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3
高层建筑的文化突破
目前北京80%以上的住宅都是高层建筑,这一比例还有继续攀升的趋势;在中国的大城市中,高层住宅将成为城市住宅的主角。作为一种纯粹的“泊来品”,高层住宅是否也有住宅建筑文化的问题?
中国高层住宅设计受国际认可
拉美某国住房极其紧缺,2004年该国进行总统大选时,原总统为了连任,专门邀请中国的建筑师去为其国人设计高层住宅,供平民居住,以争取民心。当中国的建筑师在很短的时间内拿出设计方案时,相关人士大为惊讶,赞叹不已。
“高层住宅已成为我国的一大特色,在高层住宅的设计上我国是最有优势的”,原首规委副总设计师、北京市住宅专家组组长谢远骥在谈到这个案例时表示,由于我国人口密度大、土地相对稀缺,高层住宅的量是全世界最大的,增长速度也是最快的。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今后20年我国将有3亿农民涌入城市,房屋就显得非常紧缺,对此类住宅的需求也就更大了。
“量大、面广、花样多,这是国外无法与我们相比的”。由于塔楼出房率高,以前都主张建塔楼,但为了弥补其在通风和采光上的不足,现在即便是塔楼设计,也不局限于单一的方塔,而有了“V”塔等,以此来增加朝南的房屋数量。
谢远骥认为,不管是塔楼还是板楼,中国建筑师的高层住宅设计都是世界领先的。
高层建筑的文化关怀
虽然现在高层建筑在设备、材料上确实有所改进,但诚如一位老设计师所言,“翻开十年前的图纸,许多项目现在的图纸也没有多大的进步。”
在传统的高层住宅设计中,人们只有在等电梯的时候才有可能碰面,住进高层住宅便意味着脱离“地气”、“老死不相往来”,而这与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与传统的居住文化是完全相悖的。随着经济的发展,高层住宅正在从简单满足人基本居住需求的水泥森林,发展到关怀人更多的精神需求。这方面,作为中国当代房地产市场的发祥地,华南似乎又走在了前面。
广州、深圳的开发商率先在高层建筑中设计了入户花园,住户在出电梯之后先经过十余平方米、半露天的入户花园,然后才进入自家户门,入户花园可以按照住户的意愿设计,并且与庭院景观相通。还有一些高层住宅为方便住户与外界之间的交流,在楼宇入口开辟挑空“大堂”,安放沙发、坐椅方便来客。此外,还每隔3层设计一个类似的交流空间,让人们在高层住宅中同样有可能延续街坊、邻里文化。
当然,这样的设计必须以“牺牲”一些销售面积为代价,需要开发商不能那么急功近利。事实上,这样的高层住宅推出后,很快就为市场所接纳。而北方由于受气候条件的限制,在类似入户花园这样的设计上,则面临更大的挑战。
建筑文化创新要务实
“并不一定具有诗情画意才是文化,建筑文化的创新首先要务实”,谢远骥对一些高层建筑的设计创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谈到外立面的创新时,谢远骥认为,外立面的设计创新不能以牺牲功能为代价。“北京某广场是玻璃房子的设计,为了防止光线射入过多,就在南边加了遮阳板;全通透式的设计看起来很有个性,但却影响到了功能和其适用性,这就没必要了。”谢远骥坦言。在外立面的设计中,比例、尺度、色彩、对比,这些都是从美学角度考虑的不变的标准,其中比例的把握是最为重要的。“有些高层住宅建筑作一些特大的花架,类似一个大的飘带,既不适用,也不美观,还造成浪费。建筑上成功的装饰是结合功能的装饰。”
其实,在空间、户型相对固定的情况下,高层建筑的创新是有一定局限性的,怎样在这个框架的局限内有所突破呢?谢远骥说:“这就需要技术的支撑,在空间有所限制的情况下,通过建筑材料的改革等科技手段推进创新”。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胜似亲人
- 教师节里的润喉糖
- 再逢中秋
- 时间都去哪了
- 观察豆子
- 我的蝈蝈将军
- 养蚕
- 黄山导游词
- 颐和园导游词
-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 可爱的小猫
- 开学了,我们笑了
- 因为选择不同
- 假如我是科学家
- 观察
- 企业管理会计现状与发展策略之我见
- 对现代企业管理中5S管理应用的探讨
- 关于优化劳务派遣管理的探讨
- 图书馆员职业倦怠心理透视
- 国企管理应符合所有制性质
- 探讨无线传感器网络LEACH路由协议的变化
- 我国民营企业负债筹资探析-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 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下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 从三江并流想国企管理
- 浅议商业银行成本控制
- 群塔防碰撞方案
- 园林施工定额管理
- 论法约尔管理理论在油田HSE监督工作中的应用
-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 国有金融企业客户关系创新-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 《春雨的色彩》文章问题分析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仿写例句
- 《春雨的色彩》随堂练习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案讲义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学建议
- 《春天》
- 《燕子飞回来了》
- 《春雨的色彩》作者介绍
- 《春雨的色彩》课文结构分析
- 《春雨的色彩》考点链接
- 《春雨的色彩》重难点分析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阅读知识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生字
- 《春雨的色彩》作者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