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中国品牌 中国力量

中国品牌 中国力量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30

中国品牌 中国力量

7月16日,由人民日报社主办、以“中国品牌 中国力量”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品牌论坛”在北京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张宝文、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人民日报社副社长张建星主持开幕式。

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大连万达董事长王健林和加多宝、贝因美、兰石等近百家知名企业负责人,以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就做大做强民族品牌、提升中国品牌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交流经验、分享心得、分析把脉、建言献策。

在此次论坛上,由人民日报社发起,与会企业一致倡议,共同成立了中国品牌领袖联盟,并发出倡议:携手打造享誉全球的中国品牌;人民日报将构建中国品牌战略服务权威平台;建立中外品牌服务长效机制。中国品牌领袖联盟愿与所有成员单位一道,携手并肩、奋力前行,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品牌发挥能量! 论坛开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张宝文(左)和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亲切交谈。 论坛现场,加多宝集团党委书记庞振国(右)与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交流。 论坛开始前,人民日报社副社长张建星(右一)与前来参加论坛的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亲切交谈。 论坛现场,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企业联合馆执行委员会主任陈安杰(右)与波司登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高德康在交流。“中国品牌领袖联盟”成立仪式上,江中集团董事长钟虹光(左)与天士力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闫希军在交流。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杜飞进主持主旨发言环节。人民日报社秘书长王一彪(右一)在论坛现场。主旨发言环节,企业家在发言前互相交流、交换名片。 “中国品牌领袖联盟”成立仪式上,人民日报社副社长张建星、副总编辑杜飞进、秘书长王一彪为联盟单位授予证书。

中国品牌领袖联盟倡议

人民日报社主办的中国品牌论坛于2015年7月16日在北京召开。由人民日报社发起,与会企业一致倡议,共同成立中国品牌领袖联盟,发出以下倡议:

一、携手打造享誉全球的中国品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品牌,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转变”重要指示,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必然举措。中国品牌领袖联盟要抓住当前国际产业分工调整和国家大力做强制造业的战略机遇,加强协商对话、产业联动、抱团发展,为打造世界级品牌而不懈努力!

二、人民日报将构建中国品牌战略服务权威平台。联盟是中国品牌宣传服务与战略扶持的一站式平台。联盟将为各行业中国品牌提供顶层设计、整合传播等全方位服务,打造具有权威影响的高端智库机构,成为以实际行动践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伴随式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载体,为中国品牌树立旗帜,全力助推国家经济新腾飞,努力打造国家形象新名片!

三、建立中外品牌服务长效机制。联盟将建立常态化运行机制,推动政、企、研各方深入对话,组织开展交流研讨、互访考察、资源对接等多层次务实合作,充分发挥中外企业经贸合作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建立机制、务求实效,实现与成员单位的共同成长,努力推动全社会形成支持中国品牌发展的共识与合力!

实现品牌强国之梦,是一项伟大而长远的事业;助力中国品牌崛起,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使命。人民日报中国品牌领袖联盟愿与所有成员单位一道,携手并肩、奋力前行,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品牌发挥能量,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繁荣与发展贡献力量! 论坛播放中国品牌宣传片。参会的国内知名品牌企业负责人在高端对话环节,积极分享品牌走出去的经验,热烈讨论“如何全面提升中国品牌竞争力”。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张宝文、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与参会嘉宾合影。

企业要以品牌战略助推中国经济战略转型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 张宝文

做大做强中国品牌、大力发展品牌经济,是推进中国企业迈向国际产业链中高端,掌握产业话语权、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持续快速增长,依靠生产要素投入和以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已走到尽头,需要尽快走上结构优化、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集约型增长之路,这就迫切要求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也要结束产品、价格竞争的传统路子,迈向质量、品牌竞争的高级阶段,以品牌战略助推中国经济战略转型,为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和持久动力。

近年来,中国企业越来越重视品牌建设,加快“走出去”步伐,一些企业瞄准国际技术前沿,加快核心技术攻关,抢抓机遇、趁势而上、弯道超车,开始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但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作为经济总量全球第二的经济大国,中国拥有的国际知名品牌仍然屈指可数。

有关数据显示,发达国家拥有全球90%以上的名牌,而中国跻身世界品牌价值百强的品牌却凤毛麟角。如何打造高端品牌、进军高端市场,如何加强品牌培育保护、改善品牌生存环境,成为摆在各级政府、行业企业面前亟待破解的重要课题。

对于新闻媒体,更加全面、鲜活地报道好中国品牌的创新故事、生动事迹,引导中国消费者支持优质的国货精品,为中国品牌做大做强、走向世界营造更好的国内国际消费环境和舆论氛围,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积极实践的重要命题。

(摘自在7月16日中国品牌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让品牌建设成为适应新常态的重要支点

人民日报社社长 杨振武

经济新常态为中国品牌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也创造了新机遇、提供了新动力。我们要让品牌建设成为适应新常态的重要支点,让品牌经济成为引领新常态的前进方向,让创造中国品牌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助推力量。

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商业竞争的核心要素。优秀品牌是国家的响亮名片和宝贵财富,优秀品牌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是否拥有一大批知名品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这个国家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话语权。

在新常态下,做大做强中国品牌应该抓好四个着力点:

