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几个问题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几个问题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15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几个问题

【摘 要】随着国家反腐力度的加强及廉政建设的推进,如何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显得至关重要。因此,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化和制度化,不仅是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公共服务职能的体现,更是完善社会公共利益的表现形式。文章以我院为例,结合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探讨当今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几个问题,并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范围进行划分,以及对其内部控制的目标进行一个科学的定位。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控制目标

一、怎样明确行政单位内部控制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与政府内部控制不相同。政府内部控制是针对整个宏观体系来说,更多的体现出是原则性指导,缺乏企业内部控制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对政府系统中各个部门和下属单位本身更为关注,它的内部控制可将各个类型和各个业务的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包含其中。这就要求单位领导依照《规范》的规定,将本单位进行内部控制的实施细则和各项制度实施出来,在制定过程中,要秉承控制活动的全面性和适用性。因此,如何更好的进行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活动,不仅需要单位领导的负责,更需要全体人员的共同实施和一起参与,将适合本单位的一系列制度、相关措施和具体程序落实下来,以实现单位内部控制为重点,防范和控制经济活动的风险。

二、怎样划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范围

文章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范围分为主体控制和客体控制两个方面。

1.主体范围

基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主体范围落脚点是实施单位监督,文章将其内部控制的主体范围分为为行政单位、公益性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附属单位这三部分。

(1)行政单位包括:(这个行政单位是从广义上来分的)不仅包括党的机关、行政机关以及人大机关等等,还包括各民主党派机关以及列入国家编制的社会团体等等单位。

(2)公益类事业单位:主要指列入国家事业单位的社会团体等等,比如文教,科学以及卫生等单位。

(3)狭义上的社会团体:这类团体并不在社会团体社团编制的范围中。

2.客体范围

行政事业单位的客体范围,更多则是法律法规,公共权力以及业务行为标准等内容的呈现。如果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现状进行综合考虑之后,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等特点是其内部控制建设的主旨。因此,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客体范围,应与单位收支和围绕其进行的经济活动划等号,它包含的有预算、收支、采购、资产、工程以及合同管理这些方面。

三、怎样制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目标

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合理保证单位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合理保证单位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的核心关注点,是在政府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资源调配是否合理、收支报告是否真实等方面。以我院为例,其在进行内部控制过程中,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继而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的合理合法性、保证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的战略性、以及保证财务收支的真实完整性作为其内部控制建设的战略目标,文章对其调查研究后发现,其单位公共服务的效率不仅大大提高,在对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等方面也十分有效。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在制定内部控制目标时,要体现以下两个原则:

一是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施的基本原则。

二是对公共服务效率的关注力要远远大于在经营方面的关注力这一重要原则。

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主要手段

当今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和建立内部控制活动和制度,离不开内部控制手段的支持。主要包括5个控制手段:内部环境、风险评估、信息与沟通、控制活动和内部监督。

1.通过内部环境实施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和实施的基础是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主要包含组织架构,全员决策制度,以及授权审批关键岗位责任制等。当今行政单位内部控制的内部环境中,存在着几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其一单位“一把手”的的内控意识比较薄弱,并未实际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等工作。因此文章提出在内部环境中,“一把手”不仅要实际负责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更要加强自身内部控制的意识。其二,是杜绝内部控制中的“一支笔”现象。这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在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额资金支付业务等,应当按照规定权限和程序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并在结果跟踪中将具体责任落实到个人。其三,杜绝“混淆岗位”现象。这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应将本单位的组织结构明确下来,明确制定出必要的岗位说明书及规定岗位权限,保证在实现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过程中,达到岗位之间相互制约与监督这一目标。

2.运用风险评估手段

风险评估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对相关风险及时识别与评估,比如组织层级与业务层级中影响内部控制战略目标的因素,针对这种潜在风险,行政事业单位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应对政策。

绝大数行政事业单位都掌握着巨大的公共权力和社会公共资源,由于我国当前的法律法规存在一定制约性,导致很多单位都存在腐败和滥用公共权力的风险。因行政事业单位的唯一性,其掌握的公共产品并不存在市场竞争,但就是因为其所掌握的各种配置权和大量资源,致使各种行贿弄权手段的产生,这不仅是对公共资源的严重浪费和亵渎,更是对合理配置资源的侵害。因此,行政事业单位不仅要认识到风险评估的重要性,还要针对潜在风险制定正确策略。

3.通过一系列的控制活动

不相容职务分离、内部授权审批、归口、预算、财产保护和会计等控制都是内部控制活动的表现。其基本控制手段是预算控制,将单位所有业务通过预算活动连接,对单位内部控制的关键岗位进行合理调配,同时各岗位的职能权限,业务范围和以及相应责任都要清楚明确。另外相关负责人可通过记帐与核对,落实岗位职责,以及档案管理和工作交接等会计控制手段,规范管理单位外部来源的报销凭证,规范制定单位内部表单,这不仅能得到真实完整的财务信息,还能将人为操纵现象彻底消除。

4.及时进行信息与沟通

这是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信息收集、制作和传递的重要保证,是单位内部与外部沟通的主要方式。

5.内部监督很重要

内部监督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施效率的重要保证,内部监督包括理想评审监督,预算执行监督,预算绩效考评,以及单位内部审计与自我评价、党委纪检等监督,主要负责人是单位领导,主要手段是将单位各部门相互制约与监督的作用最大化。另外,单位党委纪检和检查部门的作用还要及时发挥出来,通过一些监督制约手段,将党内监督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到底,对单位存在的舞弊与腐败现象要严肃及时的处理。

五、结论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公共服务都是通过行政事业单位表现出来的,从目前发展来看,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无论从制度设计,还是从内部建设以及监督管理上,都缺乏必要的先进性和科学性。随着我国公民维权意识、服务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的越来越强,对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因此,完善和优化当今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不仅体现的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更具有建设和谐社会、推进国家经济建设、法制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时代意义。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失败,并非只是失败
我的家乡
给爸爸的一封信
我的自画像
我喜欢的公园
我与红领巾
生活因读书而精彩
享受雨中寂静
都是粗心惹得祸
我懂得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爱的翅膀
唱红歌比赛
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教师节
看阅兵的感受
论“中国梦”的社会、政治稳定意义
关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的研究
政府服务窗口的行政伦理失范问题简析
当前我国社会救助公平性不足的原因浅析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民人文素质现状的调查思考及建议
议如何做好国家土地资源的管理工作
国外生态补偿机制对我国草原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启示
关于NGO参与居家养老的几点建议
关于城中村村民城镇化的几点思考
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及影响
从组织变革因素角度讨论国务院改革之历程及趋势
激励理论在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
青海少数民族学生高考录取政策实施情况调查研究
在台就读陆生饮食消费习惯之调查分析
大学生创业融资问题研究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设计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设计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卖木雕的少年》课文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设计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设计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札记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材理解
《一面五星红旗》课文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设计
《卖木雕的少年》教材理解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设计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