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高职学生企业文化素养的培养路径探索

高职学生企业文化素养的培养路径探索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27

高职学生企业文化素养的培养路径探索

摘 要 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学生的企业文化素养提升则是应对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利器之一。本文从高职学生关于企业文化素养方面的基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社会对高职学生企业文化素养的要求,探索新形势下高职学生企业文化素养的培养路径。

关键词 高职学生 企业文化素养 路径

基金项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管理研究院长基金(S2014-1)。

作者简介:陈根红,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2004年教育部对高校教育系统进行调整,全国600所地方本科院校转高职,这一举动体现了国家对职业教育定位的回归。在这一教育政策转型形势下,高职院校在企业文化素养培养任务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一、企业文化的界定

对企业文化广泛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美日比较管理学研究的兴起,至今,对企业文化的研究已有三十余年,但是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仍有分歧。

威廉・大内认为一个公司的文化包含着该公司用于确定其组织活动、意见和行为的模式,并且还包含其在组织中不断传递的价值观。

埃德加・沙因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并证明行之有效的一套基本假设,它是企业在逐步学习处理适应外界和整合内部问题的过程中,发明、发现或发展出来的。”

彼得斯和沃特曼提出,一个优秀的企业之所以能够长期生存和发展起来,其中最主要的优势是依靠其精神力量的作用,以及这种精神力量带企业全体成员的凝聚力,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结构形式或者管理技能。

在国内,张大中等则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文化,它产生于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其不但是一种领先的现代组织管理方式和管理科学理论,而且还是企业拥有的一种精神动力和独特资源。”

纵观国内外学者们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他们是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进行界定的,但是其共同之处在于,都强调价值观、道德规范的重要作用,认为精神和物质相比具有更为优越的行为控制作用,能让员工的行为自觉的服务于企业行为。所以,我们认为,企业文化的核心是思想意识的同一,易言之,以企业发展的理念为导向,将企业员工的思想同化,进而将该理念内化为员工自觉的价值观、行为准则。

二、企业文化素养培养在高职院校的困境

(一)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思路的越位

高职教育的基本发展思路应当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这决定了高职教育不同于高等本科教育,它们不是不同层次,而是不同类型。高职教育是按照职业分类,培养生产建设管理与社会服务的职业人才,它具有更强的职业针对性和更高的职业技能要求,充分体现了对市场的服从性。然而,我国社会潜意识的将高职教育列为次于本科教育和专科教育的一个教育序列等级,大部分人都认为高职教育和本科、专科教育是一个类型的高等教育,这直接导致了大部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思路都照搬本科、专科院校,其建设方案亦仿照本科教育、专科教育进行,走“综合性大学”的发展路径,最终与职业教育的初衷脱离。

(二)我国高职院校对企业文化素养培养的认识错位

某些高职院校,它们在进行企业文化素养培养时也存在一定的误区:第一,将企业文化素养的培养等同于文体活动。几次读书活动,几次文艺晚会,几次体育比赛都被称作为企业文化素养的培养,虽然一些企业会开展这样的活动来培养员工的企业文化素养,但这绝不意味着这是企业文化素养培养的全部内容。第二,将企业文化素养的培养简单的等同于企业管理者形象塑造。企业文化的涵盖面应该是企业的所有员工,而很多高职院校在进行企业文化素养培养的时候,仅仅简单的进行管理岗位员工的形象塑造,这无疑是对企业文化内涵认识不清的表现,最终将误导这些即将走入工作岗位的学生达不到企业文化素养培养的目标。

(三)我国高职院校对企业文化素养培养的执行失位

1.学生自身层面。高职院校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不喜欢受到约束,强调个性的发展。而企业文化的培养恰恰需要摒弃个人主义,要求注重集体精神,要求将个人的行为规范在规章制度之内,这无疑是在校园进行企业文化培养的重大障碍。此外,企业文化进校园也要求学生以职业人的行为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言行,而学生给自己的角色定位就是学生,大部分学生是不希望受制于职业人的行为准则的。这些其实都跟学生的成熟度相联系。学生在校期间,不能明白企业文化素养对自己将来职业的重要性,很难重视对企业文化素养的培养。

