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投资IBM,巴菲特错了

投资IBM,巴菲特错了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8-10

投资IBM,巴菲特错了

令人担忧的是,IBM的股价目前仍未调整到位,未来还有继续下跌的空间。

未及时适应商业模式变革

让IBM陷入困境的是云计算的兴起所引发的IT行业深层次的商业模式变革。在云计算商业模式下,大量的企业开始减少数据中心的投入,有的新兴互联网公司甚至干脆关闭了自己的数据中心,将所有数据存放在类似亚马逊AWS这样的云计算服务中。这两年风头最劲的网络视频提供商Netflix(美剧《纸牌屋》发行商)是最具有代表意义的案例,Netflix在2008年开始把公司的核心数据向AWS上迁移,最后关闭了自己的数据中心,而IBM正是Netflix原来的数据中心技术服务商。

反观IBM,在互联网浪潮改变传统IT业软硬件需求的今天,仍然大力推广私有云业务,因为当客户采用IBM的私有云技术打造数据中心后,IBM便可以像过去十年那样继续向客户销售高利润率的软件和服务。但这种商业模式可以获得政府和大型商业机构尤其是银行的认可,因为这些客户追求的是服务的安全和稳定,而对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互联网企业来说,首先追求的是弹性,基础设施服务要能满足互联网快速增长的特性,其次要具有优异的性价比,这是云计算能够快速兴起最基本的商业特征,而这些都是IBM无法提供的。

商业模式在快速变革,可是IBM却贻误战机,犯下大错。

资金压力加重

虽然IBM在传统IT服务市场内仍然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它的经营方式在正常的产业周期内也没有太大问题,可惜云计算的发展是依靠互联网来推动的,所以IT基础架构最深层次的运行原理由“安全、稳定”转变为“简单灵活、快速响应”,适合这种特点的X86结构生态系统已经战胜了IBM的POWER架构生态系统,分布式计算正在淘汰集中式计算,IBM的失利不是某几款产品或服务的失利,而是在整个生态系统上的失利,导致这种失利的深层次原因是IBM的企业文化和理念不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如果想要扭转这种局势,需要IBM变革自身的企业文化和员工思维方式,难度非常巨大,从管理层的人选上看,罗睿兰并不具备适应新时代所需要的思维方式,IBM需要一位新的领军人。

脱离巴菲特的能力圈

巴菲特投资IBM,从核心原因上看,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圈。科技――尤其是当前席卷了全球的互联网,重新塑造了一个商业世界,和传统行业统治的商业世界相比的话,这是两个差异化巨大的商业生态系统,而投资人在判断企业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发展需要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型。

巴菲特在瞄准“大象(蓝筹企业)”时追求的是拥有优秀的历史记录的企业。一个企业过去多年的表现在巴菲特的思维模型里至关重要,他希望自己投资的企业所在的行业尽量不要发生大的变革,企业在悠久历史中积累的“护城河”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将继续有效,所以巴菲特翻阅了可口可乐过去100年的财务数据,而投资IBM之后他也说过自己看过IBM过去50年的财报。

正如他在1996年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上所称的,“我们观察企业时一般认为变革可能会对我们不利,我们不认为自己有能力预测变革到底会带来什么,我们寻找不怎么可能会变化的企业。华尔街总是说,假如一家企业将出现很多变革,那么就代表着会有很多机会,但我们完全不认为变革是机会,变革让我们害怕,因为我们不知道事情会怎样变化。”

巴菲特买入IBM的重要理由是其拥有强大的品牌效应和客户黏性,他认为这可以抵御科技行业的变革。他这样说道:“我到伯克希尔下属的所有公司进行走访,实地调研这些公司的IT部门是如何运作的,为什么他们会做出那些历史上的采购决策。调研之后我了解到,IBM公司在IT部门中具有什么样的地位,为什么IBM公司能够拥有这样的优势地位和这样的客户黏性等等一系列非常突出的特点,这让我对IBM公司有了和过去完全不同的看法。没有人曾经因为买了IBM的东西而被解雇,我想我们可能听到这句话有一千多次。”

如果说判断传统蓝筹企业“护城河”的核心依据是过去的历史的话,那么对于科技企业来说,企业的核心价值在于是否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无论科技企业过去曾经拥有多么强大的品牌优势、技术优势或市场份额优势,只要错失行业的下一波创新浪潮,随时都有可能被颠覆,所以历史积累的重要性要远远低于传统行业。诺基亚和摩托罗拉就是很好的案例,这两家曾经的手机行业领导者最终的结局都是以只有巅峰时期几分之一的价格出售,而且从巅峰下滑到谷底的过程非常迅速。

