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如何规划构思具有生态性的现代园林城市
现代社会,园林被赋予愈来愈重的生态任务,“生态园林”的提法也有越来越亮的趋势。如何规划一个具有生态性的现代园林城市,首先我们应该弄懂生态园林其背后的指导思想是生态平衡。这个生态平衡是由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组合而成的复合生态系统。目前看来,人工生态系统应尽量“模仿”自然生态系统。模拟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群落种类组成、结构特点及演替规律,科学营造人工植物群落,构造乔、灌、草多层次多复合的生命环境,增加城市森林绿量和景观层次,创造“人在绿中,楼在树中,城在林中”的生态城市。
园林工作能否将现代化城市建立在生态园林的基础上,我们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去规划构思呢?
1 在园林规划中,按着自然界的规律对待大自然,保留自然原生的景观
我们要按照自然界的规律对待大自然,保留当地一系列的自然原生景观,在此基础上研究当地的植物群落类型、演替的方向、顶级群落的植物种类,各植物种类的比例。同时,我们要停止那些对大自然损坏的行为,比如停止那些将自然的河流裁弯取直,再用钢筋水泥修建及停止砍伐原有的树木,保护当地的古树名木。
除要尊重这些当地的地方特色外,我们还应积极吸收当地独特的地区文化,在规划时,要多一些精力,来关心和尊重居民的生存环境,找到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和保持自然生态的合理方法。
2 园林规划设计中,注重植物的多样性,进行多立体,多层次绿化
现在很多城市和地区的苗圃,当地的乡土树种在减少。我们应该大力发展乡土树种,“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在绿化中是必须坚持的。并在此基础上,驯化和培育适合本地区的树木品种。如果能够把当地的乡土树种充分挖掘出来,再加上经济林中的某些树木品种应用到绿化中,就能很好地增加植物的多样性。
按照之前研究的植物品种,模拟当地的植物群落类型,以树木为主体,以不同形式将树木花草、地被、藤蔓等组成森林、绿地、花园、公园、广场等,实行用植物表现大色块,大手笔、大气派的配置风格,在风景园林的构图中突出复层混交手法,展现自然风韵,模拟自然群落演替规律,即维持生态平衡,又取得富有四季变化的生态美。现在不分场合,不栽或少栽乔木,一律是草坪和由低矮植物组成的各种复杂的图案,这些图案只能供人们在飞机上鸟瞰,在高楼上俯视,而对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所看到的就是一片片空荡荡大而无当的草坪,绿化变得贵族化,成了展览品,远离了自然,疏远人群。我们应以“林荫型”绿化为主导,加大道路、小区、游园及广场的遮荫效果,增加绿地的多层次多立体绿化,为市民提供距离合适,景观优美,绿化充分,环境宜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变“平面型”绿化为“立体型”绿化,扩展绿化的范围,发展垂直绿化、屋顶绿化、阳台绿化,构造城市空间的多层次绿化格局。
3 在实际园林规划中,要注重植物季相、色彩的搭配
为了更好地体现园林绿化中的生态性,在规划设计中注意植物的季相变化。季相的变化会增加层次感,并更贴近自然生活,使景观更丰富。在四季分明的地区,植物资源较为丰富,为表现植物季相提供了有利条件,尽量使春色早临,秋色晚去,在配置手法上,春、夏之花,秋之叶果,冬之枝,都是很好的素材。要组织好素材,在城市中的园林绿化景色中,能体现春色满园,夏之浪漫,秋之丰美,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艺术性。多色彩、多季相的植物配置,可以很好体现园林植物的生态性。
总之,园林的生态化是要使园林植物在城市中合理再生,增加积蓄和持续利用,形成城市生态系统的自然调节能力,起着改善城市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和积极作用。园林、人、城市三者之间只有相互依存,融为一体,才能真正充分满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求。
中国建筑网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生活简朴关心他人
- 我的妈妈
- 我
- 我的妈妈
- 我的爸爸
- 我的爸爸
- 洗衣服
- 我的自画像
- 学会了洗红领巾
- 给奶奶过生日
- 我
- 今晚爸爸不在家
- 我的爸爸
- 爸爸的脸
- 我的妈妈
- 论市场营销人员薪酬设计
- 关于“社会服务令”在内地试行所引发的法律思考
- 由世博会论会展业对上海经济的影响
- 上海住宅装修现状与发展策略的研究
- 试论入世后企业注册制度的改革
- 运用精益生产方式改善现场
- 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收购的思考
- 浅谈入世后我国增值税的转型
- 毕业论文写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 中国保健品营销之路的思考
- 现行企业会计制度及具体会计准则若干问题的探讨
- 贷款五级分类及其评判模型的应用
- 劳动安全问题的现状及法律对策
- 电视大学教务管理系统(分校版)
- 私募基金在我国的运作状况及合法化研究
- 在读中感受古诗的美──《古诗两首》案例评析
- 为什么荷花会吹出笛声?
- 荷花简介
- 《春日》教学设计
- 听《咏柳》课后的反思
- 走进春的世界──《古诗两首》教学后记
- 荷花之谜
- 吟诗作画话唐诗──古诗《咏柳》的教学案例
- 《古诗两首》教学杂谈
- 荷花生日
- 适度教学 兴趣为重──《咏柳》教学后记
- 我磨《古诗两首》
- 七次执教《春日》之反思
- 美在古诗教学── 听范莉萍老师上《古诗》有感
- 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古诗两首》的教学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