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04
建筑设计世界风潮中的中国姿态
第二届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又要拉开帏幕,效果如何?现在我们无法妄言。然而值得庆幸的是,主办方已经开始总结首届双年展的失利之处,不再自己将自己束之高阁。
安德鲁也好,赫尔佐格也好,福斯特也好,虽然群星云集确实抬高了会展的身价,但遗憾的是并没提升会展的规格。曲高和寡是首届双年展最难堪的一笔,看来外国建筑大师也不是万金油,一露面就能万事大吉。
建筑缺乏个性、无法营造国际大都市的氛围;能够作为城市地标和历史载体的建筑稀缺;原有的古建筑群落遭到破坏……曾经有段时间,一部分人开始意识到,中国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交接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面对这些初次摆在中国建筑设计师面前的难题,最速成的方法就是像西方设计师学习。无论是工艺还是理念,西方在现代建筑设计方面确实走在了中国之前,于是,再以后的很多年,中国人又猛然发现,国家大剧院、鸟巢、CCTV大楼……仅在北京,就有一大批重大工程项目相继采纳了外国大师的设计方案。
于是又有中国的建筑大师疾呼,中国成了“外国建筑设计师的实验场”和“发展商的游戏场”,英国皇家特许建筑师、TFP中国区董事吴晨曾在文章中提到某些中国人面对建筑“西风”的心理:“当技术被挑战之后,再把一个哲学的标签贴上,便成了大师的杰作。甚至,这个标签都不用大师自己去贴上,我们可以为他想象。从‘鸟巢’中看到故宫神韵的其实是我们中国人。”
任何事物一到被顶礼膜拜的程度,往往就要小心了,因为狂热会让人失去理性。无论是对中国传统建筑的极端陶醉还是对西方现代建筑的盲目推崇,都不是中国建筑设计该选择的方向。北京不能只接纳四合院,上海也不能只选择石库门,但是,更不能依靠国外设计师的摩天高楼或者蛋形、巢形的设计,就能COPY出一个国际大都市来!所谓的交流和融合,首先要建立在平等关系和理性心态之上,绝不是一方盲从另一方,或者一方压倒另一方。
长久以来,我们习惯了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而我想说的是,我们需要实用、美观、环保的建筑,这才是全世界建筑设计师应该永远遵循的法则,至于其它,任尔东西南北风吧!
来源:中华建筑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好书伴我成长
- 好读书,读好书
- 给读书一个理由
- 一千个读书的理由
- 朱熹是怎样读书的
- 读《小城三月》有感
- 青春没有规则
- 座位
- 我谈"读好书、读书好、好读书”
- 青春?!
- 珍惜青春
- 读书的乐趣
- 青春之歌
- 打开青春的天窗
- 成长日记
- 论基层检察机关执法考评制度(1)论文
- 探讨艺术设计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 简述中国近代司法改革刍议(1)论文
- 当今艺术终结后的构思
- 论我国少年司法制度的不足与完善(1)论文
- 毛泽东倡导实行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 突破重围
- 服务企业营销质量管理体系(1)
- 服装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 网络营销中的品牌个性化问题探讨(1)
- 产品不同生命周期的广告策略选择(1)
- 关于党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能力的探讨
- 从语用学的礼貌原则看英语中的委婉语
- 黑陶艺术特性及发展探索
- 略论唐律的官司出入人罪(1)论文
-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整体阅读感知
- 《触摸春天》考点练兵 阅读篇
-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触摸春天》重点字词梳理
- 《触摸春天》整体阅读感知
-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重点字词意思
-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考点练兵 阅读篇
- 《触摸春天》相关资料
-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趣闻故事
-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考点练兵 积累篇
- 《触摸春天》重点字词意思
-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范文习作
-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重点问题探究
- 《触摸春天》老师语录
- 《触摸春天》重难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