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14
沿着内心指引的方向,做有意义的事情
她出身于体制,但革了自己的命。想安心做一个母亲,但因孩子的疾病自筹资金拍出了一个震撼国人的纪录片,让诸多国有大台和导演汗颜,让更多国人沉思。
没有商业,只有心愿;不求回报,只求意义。
柴静,一个瘦小的女子,却在这个商业喧嚣的时代,这个人人为财富奔忙的时代,树立了一个别样的精神标杆。
如果说,中国的前30年是商业精神的崛起,那么或者未来30年,中国的人文精神将以繁星的方式照耀时代。因为,摆脱物质桎梏的他们已经决定沿着内心指引的方向,做有意义的事情。
这是柴静的纪录片背后无声的宣言。
春节前后一个月的时间,我都在纠结于孤独群未来的发展模式。但后来,一位朋友告诫:“如果你把利摆在第一位,可能并不能收获你想要的东西。”
他建议我要寻找到“有佛心的工匠”,即那些对你所从事的事业存有热爱、不是把利益放在第一位加以考虑的能者。
但我依旧纠结于未来的不确定性,虽然有一位投资家曾经对我说过:“不要试图想清楚你的模式,往往,当你想清楚时,已经晚了。”
但是,我依旧没有下决定。将这个问题在春节的心头肆意“漂移”。我把自己投身于冗长的韩剧《大长今》中,放空自己,从悲喜剧情中汲取心力。
春节过后,我忽然悟到几句并写在孤独群中:
此时,刚好微信朋友圈一篇文章《生命的意义不单是幸福》引起我的注意,它的观念与我的想法似乎不谋而合:
文章写了著名犹太精神病学和神经学专家维克多・弗兰克和他的名著《生命的意义》的故事。其中弗兰克的观点令人印象深刻。他说:“人类生存在世,总是会向某个方向前进,这个方向也许指向了某个人,也许指向了某件物,但一个人的行动更多地是为了别人,而不是为了自己。也许是为了追寻某种意义,也许是为了遇见某个人。一个人愈忘我――为了所爱之人、所爱之物燃烧自己――那个人才愈加是一个真正的人。”
我同意文章的观点,幸福的生活只是生活的表层价值。有意义的生活――哪怕过程会伴有痛苦――才会带来长久的幸福。
心理学家总结:在幸福的生活中,“得到”更多;而在充满意义的生活中,“给予”更多。顶级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认为,追求有意义的生活就是“用你的全部力量和才能去效忠和服务一个超越自身的东西”。
但这样的幸福只是暂时的,我们希望它能持久。我们希望,孤独者粘会绝对不只是一次短短的自嗨,而是希望为这个社群找出一条情感与商业共振的道路。
现在,情感似乎已经凝聚,但商业共振的道路需要我们继续探索。
关于未来,迄今我们仍然无法想清完整的答案――我们也不想继续似乎徒劳的努力――这一点我们想和你们一起创造。孤独者们,可以吗?
我们想追求的是一种有意义的生活。这种生活将是秉持初心与本心的旅程,在点亮别人的同时照耀自己,追求一个能让自己充分燃烧的有意义的目标。
同样孤独的你跟我们持有同样的想法吗?你愿意做那个甘愿和勇于付出的“佛心工匠”吗?愿意成为我们孤独粘盟的梦想合伙人吗?
如果你自认是的,请跟我们一起来吧!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追求美好理想的心声
- 妈妈和我
- 他——何晓宇
- 相遇无缘
- 参观跳蚤市场
- 文明——只差一步
- 参观烈士纪念馆
- 美丽的春天
- 我感谢的人
- 等我也长大了
- 镜子里的我
- 一期黑板报——背后的故事
- 给妈妈的一信
- 这是长大了吗?
- 感谢恩师
- 企业文化建设要注意这些误区
- 金融伦理卷入、决策惯性与市场价格稳定
- 国有企业主导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成因分析
- 中国服务业增长质量的评价指标构建与测度
- 我国商业银行战略引资效应是否被高估
- 浅谈电力企业工会的作用
- 中国主要粮食品种生产的区域优势比较
- 偏远山区新生代农民工向农村家庭转移的收入较少吗
- 空降经理人如何握到“权杖”?
- 城镇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分析
- 城市群功能分工的时序演变与区域差异
- 理性程度的异质性: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考察
- 把模范履行社会责任融入企业文化
- 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力
- 手机银行可以解决农村金融难题吗
- 《称赞》教学设计
- 《称赞》教学实录
- 《称赞》教学设计
- 《称赞》教学设计
- 《称赞》教学实录
- 《称赞》教学设计
- 《称赞》教学实录
- 《称赞》教学设计
- 《称赞》教学设计
- 《称赞》教学实录
- 《称赞》片断赏析
- 《称赞》教学设计
- 《称赞》教学设计
- 《称赞》教学设计
- 《称赞》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