级教师培训计划,为提高中西部地区处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骨干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中央财政部门安排7.5亿元资金;2014年中央财政机构下拨约1600亿资金用于提高义务教育的均等化水平。

二、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总量不足

(二)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结构不合理

由于我国各地区的自然资源禀赋、文化习俗等具有差异性,以及教育内部利益集团的相互竞争等原因,导致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育内部投入结构失衡;二是城乡投入不平衡;三是区域间投入不合理。

(三)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制度不规范

一是财权与事权的不匹配,分税制改革以来,财权向上集中,事权逐渐下移。省级政府负责统筹财政资金,县级政府负责经费投入,而农村税费改革致使县级财政十分困难,难以承担重任。二是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数量较少且难以及时到位,由于县级财政实力存在差异,一般性转移支付在一定程度上未起到教育均衡的作用。由于专项转移支付的临时性、突击性,容易导致“地方向中央要钱”的现象。三是监管制度不健全,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缺乏法律依据,未确定相应的政府拨款依据,易使拨款过程中存在违规违法现象。投入环节复杂混乱,存在暗箱操作,难以有效监督。四是法律制度不完善,相关责任规定不到位,法律执行力度不够,工作人员法律意识淡薄。

三、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大财政投入数量

一是在“三农”政策的指导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制定和完善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大对农民和农村的补贴力度,加强科技兴农、财政惠农的执行力度,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维权、用权的能力。二是加大各级政府投入力度,中央政府要增加对教育财政支出的数量,提高其占整个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地方各级政府要全力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数量,不断调整各地中高等教育和农村义务教育的比重。三是开拓多渠道投入体制,鼓励社会、民间力量办学和倡导社会捐赠,发行教育彩票和教育公债等形式来进行筹资。

(二)合理调节财政投入结构

第一,均衡教育内部投入结构,要转变重高等教育轻义务教育的观念,制定科学的分配标准,在进行教育内部财政投入分配时进行实地调研,获取可靠数据资料和客观认识,扭转教育内部投入结构不均衡的现象。第二,平衡城乡间财政投入,重视城乡之间的教育经费分配比例,可根据生均教育花费进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的补贴力度。第三,调节区域间投入,根据中、西、东部的经济和教育差异实行不同的投入措施。如对经济落后的省份,中央政府实行转移支付制度或形成以中央政府为主导的投入体制。

(三)完善和规范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制度体系

一是实现财权与事权相统一,教育部门依据其经费的供需充分发挥编制经费预算的作用,提出合理建议并将其纳入国家预算体系,做好资金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监督、管理工作,从而保障教育资金科学合理的运用。二是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和评价体系,明确转移支付责任,增加均等化的一般转移支付,实行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和测算体系。三是完善监管机制,建立和完善投入问责机制和公开明示体制,并将其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制度中;成立专门的监管小组加大其在使用过程中的监管。四是健全法律制度,制定并出台相关法规,确保其投入的规模数量、责任问责以及对其法律约束和法律监管,有利于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法律化进程。

四、结论

通过详细分析,结论如下:农村义务教育是一种具有很强外溢性的公共产品,政府是其主体承担者;我国现实行的财政投入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政府需要提高教育经费财政投入总量,保障教育的服务均等化和每位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负担着一家的他
这件事使我伤心
我的妈妈
老妈,你到底会点儿啥
妈妈,我想对您说
我的外公
瞧这帮哥们
教师节的那天
我的妹妹
不当“小马虎”
老师,我爱你!
我的趣事
喂喂喂!踢死人不偿命!
爱“唠叨”的三口之家
“鬼”的故事
农村信用社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途径探索
我国房地产价格攀升的原因及其对策
服务贸易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及跨越途径
餐饮业标准化问题的研究
能力结构与经济合作的关系模型研究
浅析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性出口的发展
对会计信息质量及几点固有性影响因素探究
浅谈政府的“结石奶”事件危机处理
论循环经济与绿色税制
地区石油销售企业一次物流配送优化系统的建立构想
汽车制造企业客户关系管理战略研究
对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及政策探讨
基于供应链的生鲜农产品产销模式探析
论奥运经济与江西省体育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体育用品企业体育赞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9《蓝色的树叶》
16《风娃娃》教学设计之二
17《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之二
22《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之六
22《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之三
15《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之二
13《坐井观天》片断赏析
15《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之三
16《风娃娃》
16《风娃娃》教学设计之三
18《称赞》
22《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之四
18《称赞》片断赏析
17《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之三
22《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