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论中西戏剧弃妇形象折射集体无意识

论中西戏剧弃妇形象折射集体无意识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2-07

论中西戏剧弃妇形象折射集体无意识

论中西戏剧弃妇形象折射集体无意识 论中西戏剧弃妇形象折射集体无意识

:艺术试论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

论中西戏剧弃妇形象折射集体无意识 更多精品来自3edu论文

弃妇是世界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妇女形象之一。中西方的戏剧作品有很多关于这一形象的塑造,古希腊悲剧家欧里庇得斯塑造的美狄亚与中国剧作家曹禺笔下的萦漪就是这样的两个被曾经相爱的人抛弃的妇女形象。她们为了实现真实的自我,不断在与周围的现实抗争,也由此引发了种种悲剧。他们在遭遇不幸、反抗与斗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两者都是在极度的精神压抑下发出了呐喊,都是由于自身的丰富人性产生了坚强而极端的性格。但她们的女性意识觉醒后的行为方式却大相径庭。八十年代初,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引人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试图从集体无意识的角度透析两个女性行为表象后面不同的心理差异—深藏的不同种族间人类原始意象方面的差异。

所谓集体无意识(。ollectiveuneon-scious),按照荣格的解释,就是反映人类在以往的历史进化过程中的集体经验,是千百万年来人类的祖先经验的沉积物。集体无意识“不是从个人那里发展而来的,而是通过继承与遗传而来的,由原型这种先存的形式所构成的”【1]原型是集体无意识观点的主要内容,一些原型在塑造人类的人格和行为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这些原型是:阴影、人格面具、阿妮玛、阿尼姆斯、以及无意识自我。

一、阴影姆发下的复仇

无意识原型中的阴影是体现人类天性的一种原型,是精神中最隐蔽最深奥的部分。荣格认为:为了使个体成为团体中的一个与其要求相一致的成员,驯化他蕴含于阴影中的兽性是必要的。

使之成为我们普遍意义上的“文明人”。

美狄亚和繁漪都曾经经历过美好

的爱情:美狄亚为了伊阿宋违抗父命,背叛亲人,并随所爱之人孤身来到异国他乡,有了两个孩子。繁漪在没有尊严、毫无生机、阴森的周公馆里,“渐渐地磨成了石头样的死人”,本以为会枯死干死的女人却遇到了周萍,爱情之火熊熊燃烧起来。

然而激情过后却是无情的被抛弃:美狄亚众叛亲离的随伊阿宋生活在异乡,最终却被告知自己的丈夫要娶异邦公主,而自己也惨遭驱逐。繁漪苦苦哀求周萍不要抛下她一个人,甚至发出把“四凤接来同住,我都可以”的哀鸣,却换来的是“我要你死”的恶语。

阴影同时又是所有原型中最危险的一个。它会时常冲开一切约束,爆发为一种力量。“……当我们心中的野兽受到压抑时,我们心灵中的野兽只会变得更加凶狠残暴。”[2〕面对情人无情的抛弃,阴影的爆发使这两个女人同时选择了复仇:美狄亚用毒汁浸泡过的袍子和金冠烧死了公主和国王,并杀死了自己和伊阿宋的两个JL子,毅然决然的抱着孩子的尸体乘龙车飞去。繁漪在周萍和四凤将要离去的关键时刻,她叫来一家之主周朴园,却无意中揭开了周家三十年前的罪恶,最终间接导致了周公馆的灭亡。但是当直面这巨大的悲剧时,但她却“逐渐地同情萍,她觉出自己方才的疯狂,这使她很快地恢复原来平常母亲的情感……她转向萍:“(悔恨地)萍,我,我万想不到是—是这样,萍……”外力的压制最终导致了阴影的爆发,这两个女人给身边的人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然而面对同样的毁灭,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两人的态度却是截然的相反。那么是什么造成这样的差异?两人在实施复仇的过程中的心理动机又是否相同呢?

