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高铁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

高铁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2-30

高铁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

【摘 要】本文在简单介绍高速铁路相关情况的基础上,围绕高铁建设对山东省区域经济的影响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和总结。

【关键词】高速铁路;区域经济;山东省

一、引言

第一条高速铁路――东海道新干线于1964年诞生于日本,其成功运营不仅解决了日本经济最发达地区的陆上运输问题,同时也带来了举世瞩目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时至今日,高速铁路已经成为大通道大量旅客快速运输问题的有效解决途径,是世界各国铁路运输业的普遍发展趋势。国内高铁技术经过长期沉淀,在最近十年内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受兴起时间较短的影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车辆性能提升等工程技术方面,对于高铁与区域经济发展间关系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为此,本文以山东省为例,就高铁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讨论,所得成果一方面可以丰富相关理论,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沿线地区的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思路上的参考和借鉴。

二、高铁建设对山东省区域经济的正溢出效应

1.直接效应

首先是外输内流客运能力的提升。京沪高铁沿线区域是我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在以往的工作中,铁路部门往往会因为运输能力的制约而在客运高峰被迫采取“保客限货”策略,不利于货运市场的发展。随着京沪高铁的建成通车,长期存在的客运高峰压力得到有效缓解,客货混跑的运输格局得以转变,铁路货运的规模和效益也因为线路空间的拓展而得到大幅提升。

其次是时间价值的获取。客运铁路运输的规模效益来自于单位客运数量下时间成本的降低,而高铁客运所创造的社会效益也主要通过时间节约的方式来体现。目前,由京沪高铁山东段核心站的济南到北京所需时间约为2小时,到上海所需时间约为3.5小时,在获得更多时间效益的同时,必将会使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中心新地以及增长新极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凸显。

最后是提高区域可达性。所谓可达性,就是指由某一区位到达另一区位的便利程度,其水平高低主要取决于人的移动能力以及到达目的地的机会。可以说,京沪高铁对于沿线区域直接影响中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使区域内站点城市的可达性得到大幅提升。借助自身的区位优势,山东省交通地理位置的作用将会得到有效凸显,区域经济的区位势能将得到大幅提升,进而刺激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间接效应

首先是货运点轴效应。京沪运输通道是我国最为繁忙的铁路运输系统,随着京沪高铁的建成,长期存在的铁路运力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对于山东省而言,济铁辖区内的运输能力较以往增长近一倍,在境内其他铁路网建设的辅助下,京沪高铁济南段的交通枢纽作用愈发明显,为山东省在南北经济长廊中物流核心地位的巩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是消费效应。所谓消费效应,就是指由消费人群的增加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这里所说的消费人群特指高铁开通后,站点城市一般、就业与旅游人口的增加。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消费效应主要通过旅游人口增加所带来经济效益加以体现。山东旅游格局中 “山水圣人线”的济南、泰安、曲阜均为京沪高铁站点城市,而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这两个山东旅游业主要客源地则分别位于京沪高铁两端,旅游时间的缩短带来了客源地空间的拓展,山东旅游产业也因此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第三是建设效应。高铁基础建设及维护工程投资巨大,经济效果辐射强劲,而沿线各地则是这种辐射的主要承接者,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对于拉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在京沪高铁建设期间,每日资金投入量约为2亿元,山东省沿线区域的建材业、采掘业、机车零部件制造业等产业均从中获益,运输设施、控制和检测系统制造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最后是产业效应。京沪高铁在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地区之间形成的快捷走廊可增强东部地区对其他地区的吸引力,在提升沿线中小企业产业效益的同时为大型企业提供更多选择空间。山东省的产业结构与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地区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彼此间对接和融合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为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高铁建设对山东省区域经济的负溢出效应

在讨论高铁对区域经济正溢出效应的同时,我们也应当对负溢出效应给予应有关注。通过对沿线区域吸引力以及可达性的提升,高铁有利于提升山东省的区位优势,推动生产要素流入本区,形成区域增长极,但这种增长可能会建立在对其他区域的“剥夺”上,即高铁的“虹吸效应”。若未能对其给予足够重视,则可能导致区域内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扩大或降低山东省区域经济效益溢出。为避免此类问题,山东省以及区域内的非沿线地区应围绕高铁建设对自身经济发展战略进行重新规划,在加强外部交流、合作的同时,积极融入区域产业分工、协作体系中,使本地区综合竞争力得到保障和提升。

四、结语

区域经济发展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交通条件仅为影响因素之一,且并不属于决定性因素。结合国外长期的实践经验来看,高铁并不能独立的为沿线区域创造有利或不利条件,其作用更多的表现为对已有条件的放大。所以我们既要看到高铁建设对区域经济的正溢出效应,也要对由此带来的负溢出效应给予应有关注,积极采取各种可行性措施将这种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水平,使高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给舅舅的一封信
难忘的一节微机课
无奈的一天
我最喜爱的老师
背着责任上路
感恩母亲
奇怪奇怪真奇怪
独一无二的爷爷
我喜爱的一本书
我爱我家
校园生活——累
世界盛典
续写我要的是葫芦
冬雨
回忆暑假第一天
提升我国商业银行服务质量的对策与建议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互联网金融冲击下传统商业银行的对策思考
国有企业反垄断规制的法律思考
金融风险的预测与金融风险评估分析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合规文化建设的思考
论美国科技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借鉴经验和启迪
浅析法律顾问的合同管理
试析法律风险及风险导向性审计与审计质量的关系
反垄断法规制限制性商业行为的分析模式
试论新型市场环境下铁路财务管理模式的转变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研究与对策
对比银行贷款与发行债券的融资方式
现代商业银行营销活动探讨
《平平搭积木》教材理解
《平平搭积木》教材理解
《平平搭积木》片断赏析
《平平搭积木》教学设计
《自己去吧》教材理解
《平平搭积木》教学设计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
《平平搭积木》课文
《平平搭积木》教学设计
《自己去吧》教学札记
《平平搭积木》教学札记
《雨点儿》教学设计
《自己去吧》教学实录
《自己去吧》教学札记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