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云南迪庆藏区“藏回”民族认同研究

云南迪庆藏区“藏回”民族认同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28

云南迪庆藏区“藏回”民族认同研究

摘 要:族群认同是通过一系列的文化要素表现出来的,共同的文化渊源是族群认同的基础。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境内生活着这样一个特殊的回族群体,他们自迁移到此,逐渐适应了藏区高原的地理环境和藏族文化,云南藏区 “藏回”的文化特征表现为回族文化受藏族文化的影响,在迪庆藏区不同的地方呈现出同一族群对自己的族群认同“多极化”的特点。和词组群很类似的群体在云南还有大理州白族自治州境内的“白回”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的“傣回”。“藏回”、“白回”和“傣回”都是迁居至此的回族和当地的少数民族长期交往,文化相互影响,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当地主流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群体。对这些特殊的群体进行族群和族群文化认同的研究是十分有现实意义的。

关键词:藏区;“藏回”;族群认同

一、旺池卡村的“藏回”

香格里拉县中心镇的旺池卡村是回族人口居住比较集中的村子,原本是一个回族人家较多的村,据调查得知,旺池卡村现在已经完全被藏化,成为了一个藏族村。旺池卡村和其他藏族自然村没有什么不同,村民服饰、方言、饮食、风俗、宗教等都完全藏化。据笔者了解,能够证明旺村曾经有部分人家是回族的证据,就是藏式碉楼房顶没有插经幡,没有插经幡的大部分人家为回族。藏族全民信仰藏传佛教,每家屋顶必插有经幡以此祈求平安。在旺村有许多人家屋顶不插经幡。旺村曾经是个回族聚集的村落,虽然在历史岁月中吸纳了许多藏族的文化、语言、服饰、习俗,但是宗教还是保留伊斯兰教信仰,加之在与藏族通婚日益频繁的作用下,“藏回”这一特殊的族群发生了民族心理、血缘、认同的变化。“藏回”成为了历史,成为村民的一种历史记忆。旺池卡村藏化的体现了“藏回”对藏区经济、文化、环境的一种适应方式。

二、安南村的“藏回”

香格里拉县境内回族最为集中的是三坝乡的安南村和哈巴村。安南村下有水磨房和上村两个村子,两村都是藏族占多数的村子,其中水磨房村有35户藏族,有15户是回族;上村有45户藏族,有两户回族,从户数比例上回族与藏族的比例是1∶4.7。回族夹杂居住在藏族中间,从房屋外观上没有任何的区别,几乎没有两家回族房屋是连在一起的,并且居住得很分散,这样与其他的回族村是不同的,没有形成小范围内的回族聚居。正是因为这样,安南村回族受到藏族的逐渐同化,风俗上和藏族十分接近。安南回族建村历史迄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上回族人数一直比藏族少,但是在以前回族要比现在多得多,由于回族的日常生活与藏族十分密切,所以回族渐渐地被同化为藏族,回族越来越少了。现在村中的回族和藏族几乎没有什么太多的区别,回族中80%的人能够很熟练地和藏族对话,日常生活中自己也是习惯讲藏语,每家回族都有许多的亲戚是藏族,在平常的生活中回族和藏族相互帮助往来,关系十分密切和融洽。安南村“藏回”文化特征尤其明显,生活、生产、心理的方方面面都把自己认同为藏族,仅保留对回族身份和不食猪肉这样的饮食禁忌的回族特征的认同。目前安南“藏回”对回族文化及其认同还没有完全消失,在文化上人保留有回族的默写习俗特征,并因此认同于回族,与藏族相区分开来。在安南“藏回”的生活中对回族的文化和心理认同日渐模糊和不知,他们往往较容易接近藏族,尤其大量的通藏族通婚,几乎每家回族成员中都有藏族。安南“藏回”往往表现出没有过于强烈的回族自尊心和归属感,所以在今天很多的中青年都名义上保留了回族的身份,但却饮食上没有回族传统的禁忌。与旺池卡村“藏回”一样,安南“藏回”由于与外界回族长期失去联系,回族文化不断遗失,而倾向于对藏族文化大量快速借用的事实,按此趋势推断同化为藏族亦是安南“藏回”的未来。安南“藏回”的文化特征和文化变迁呈现出对藏文化的另一种适应方式。

三、哈巴村的“藏回”

四、结语

从上述内容可知:在文化认同上,旺池卡村“藏回”已完全丧失了传统回族文化核心的宗教特征,改教信仰藏传佛教,其民族认同逐渐变更为藏族;安南村的“藏回”则通过文化的协调与调适,兼容并蓄藏等多民族文化的同时保留回族文化认同,从而形成了和回族传统文化有明显区别的“藏回”族群和“藏回”文化,在民族认同现实中部分认同自己是回族,也认同自己是藏族,在宗教信仰上也表现出多重性,既信仰伊斯兰教又信仰藏传佛教;哈巴村的“藏回”则随着民族意识的觉醒和外界回族同胞的帮助,重建起已丧失的回族传统文化,在今天表现为对回族及信仰伊斯兰教的强烈回归。迪庆回族为适应所处的生态环境而进行的文化调适,使得他们或完全同化到藏族中,或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回族族群文化特征。尽管云南迪庆藏区的回族都有着相同族源及共同历史记忆,而在历史上有着近乎相同的文化特质,也被外界一致认知为“藏回”。“藏回”的文化内容逐渐拉大了差异的距离。尽管在民族认同上大部分“藏回”仍认同自己是回族,但在民族语言、民族服饰、风俗习惯甚至宗教信仰上形成了有别于回族主体文化群体的文化特征。云南“藏回”人口稀少,分部广泛,受地理环境影响藏化程度也各不相同,族群文化变迁和族群认同呈现“多极化”形式,藏区“藏回”未来的选择到底是是“藏化”,是“回归”,还是藏化和回归的整合,这又是一个动态的新的走向。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家里的物品
我爱我的祖国——国庆60周年
驣飞的中国——国庆60周年
人生的指明灯——姥姥
未来的我
童年趣事
阅兵仪式观后感——国庆60周年
最佳搭档
过中秋
我是男生
我的祖国——国庆60周年
看《阅兵式》有感
分享爱
6的奇遇记
我的梦想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微博载体探讨
新型师生关系在新课程教学中的构建
探析高校院系级教授委员会建设的改进与优化
以公选课形式推广生态教育的一次实践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民办高校学风建设的分析
心理学理论在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应用体会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应用型本科高校《食品工厂设计》课程教学研究与探索
乒乓球台内球技术浅谈
政府回应的相关国外借鉴
数字时代编辑记者技术素养研究
关于O2O商业模式及发展探讨
高职院校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研究
关于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浅谈博物馆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文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文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材理解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相关知识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其它杂项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相关知识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札记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材理解
关键词肖复兴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材理解
鲁教版《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