二、集体无意识的种族差异集体无意识对于个体来说具有先在的性质,这样对于一个出生于不同国家、民族,不同的文化环境中的人来说,所构建起来的心理结构、集体无意识是不同的。由集体无意识所产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打上了民族的、集体的烙印。

在中国传统的家庭秩序中,“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是封建社会对女性的伦理要求和行为规范。作为一名合格的传统女性,对此要处于一种主动的顺从状态。但繁漪生活在、20世纪30年代的旧中国,正处于新旧交替、变革的时代,新旧思想、新旧文化表现出尖锐的冲突。繁漪受过一点新式的教育,这使她和传统女性又有些不同,她最终背叛了丈夫,不顾一切的和周萍走在了一起。

在希腊文学时期,已经属于父系社会,即使是神话也已经打上了父权时代的烙印,女性地位一落千丈。不过尽管西方女性内在的爱的心理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约束,但她们的女性爱的自觉意识的张扬,也是得到当时社会的基本认可的。美狄亚的胆略与勇气是西方社会所认同的一种正面审美理想。

原型的差异带来了行为动机的差

异,在遭受抛弃面临悲惨境遇时,阴影的爆发,使两个女人在复仇心理以及复仇行为目的上出现差异:繁漪是被动的,隐忍的,她报复的目的是“合”。她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能跟周萍和好,为了这个“合”,不惜一切代价,不惜做出任何的牺牲和忍让。

相形而下,美狄亚的复仇却主动的多,也决然的多,是一种理所当然的报复。美狄亚的报复的目的是“毁灭”。毁了伊阿宋即将得到的幸福,毁了自己的家庭,毁了自己的孩子,毁了一切!对于这种极端而又果敢的杀子复仇行为,在中国古典文学创作中,倒也并不少见:聊斋中的《细侯卜一被迫嫁给了陷害自己亲夫的富商并生有一子,当真相大白,杀子随夫,富商落个人财两空。

还有洪迈《夷坚志》、庄绰《鸡肋编》等不下十数例,她们的复仇是决然的、没有犹豫的,也是毁灭的,那么这种复仇行为跟西方的妇女复仇行为还有区别吗?由上我们可以看出中西方文化中弃妇在集体无意识方面的差异:中国古代社会的平撇传统对人性是压抑的,不容质疑和反抗的。而在西方社会,个性的张扬是被允许甚至是推崇的,为了实现自我的个性不被压抑,可以采取一切手段。因而中国戏剧中常见的是被抛弃的怨妇形象,而西方的戏剧中常见的则是复仇女神。

注释 参考文献【1]弗洛依德:《精神分析引论》第三编,精神病通论,商务印书馆,1984年。

张琼:《试论美狄亚的复仇》田,成宁学院学报,2以拓

(5)。

申待永:《荣格与分析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以抖。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奥运随感
我心中的奥运
超越梦想一起飞
读《少年奇才故事》有感
《画蛇添足》读后感
从《乌塔》想到的
读《笨女孩安琪儿》有感
喜迎奥运
《找准人生的北斗星》读后感
给小朋友们的一封信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读《精灵鼠小弟》有感
读《万年牢》后感
《宝葫芦的秘密》观后感
《长江七号》电影的观后感
注重学生参与 提高学生素质
教人求真学做真人
浅谈后进生“破罐子破摔”心理的矫正
论我国当前政府教育管理方式的转变
在班集体中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浅谈建立班主任威信的几条途径
Intel未来教育模式下网络课件的开发策略
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树立什么样的文明观
关于幼儿早期科学素质培养的几点构想
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管理、指导与研究
开放远程教育成本效益研究的现状及思考
新概念教学相长
论大学学术自由的制度根基
《汉语大字典》“女”族词的文化内涵与认知
重视高考前一个月学生的心理疏导
如何指导学生个性化阅读──《月光曲》教学片断及反思
《月光曲》写作特点
《月光曲》教学片断及反思
《月光曲》教学设想
不加预设,自由生成──《月光曲》教学案例及反思
《月光曲》课堂实录
《月光曲》教学片段
《月光曲》中心思想
《月光曲》第一课时教学谈
《月光曲》课文重点
三线合一有效备课──《月光曲》教学谈
《月光曲》教学杂谈
《月光曲》教学案例
《月光曲》分段段意
“读”与“悟”结合激活学生思维──《月光曲》教学片断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