2.教师层面。目前,很多高校的教师都是由学生的身份直接变为教师,毕业后就直接进入教师岗位,没有社会工作的经历,也就相应缺乏一些社会经验,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则更加缺乏,如果在现有教师对企业文化认识的基础上开展企业文化进校园活动,将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3.教育层面。高校教育中,要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某种职业技能较为容易,而要在短时间内塑造一个学生的企业文化修养,令企业文化素养在学生精神层面进行贯彻和渗透,不是一簇而就的事情。针对目前高校的具体情况,首先,作为最基础的理论学习即企业文化素养方面的专业学习是缺乏的,其次,高校教育对企业文化素养也缺乏系统性、长期性、规范性,很多的企业文化素养的培养都是依托某一特定的校园活动或者根据某一特定的行政命令而开展,具有零散性、临时性的缺陷。

三、高职生企业文化素养培养的新路径

(一)新教学方案的采用

(二)新培养机制的构建

1.建立企业文化在高职院校校园的渗透机制。拟定企业文化渗透的短期和长期规划。短期规划注重具体的联合活动,比如通过开展企业员工和学校学生的联合文体活动,让高职学生切身感受企业员工的文化涵养,转企业文化培养的被动性为主动性;长期规划则应注重理念渗透,通过引入企业文化理念,让学生在校园就受到企业文化理念的影响,身体力行,逐步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使其在接受企业文化的同时能成为企业文化的传播者。

2.完善学校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的制度。教师是企业文化传播的先行者,教师企业文化素养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所以,教师应定期在企业一线进行实践锻炼,亲历优秀企业的企业文化,找寻实践中的企业文化和校园课堂中所授知识的差异,进行总结,归纳,以便在教育教学中,自觉引入企业文化,并将此带给学生。

3.针对性培养模式的开展。如工学交替和“订单式”教学培养模式的推广。它们指的是学生在专业老师带领下,到企业实习或顶岗实习锻炼,培养他们的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在“订单式”培养模式下,在企业的“订单”中,能及早地了解企业需要能力和素质,使学生能有的放矢的进行正对性学习,不仅为他们的就业和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还有利于企业文化素养的形成。

(三)新培养环境的营造

1.以人为本实习环境的营造。企业应以发展的眼光去对待高职学生,讲究人文的管理方法,合理的安排劳动任务与工作时间,置办一些娱乐设施,举办一些文体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企业文化,接受企业文化熏陶,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企业的关怀 ,产生归属感,是他们在企业的宽容和关爱中学会坚持,在坚持中走向成熟。

2.企业文化“三进”,营造良好的培养氛围。一进,企业文化进课堂。这在前面已经提到;二进,企业文化进宿舍。宿舍是学生日常生活的地方,是他们停留时间最长的场所,也就决定了宿舍是开展企业文化理念宣传的最佳地点。三进,企业文化进假期。除了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外,还有寒暑假的约三个月的时间,而且大部分学生在这个时间段会选择进行社会兼职,学校应积极利用这一企业文化素养培养的第二课堂,指派老师进行跟踪指导,对学生在社会兼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有利于避免假期学生散漫主义思想的滋生,将企业文化培养的氛围贯穿整个学年。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紫风铃
迷失的灵魂
滑活力板
百年艰辛,铸就辉煌
《穷人》续写
黑猫,孤
孝的感言
我的老师
“有着香头发”的姐姐
快乐过中秋
期中考试的总结
平凡也是一种享受
走进大森林
观察苹果
再见了,母校
宫氏太极 民间特技
做手机照片饰品不摆摊 不开店也能大把赚钱
冬季气温降低患者连连叫苦 郁鑫膏显奇效专克风湿骨病
2015抢金热潮震撼来袭:比电商更轻松 比微信更暴利
山西武乡资源丰富 投资兴业好去处
以火锅为例和读者聊创业话题 结合案例总结经验供读者参考
现场考察成功学员每年赢利100万
用我康复技能还读者健康体魄 胜于一切金钱荣誉
现代营销新年祝福四方读者 分析羊年创业大势为您财富导航
项目选来选去 可靠还是爱迪
春天来了 推荐几种小本创业的特效产品
开店经营一站式采购 美容保养特色产品代理挣大钱
点滴星火集众人之志 众筹浪潮袭来势不可挡
财富年我们共风雨 创业周天天正能量
龙芬博特变频地源热泵 高效节能成行业领导者
《观潮》教学设计
《观潮》教学设计
《观潮》教材理解
《观潮》教学实录
《观潮》教学设计
《观潮》教学设计
《观潮》教学设计
《观潮》教学实录
《观潮》教学实录
《观潮》教学实录
《观潮》教学设计
《观潮》教学设计
《观潮》教学设计
《观潮》教学设计
《观潮》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