虽然巴菲特看过IBM过去50年的财报,也做了很多的调研,认为IBM拥有很宽的“护城河”,可惜科技行业并不是他的能力圈,他这次判断错了,互联网影响是巨大的,整个科技行业传统软硬件服务的商业模式都因为互联网推动的云计算而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这正是巴菲特最不希望看到的。

2014年,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之后,巴菲特接受CNBC采访,在谈到对亚马逊的看法时他说:“亚马逊的商业模式是我一生中见过的最强大的商业模式之一,而且掌管亚马逊的这个家伙(CEO杰夫・贝索斯)有着清晰的公司愿景,每天都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不被外界声音所阻碍,比如人们所说季度盈利之类的,聪明和专注的离谱的一个人。”像巴菲特这样成熟的投资大师公开称赞亚马逊,毫无疑问他做过很详细的研究,可是过去几年里对IBM冲击最大的是正在崛起的以亚马逊AWS为代表的云计算服务。即使做过研究,却还是未能感受到AWS对IBM产生的冲击,这进一步地说明科技行业不属于巴菲特的能力圈。

与之相对应的是巴菲特对金融业的洞若观火。

在2002年的致股东信中,巴菲特用了很长的篇幅详细解释他和芒格对金融衍生品带来的潜在的系统性风险表示了极大的担忧。“查理跟我对于任何可能的潜在重大意外都戒慎恐惧。或许对于长期衍生性金融商品的大量交易及巨额膨胀的无担保应收款项的保留态度,让我们看起来有点过虑了,但我们还是认为衍生性金融商品是财务金融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其所带来的危险虽然是潜在不可知,但绝对拥有致命的可能。”

在2007-2008年金融危机中巴菲特的担忧得到了印证,毫无疑问,金融行业就是巴菲特的能力圈,从对潜在风险的评估上可以看出他领先资本市场至少五年,与之相类似的是乔布斯在2007年发布第一代iPhone时所说的:“这部手机将领先业界至少5年!”这就是大师们在各自最擅长的领域内领先其他人的标志。如果一个行业属于投资者的能力圈,那他可以领先绝大多数人看到未来有可能会发生什么,也能看到深层次的因素能够产生的作用;如果一个行业不属于投资者的能力圈,即使是发生在眼前的事情,他也不会明白这些事情为什么发生,以及将导致怎样的后果。

对于投资者来说,要想不迈出自己的能力圈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这是在和人的本性抗衡,尤其是投资者在一个领域内获得成功后,自信心会不可避免地膨胀起来,在看到似乎符合自己思维模型企业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离开自己的能力圈,当离开自己的能力圈之后,即使是股神也同样会犯错。我想这个案例能够再一次说明,对于投资者来说,能力圈是多么的重要!

不过,虽然IBM长期来看不太可能给巴菲特带来他期待的回报,但是这对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整体的业绩影响会非常有限,伯克希尔依然拥有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投资体系,它仍然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投资公司。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做人
10-1=?
成败论
禁锢的命运
问灵魂
弘扬爱国传统 创建历史新篇
这只“蜘蛛”好不好?
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
珍惜生命养成文明交通好习惯
笛子
我的生命之舟——书
论猪八戒同志
做一个文明的人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家庭”新解
市场法在资产评估中的应用
环境保护部门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探析
新税法下的企业会计税务筹划
河北省农村妇女培训的实施效果评价研究
产业地产项目的融资策略分析
论高校教师如何开展学生思政工作
测算我国1952年―2013年潜在经济增长率
谈合作学习对商务英语专业教师教学团队的构建策略
加强内部财务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高校经费开支控制与管理体系研究
沉没成本与机会成本决策相关性辨析
中国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再研究
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会计案例收集与设计的研究
政府招商引资活动的有限性与有效性的思考
浅析山西省服务性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元日》教学设计
《元日》教学设计
《元日》教材理解
《元日》教学设计
《马拉松》片断赏析
《马拉松》教学设计
《元日》课文
《老北京的春节》课文
《元日》教学设计
《元日》教学设计
《马拉松》教学设计
《老北京的春节》教学实录
《元日》教学设计
《马拉松》课文
《马拉松》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