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22
浅析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生态农业发展举步维艰,如何走出困局,找到一条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兼顾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生态农业发展之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课题。笔者认为,破解以上问题必须贴合我国农村实际,稳步推进。
生态农业是指在生态上能够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新型农业。它在实践上力图克服“石油农业”所带来的危机,其目的是企图将农业建立在生态学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石油化学基础上。实际上,生态农业源于生态学思想对农业生产的指导,要求人们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也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实行无废物生产和无污染生产,提供尽可能多的清洁产品,满足人民生产、生活需要,推动乡镇规模经济的发展,同时创造一个优美的生态环境。同时我们也要深刻认识到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对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保护自然环境、提升农民生活品味具有重大作用。
我国在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取得了一些经验,但是总体水平不高,推广力度不大,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农民科技素质差,影响生态农业普及。生态农业发展需要高科技的支撑,是传统农业无法企及的。而我国的农民长期受传统农业的熏陶,满足于吃饭问题,对农业科技发展关注程度普遍较低,主动适应生态农业发展的意愿不强,严重影响了生态农业的推广。
二是农村土地分散,制约生态农业推广。我国实行分田到户的生产责任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时代的发展推动了农村温饱问题的解决,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小而散”的农村生产力,严重滞后于规模化发展的时代需求。而生态农业追求的是规模效应,带动整个农村转变生产方式。
三是农村人才流失严重,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参与,而我国由于受城乡两元化发展的影响,农村人才大量涌入城市,造成农村空巢化严重。如何吸引人才回归,参与生态农业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问题。
四是生态农业发展周期长,经济效益显现慢。生态农业是一个系统工程,追求的是规模效应,经济效益的显现不会立竿见影,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造成农民投资生态农业的意愿不强。
以上问题导致生态农业发展举步维艰,如何走出困局,找到一条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兼顾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生态农业发展之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课题。笔者认为,破解以上问题必须贴合我国农村实际,稳步推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
一、大力宣传生态农业的优势,提升农民对生态农业的认识。
生态农业理念先进,农民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对于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农民,要区别对待,不可一刀切。如果搞强制执行,那样会挫伤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反而事倍功半。发达地区的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农民素质高,接受能力强,适合搞大规模的生态农业园区建设。落后地区的农民,机械化程度低,适合因地制宜推广特色生态农业小区。
二、以工业化的思维运作生态农业,提高生态农业区的农民收入。
传统农业以家庭为组织,主要种植粮食农作物,品种单一,主要满足于家庭饮食需要,不能很好的挖掘土地潜力,不能综合利用好当地的自然资源。工业化思维讲究“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具有超前的规划意识,按现有的财力、物力和技术条件编制年度实施计划,本着边规划,边建设,边受益的原则,由近及远,由简到繁,逐渐落实规划的目标,从而很好的推动生态农业沿着科学化、规模化、持续化发展。农业生态系统是受人工控制的自然、经济、社会的复合系统,制定规划时要以生态学原理和经济规律为指导,用系统、整体观念,进行全面规划,做好总体布局。合理安排,统筹兼顾,协调农业内外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同步增长。
三、以新型合作社发展作为契机,拉动农民参与生态农业建设的积极性。
农村新型农村合作社这几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普遍得到农民的理解和参与,对于下步生态农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农村合作社具有整合和带动作用,操作模式灵活多样,但是标准统一,运作规范,有效解决了农村分散经营的不足。把农村合作社的先天优势与生态农业的先进理念融入农业发展,是带动农村发展的一剂良方,也是适合我国农村实际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四、搭建农业科技平台,培养新型农民。
针对当下我国农民科技素养普遍较低,生态意识普遍不强的实际,政府应该主动作为,采取有效措施化解科技难题。搭建科技平台,加大投资力度,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待遇,是吸引人才回归农业的一个重要方法。让科技人才愿意留在农村,对于提升农业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具有重要作用。生态农业产出的有机食品一旦经过认证后,在国内外的市场上都有很高的认可度,有机产品的价格要比普通农产品高上不少,而生态农业的立体养殖方式能够有效的增加单位面积的总物质的产量,这样就能有效的提高农民收入,同时生态农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样就能够显著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
生态农业不仅仅是观念和理想,更是现实中迫切需要实现的实践产物,它遵守了科技原则、效益原则更富有文化内涵,对于我们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提高农民收入、提升农业质量、发展农村经济具有重要作用。政府与民间互动,破解生态农业推广难题,是当代中国责无旁贷的任务。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野花赞
- 盘点2009
- 游青云山
- How to keep healthy!(怎么样保持健康)
- 有趣的一次实验
- 残缺也美丽
- 退休的小牙刷
- 山村里的中秋节
- 我爱我家
- 美丽的句号给我的朋友
- 在成长的路上
- 舞魂
- 像小鸟那样生活
- 我“失恋”了
- 青春的心事
- 坚定信心 狠抓落实 努力打造一流钻井队伍
-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如何有为的思考
- 案例教学在高校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 谈汉语中的日语借词
- 从人文的角度看数学
-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 浅谈医院如何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与实践活动
- 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的构建
-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推进档案事业发展
- 大连商业学校庆典礼仪中心实训教学的尝试
- 电力电子技术创新教学模式的改革与研究
- 夯实基层基础稳固前沿阵地
- 当前我国大学通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 通识教育下的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分析
- 创建服务型党组织助推企业改革发展之我见
- 25 学弈
- 第四单元测试题识字教学
- 19.第一场雪
- 26 两小儿辩日
- 《只有一个地球》
- 夜莺的歌声
- 古诗二首
- 教师基本功大赛优秀教案《卖火柴的小女孩》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 庐山云雾
- 为人民服务
- 18 鸟的天堂
- 17*.童年的发现
- 詹天佑
- 27 牛郎和织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