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缺失的影响因素研究

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缺失的影响因素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11

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缺失的影响因素研究

[摘 要] 随着大学扩招,当代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社会性的问题,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就业能力的缺失是问题的关键。本文通过讨论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缺失的影响因素,分析其就业能力缺失的根源,以期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课程建设; 用人体制

1 引 言

自大学扩招以来,大学生难就业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且有可能越来越难。在就业过程中“就业鸿沟”问题尤为突出,主要体现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和大学生能力素质之间的不协调,深究其原因是大学生没有系统和全面地在知识、方法、就业观念、专业技能等方面接受培养和训练,对社会没有合理现实的认识。所以大学生就业力的提高至关重要。

大学生就业力实质上是一种自我表现力,是毕业生把握并争取就业机会,获得赏识的实际能力和竞争力。它包含工作能力、适应能力、求职能力,以及职业素养、相关实践经验、心理承受力、交流沟通技巧、应变能力、抗挫能力、敬业精神、合作能力、责任感、意志力等。提高就业力不仅是要求学生专注专业知识,更要全方位地提升其他各方面的能力以增强自己在求职过程中的核心竞争力,同时高校要加强人才培育的改革与创新,从各个环节训练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学习能力,适应能力等。提升就业力的关键所在不是专业知识,而在于怎样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去适应社会,如何能得到欣赏,如何更好地展现自我。

2 大学生就业力缺失的原因

2.1 大学生自身原因

从大学生自身角度来看,大学生就业力缺失主要有以下3方面原因:

首先,缺乏自我认识。当前大学生自我评价过高的现象普遍存在,他们没有合理全面地认识自己,严重缺乏对自身情况和当下就业环境的客观理性分析。在就业方面,通常薪酬和地域左右着他们的择业,使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大打折扣的正是这样的就业期望和当前环境下的就业目标,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无业可就。同时,就业单位在招录大学生时都比较看重学生的专业特色和专业技能,而大学生的主要优势也在于此。

其次,现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远远不够。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行,很多学生在大学期间没能通过认真学习各方面知识来完善自我。以至于自己在思想品质、知识、技术、人文素质和适应社会能力等方面依旧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最后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由于自身资本欠缺而惨遭淘汰。同时,由于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自幼父母百般疼爱,加之应试教育的环境下老师、学校的长期庇佑,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心理承受能力弱,信念不坚定,缺乏报效国家和人民的思想认识,社会责任感缺失,意志薄弱,情感淡漠,价值观模糊等,这些都是当代大学生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的不成熟所导致的就业能力不足的表现。

最后,现代大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随着社会经济同步飞速发展的还有就业竞争,这也唤醒了当代大学生强烈的自我发展的意识,也就是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但也不乏对于专业和职业模糊不清的大学生,对所学的专业或是由家长包办,或是一味地从众,而自己对其则是知之甚少,学习仅局限于课堂,没有多少计划和职业诉求,更不用说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了。由于职业定位不准,职业价值观模糊,因而职业选择也就走了不少弯路。

2.2 高校原因

首先,国内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匹配。专业课程设置缺乏目标性,学术性、理论性课程偏多,技术性、操作性与技能方面的课程设置严重不足,导致培养出的大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实践中缺乏灵活性。高校在办学方式、课程设置及培养模式上与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不符,直接导致就业能力同质性的表现,人才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其次,教材内容同样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目前高校的教材内容单一,严重与市场脱节,没有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来制定有效的课程体系。一方面未建立对大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的模式,只是一味地重视基础性能力的培训;另一方面忽视了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指导。同时高校缺乏与校外就业能力培养机构的合作,更不用说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进行专业化的培训。而大学生的就业观落后,缺乏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都与这些息息相关。这些因素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妨碍大学生的顺利就业。最后,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就业指导缺位。一直以来,中国对于大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仍处于形式阶段,无实质性的效用。大学生在就业时,由于准备不充分,择业时表现出迷茫和惶恐。同时巨大的就业压力使得当代的大学生们的情绪异常浮躁和焦虑,在对工作的过度追求和恐慌中迷失了自我对于专业知识的自信和清晰的头脑。

2.3 用人单位的原因

由于多方面原因造成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每个大学生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一个事实,那就是个人的客观条件不以我们的意志改变,外部环境短期内也不会有巨大改变。因此就大学生自身来说,主动改变就业观念至关重要,要想实现良好就业,就要调整就业期望值, 若是就业观念不改变, 只能是画地为牢, 徒增烦恼。面对大学生就业难这个复杂的社会问题, 要想解决光靠大学生自身努力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政府的介入,在宏观调控下, 同时依靠高等教育改革以及社会各方面力量的配合才能奏效。

现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综合型的,各高校应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学生自身竞争力。单纯的知识型或能力型的毕业生在就业招聘中已渐渐失去了竞争力。大学生通过专业学习、参加课外活动与社会实践等,将知识、信息等内化为自身内在品质,即素质。要想全面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就要与学校人才培养规格和模式有机结合,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应依据不同的培养规格与模式提出相应的素质要求。

与此同时,大学生更应传承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当下越来越多的招聘单位对学历不再是首选,吃苦耐劳的精神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很多的大学生对吃苦耐劳持以不屑的态度,认为是没有必要。而事实上,意志顽强、不畏艰难、百折不挠、开拓进取是一个人的优秀品质。吃苦耐劳精神受到推崇,给大学生和高校教育带来两点启发:一方面说明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就业竞争,大学生不仅要在科学知识、职业技能方面有所准备,还应多参与一些磨炼意志的劳动。只有乐于吃苦,积极地在学习、生活、劳动、体育锻炼中与困难作斗争,进行自我挑战,将来才能在工作学习中承担重任。另一方面,如果能调整择业心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愿到基层一线工作,依旧有很多的就业机会。大学生不应只把自己看成是所谓的“天之骄子”,应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择业观,勇于到艰苦的地方去,为自己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高校也可相应地开设劳动课,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提升学生了解社会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2] 赵天武,兰顺东. 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实证研究[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8):32-35.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童年趣事
我的梦想
我是男生
看《阅兵式》有感
阅兵仪式观后感——国庆60周年
未来的我
分享爱
我的祖国——国庆60周年
我爱我的祖国——国庆60周年
6的奇遇记
人生的指明灯——姥姥
家里的物品
驣飞的中国——国庆60周年
过中秋
最佳搭档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心理学理论在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应用体会
以公选课形式推广生态教育的一次实践
政府回应的相关国外借鉴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微博载体探讨
关于O2O商业模式及发展探讨
高职院校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研究
浅谈博物馆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探析高校院系级教授委员会建设的改进与优化
数字时代编辑记者技术素养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民办高校学风建设的分析
应用型本科高校《食品工厂设计》课程教学研究与探索
关于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乒乓球台内球技术浅谈
新型师生关系在新课程教学中的构建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材理解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札记
关键词肖复兴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其它杂项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鲁教版《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材理解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相关知识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材理解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相关知识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