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民办高校新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探讨

民办高校新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探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20

民办高校新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探讨

摘 要: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且已成为大学生退学、休学、自杀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刻不容缓。由于民办高校发展相对较晚,其生源、校情等方面也有别于一般公办高校,在研究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考虑到上述因素以作进一步分析。目前关于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拟以民办高校为研究对象,探索加强民办高校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新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心理健康对于大学生而言,是个人综合素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是一个大学生的基本要求。然而由于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在办学模式、办学理念和管理方法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且民办高校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以及民办高校间出现的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民办高校大学生与普通高校大学生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因此,有效的民办高校新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的理念与方法的探讨是很有必要的。

1 民办高校大一新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民办高校大学生作为区别于普通高校大学生的群体,受来自社会、家庭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民办高校新生心理问题比较突出,应引起重视。归纳起来,主要是以下问题:

1.1 高考失利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

民办高校的本科生录取线一般会低于公办院校同一批次的本科录取线,上了本科线的学生一般会选择公办院校就读,而民办院校就读的部分学生一般是高考失利,而又想读本科的。其中形成了强烈的落差,从而容易形成不满和失落心理,导致心理失衡。再加上,社会舆论及家长对于民办高校的认可度不高。因此,民办高校大一新生对于自己的身份比较敏感,非常在意周围人群对于他们的评价及认可,甚至有的学生认为在民办高校就读是一种耻辱。

由于民办高校办学时间较短,社会认可度较低,与公办高校间存在一定差距。民办高校大学生承受着比公办高校学生更沉重的学业、经济、社会认同等方面的压力,并且近年来,社会媒体对于大学生就业等新闻的报道。因此部分民办高校大一新生过早担心自己毕业以后的就业问题,对于前途及生活缺乏一定的信心。

1.3 学习、生活环境的改变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

从中学到大学,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变化,使大学生难以适应高校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在民办高校,相当部分学生家庭经济情况比较优越,且多为独生子女,普遍缺乏挫折教育,娇生惯养,比较自我。因此民办高校的部分大一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有意志力薄弱、学习没有目标,人际关系较为敏感,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等。

2 广东培正学院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途径

本文作者对广东培正学院调查研究发现,学院新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主要以对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建立“三预”联动机制,并建立心理健康中心、系部、班级、宿舍“四位一体”的工作模式为主。

2.1 进行新生心理普查,建立“三预”联动机制

学院对大一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本着科学的态度,通过科学的测量手段,对学生进行摸底排查,及时发现问题学生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2.2 建立以心理健康中心、系部、班级、宿舍“四位一体”的工作模式

通过“四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可以使学院的规章制度从学院到院系再到班级最后到宿舍的层层深入,使心理危机预防工作落到实处,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干预。

2.2.1 宿舍

充分发挥宿舍长的职能,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宿舍成员间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发现宿舍成员的异常情况,立即通知辅导员。

2.2.2 班级

充分发挥各班长、心理委员等班委的职能,策划不同主题形式的班级活动,关心同学,广泛联系同学,加强班级同学间的交流与沟通,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通知辅导员。

2.2.3 院(系)

各院系建立二级心理辅导站,通过开展讲座、培训等形式的活动,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定期对各系班级的心理委员等班委进行培训,提高班委的心理素质与心理观察技巧,对各班级的主题活动进行监督及评分。另外,二级心理辅导站通过心理委员上交的心理健康状况班级登记表及时了解及掌握本系各班级的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对异常的情况立即通知辅导站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干预。

2.2.4 心理健康中心

心理健康中心每年对大一进行新生心理普查,建立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对有问题的学生提供及时的心理辅导。另外,心理健康中心对全校师生开放,为全校师生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

3 加强民办高校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及方法

3.1 充分发挥心理健康中心的指导作用,并加强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心理知识培训

各系二级心理辅导站、心理协会开展的活动丰富了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但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与不足。