一是以质量提升中国品牌。坚持高品位、高质量,是品牌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基础。中国品牌要获得更大的影响力,必须坚持以质取胜,发挥品牌对产业优化升级的带动作用。

二是以创新点亮中国品牌。“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新常态下,既要坚持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又要加快管理方式、商业模式创新。同时,要推动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体制机制,切实提高中国品牌的含金量。

三是以开放锻造中国品牌。要进一步扩大双向开放,将国际知名品牌及其研发、人才等引进来;同时,鼓励中国品牌更多更快更好地走出去,到全球市场与国际大牌同台竞技。

四是以文化涵养中国品牌。文化是品牌的灵魂,没有文化内涵的品牌缺乏生命力。做大做强中国品牌,就要把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文明有机融合起来,让中国品牌更具中国气质、中国韵味。

(摘自在7月16日中国品牌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讲好品牌故事 展示中国精神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 郭卫民

打造一批具有世界声誉的中国品牌,对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加快转型升级、激发新的增长活力、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展示我国的良好形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话语权不断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步伐也明显加快,进入全球消费者的视野。但目前,中国拥有的国际知名品牌数量还不够多、实力还不够强。中国迈向制造强国之路,跻身品牌强国之列,仍然任重而道远。

高水准的品牌具有塑造国家形象的功效。我国有许多标志性品牌和代表性人物,蕴藏着许多生动的故事。如何挖掘好、提炼好、讲述好中国品牌故事,更好地塑造国家形象、展示大国精神、传播中华文化,是新闻媒体肩负的重要责任、光荣使命。一是要大力宣传中国品牌方阵。二是要全面展示中国品牌创新转型之路,充分反映中国品牌在自主创新、质量提升、转型发展、责任建设等方面的努力和成果。三是要深入挖掘中国品牌的价值内涵。四是要生动讲述中国品牌故事。

确保质量是企业打造品牌的前提

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 吴清海

品牌凝聚着丰富的内涵,而质量要素是其中的基石。对企业而言确保质量安全是打造品牌的基本前提,提升质量水平是培育品牌的关键途径,创新是品牌发展的不竭动力,信誉、文化是品牌的应有之意。

我们拥有的企业品牌,质量基础还比较薄弱,质量竞争力还有待大幅度提高。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强质量、创品牌的发展道路,打造更多质量竞争力强、附加值高的拳头品牌,推动经济的持续繁荣发展。

国家质检总局联合相关部门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是提升品牌的质量、竞争能力,开展质量提升重大专项行动,完善质量激励机制,促进企业培育知名品牌。二是夯实品牌的质量基础,引导和激励广大企业加快标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建设我国的品牌专业人才队伍。三是营造有利于品牌成长的良好环境,强化品牌的维权保护机制,打击假冒伪劣行为,鼓励优秀自主品牌走出去,加强中国品牌对内对外宣传。四是建立科学、规范、权威的品牌评价体系,完善品牌建设国家标准体系。

推进建设品牌价值和竞争力

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 刘俊臣

大力发展品牌经济,以品牌为核心整合经济要素,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是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的必然选择。中国品牌正在摆脱低成本、低质量的形象,持续在世界范围内崛起,但品牌价值和竞争力还相对较低,距离品牌强国还有一定差距。

下一步国家工商总局以及地方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大力推进中国品牌建设:一是继续优化审查注册流程,推进商标注册便利化;二是加强支持引导,推进商标品牌建设;三是强化监管执法,保护商标专利权;四是推进商标国际化,提升中国品牌的国际竞争力;五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商标品牌评价制度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央企应增强品牌战略意识

国务院国资委副秘书长 周渝波

2013年国务院国资委专门召开中央企业品牌建设工作会议,并专门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抓住创新、品质、管理、诚信,建立健全品牌培育保护和发展的体制机制。

近年来中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高,但在品牌建设方面,多数企业品牌资产管理水平落后,品牌附加值还不高,缺乏世界知名的高端品牌,直接制约了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大多数中央企业仍处于传统行业,品牌战略意识不足。未来,中央企业要抓住新的机遇,通过加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加快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品牌,努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成自己特有的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送你一轮明月
可爱的小熊
幸福与美丽
梦想
拿什么拯救他们的爱情
难忘的好朋友
当我面对危险的时候
竞选大队委员的演讲稿
四季真美
中国人的团结
参观香港太空馆
我终于赢了
我想飞
栩栩如生的蝴蝶兰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瓶颈及对策分析
新型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
国有企业依法治企、依法理财工作的一些探讨
网上银行法律风险及防范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相关问题分析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浅谈商业银行总部机关部门费用 预算工作的几点认识
激励机制在基层公务员管理中的中外比较分析
绩效考核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及实践研究
心理学在员工培训中的应用
互联网借贷模式研究
浅析商业银行审计监督面临的困境及提升审计质量的途径
浅析非人力资源管理部门 如何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浅析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东滩煤矿人才队伍建设
农村商业银行风险分析
《壮丽的青春》教学设计
《了解叙述的顺序》教学设计
他是我的朋友
我爱故乡的杨梅
《珍贵的教科书》教学设计
《五彩池》愉快教学设计
《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加了一句话》教学设计
咏柳
《五彩池》教学设计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
《高大的皂荚树》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沙漠之舟
《海滨小城》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