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04
村里的外地人
外地人,是故乡乡下对在这儿打工的人的统称。
我的故乡江苏常武地区,曾是苏南模式的核心地区。经济尚算发达。
这些年故乡操着各式普通话的外地人多了起来,尤其年轻人,这是经济发达的一个标志。
比如离我家不远处的原来的港桥老镇(已拆迁)附近的那家著名的电子厂,在此打工的外地年轻人数量之多,曾让我瞠目。
如今周围的厂里,外地来打工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开始在工厂周边的村子里租房。
我们西边的村里,有不少外地人租住,我们东村也有几户外地人租住,再往东的村子住得更多。
我前些年回去,路上遇见了不少讲着普通话的陌生的面孔,都是外地人。母亲告诉我,这些外地人一向是先来一个,或者一户,然后再介绍自己的亲朋好友来。
我们村向来比较保守。但今年回家,我发现叔叔家门口很热闹,以为是堂妹回来了,过去一看,发现是租住的外地人。弟弟告诉我,婶婶把房子出租了,自己只住了一间。
这是我们这个小村的第三户外地人租户。
我们村上第一户外地租户,是在附近上班的两口子。最初是两口子,接着是孩子和其他亲人。孩子就在附近学校读书――故乡的朋友曾给我介绍过故乡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读书问题还是比较重视的。母亲也告诉我这家的孩子很好,学习也很认真,如今都考上大学了,他们跟住在西边那个村上的一户,应该是亲戚。
前两年春节,这家人没有回家,过年时他们的亲戚也来了。跟本地人一样,他们也晒风干的猪肉鱼等,还种着屋前房东的菜地。我跟他们聊过天,他们是安徽人,已经来这儿好多年了,过去只是在农忙时回家,在我们村算是住得长的了。母亲和邻居有时也会跟他们聊聊天。今年全家回老家过年了。
第二户租户在我家隔壁,他们租了房子的后半段,骑着摩托车往返,因为是从后门出入,几乎不跟村里人打交道。
这几户外地人似乎都很安静,就像我们到了陌生的地方一样,总是小心翼翼的。他们尽量不和村里人来往,打招呼也很腼腆,总是生怕哪儿有不适。
每年都有人来我家打听房子出租的事――我家房子有些大,都被弟弟拒绝了。弟弟和父母都不习惯每天必须和陌生人同在一个门厅进出的生活。
但是,无论是厂里,还是农田里,如今他们身边外地人的身影却是越来越多了。就像今年,村里出现了第三户外地人。
大年三十时,我跑去雪堰镇的吴稚晖故居,到达时门锁着。一位中年妇女靠在墙上,晒着太阳。
她看我围着房子左右逡巡,主动告诉我,可以找看管故居的吴老师,她每天早上8点来开门,今天也是早上8点来的,她就住附近。
这位妇女是租住在故居后面楼里的四川人。如果不是她开口,我定以为是本地居民。
我问她四川哪儿,她说是眉山人。
哦,跟苏东坡是老乡。我说我去过眉山。她笑呵呵地告诉我,她们家离苏东坡旧居很近。
我告诉她,苏东坡流寓江南,喜欢常州,最后归葬在常州了。
中年妇女说这个她不知道。但她们全家以及姐妹都来这边好几年了。而就在一河之隔的吴氏祠堂里,如今居住的全是外地人。
过去辨别外地人很容易。最早的时候,仅凭衣着、神态就一眼能分出谁是外地人。如今则需要开口才能分辨了。
或许,最初的时候,外地人的称呼带有隐藏的歧见,就像我们小时候喊“江北佬”那样。
不过,这些年,外地人越来越多了,村村都住上了外地人,每个厂都有了外地人,自己的子弟也是跟外地人尤其外地的年轻人一样学习工作和穿着,一样逛同样的商店,玩同样的游戏,甚至也开始说发音不准的普通话了。谁又能在表面上分出谁是本地人谁是外地人呢?
就算分出又有何意义呢?
――自由迁徙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也是社会开放的特征。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给爸爸的一封信
- 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 我与红领巾
- 爱的翅膀
- 唱红歌比赛
- 生活因读书而精彩
- 失败,并非只是失败
- 我懂得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 享受雨中寂静
- 我的自画像
- 我喜欢的公园
- 都是粗心惹得祸
- 教师节
- 我的家乡
- 看阅兵的感受
- 政府服务窗口的行政伦理失范问题简析
- 当前我国社会救助公平性不足的原因浅析
- 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及影响
- 从组织变革因素角度讨论国务院改革之历程及趋势
- 在台就读陆生饮食消费习惯之调查分析
- 议如何做好国家土地资源的管理工作
-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民人文素质现状的调查思考及建议
- 关于NGO参与居家养老的几点建议
- 国外生态补偿机制对我国草原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启示
- 青海少数民族学生高考录取政策实施情况调查研究
- 论“中国梦”的社会、政治稳定意义
- 大学生创业融资问题研究
- 激励理论在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
- 关于城中村村民城镇化的几点思考
- 关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的研究
-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材理解
-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设计
-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设计
-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设计
-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设计
-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设计
-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设计
-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札记
- 《卖木雕的少年》教材理解
- 《卖木雕的少年》课文
- 《一面五星红旗》课文
-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