首先,广东培正学院涉及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有心理健康中心、各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心理协会。心理协会是挂靠在心理健康中心下的,社团的相关活动也是在心理健康中心的指导下进行。各院系二级辅导站则是在院学生会的管理之下,心理健康中心只是对各院系二级辅导站的活动进行统筹,并以发文形式兼顾各系二级心理辅导站。各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的活动具有自主性,但须以通讯稿的形式反馈给心理健康中心,心理健康中心会定期对辅导站进行评优。 根据对心理健康中心、各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心理协会的调查采访中发现,心理协会大部分活动都是以自愿报名为原则,影响力较小。因此社团对于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面存在局限性;现阶段心理健康中心应加强对于二级辅导站的指导作用。采访中的大多数二级辅导站希望心理健康中心可以给其指明一个大方向,即希望心理健康中心通过研究新生普查后得出的结果指导辅导站的工作,使其也能了解学生之间出现的心理问题,以便于确定活动策划的方向,从而使得活动能够贴合新生实际,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次,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及动物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其对运用者的心理学知识储备及素质要求比较严格。学院也将心理协会划分于专业学术类社团之中。本文作者通过对各系二级心理辅导站、心理协会的采访中发现,其中大部分同学所学专业并非心理学方向,缺乏相关的知识背景或存在相关心理知识存储不足的问题。这都会对二级心理辅导站及心理协会所开展的工作产生局限性。因此,各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心理协会应加强其内部人员的心理知识培训。通过定期邀请老师讲学、激励内部人员自主学习等方式为提高内部人员的心理素质及心理知识储备提供持续的、强有力的培训保障。

3.2 以多元化的方式定期培训班级心理委员,提高其心理素质

心理委员是班级干部中不可缺少的一员,也是“四位一体”的工作模式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他们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和对班级同学心理状况变化动态的观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也要求心理委员必须知道与了解心理知识,懂得一些心理观察技巧。因此,学院应强制性要求定期对大一各班级的心理委员进行讲座培训。

学院各班级确定心理委员后,各院系的二级心理辅导站会多次通知及安排各班级的心理委员去参加其院系组织的心理讲座。但讲座的培训方式是单向度的信息传递,参加讲座的同学只需要理解和接受老师所传递的信息。在对各系二级心理辅导站的采访中发现,部分同学是被动听讲座的,对于老师所传递的信息缺乏动机和兴趣,因此同学们不能把所学知识融入到自己的实践中,从而产生“听起来蛮有道理,可就是不知道到底怎么做”之类的问题。另外,虽然每次讲座都是要求每个班级的心理委员或班干部出席,但由于在大学,特别是在大一期间,同学们的上课时间都是比较零散,很难统一一个活动时间让每个同学都可以参加,所以讲座式的培训也是有其局限性的。因此,建议在讲座中穿插一些参与式的小活动,实现信息的双向传递,提高参与者的热情,使同学们适应并喜爱培训课堂,欣然获得和应用理论知识。

另外,伴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已经成为了高校大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及娱乐工具之一,因此高校的教育工作者需要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和利用,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在对于心理委员的培训中,学院也可以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将心理知识上传至网络,让学生自行查阅。打破传统讲座培训上时间冲突的局限。

3.3 提升学院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的一线工作者,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学院辅导员是与学生们接触最紧密的管理人员,并且学生对于辅导员的接受度也远远高于其他任课教师。因此提升学院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是有利于学院新生心理健康事业的发展。

目前,对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研究大部分都是从辅导员或其他工作者的个人工作经验的主观总结。然而学院从辅导员及学生这两方面对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进行实际的调查研究,可以更好的总结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的经验教训,开展更多令师生满意且有成效的心理健康活动。

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主要形式是谈话,并且谈话地点一般都在办公室进行。但是办公室里人员流动较大,往往会破坏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谈话氛围,不能达到辅导员对学生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因此学院应该为辅导员提供场所的保障,配置一个谈话屋,以供师生更好的交流。除了面对面的交流,辅导员也可以通过QQ、邮箱等网络工具和学生在网上匿名交流。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隐蔽性,有利于学生将其心中所想真实的告知辅导员。

4 结语

对于民办高校新生而言,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从而达到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不仅仅是民办高校的艰难任务,学生本身也是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去自我突破。整个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应给与民办高校更大的宽容,运用集体的力量,找到有效的新生心理教育途径,促进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难道知足和上进一定是对立的吗?
辉煌60年
拥抱青春
怀念
幽幽中华魂
兩中见真情
夏日的山村
浅谈幸福
妈妈的爱
拔河比赛中的声音
树的自述
我的愿望
60周年庆典
相信自己
读书乃生命飞翔的羽翼
人民币升值压力对策
浅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中的应用
我国大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互联网金融创新监管思路探讨
经济发展模式选择在旅游城市近郊农村中的分析
论会计内部控制质量的度量方法与检验
浅析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
从发达国家经验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的对策
从美、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看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
辽宁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问题与对策探究策研究
县域经济视角下的GDP核算工作思考
影响海南乡村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分析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企业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课文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文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教材理解
《南辕北辙》教材理解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札记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札记
《路旁的橡树》课文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