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从《武媚娘》看酱缸文化与商业文化的冲突

从《武媚娘》看酱缸文化与商业文化的冲突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06

从《武媚娘》看酱缸文化与商业文化的冲突

最近看了几集《武媚娘传奇》,印象极深的是一句颇“暖人心”的话:“赶紧趁热吃,都没毒……”

从讲故事的功力看,这部电视剧还算可以,至少以优势地位成为当前热播剧,但也还是不得不说:这依然是一部“酱缸味儿”十足的作品。

酱缸味儿,对中国观众并不新鲜,宫斗、谋略、权术、驭人……尽管《武媚娘传奇》给人的感觉是刻意的阴险偏多,而智慧偏少,但鉴于其社会影响,本文还是打算就酱缸文化和商业文化的冲突,解析一些非常关键的问题。

酱缸文化中,

即使成为皇帝也依然是失败宿命

其实,翻开中国历史会发现,宫斗和权术之类,本来就是“主旋律”。只是有时小人拿它们做了坏事,有时君子用它们做了好事。

如果仔细看历史中的一个个故事,会发现酱缸文化的惊悚一面――几乎所有人最终都是受害者,哪怕你处在“酱缸”的顶端,也难逃其害。

例如,对酱缸中的人来说,隐忍能力经常是在酱缸中获胜的最基本“素养”。但我们会发现:大多数人隐忍到死也不得翻身。

如徐阶除掉严嵩之类的隐忍典范,被传颂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这样的成功就像中彩票般稀缺,更多的人根本没等到能翻身的那一天,不是自然死亡,就是落个非正常下场,至少也是在隐忍中浪费了生命。但人们又需要“中彩故事”的鼓舞,否则多数人如何支撑着精神度日呢?

最值得一提的是,酱缸文化的顶端也往往谈不上获胜,在酱缸中爬得高的人,也少有好结果。如同练拳的往往死于拳下,弄权的人常毁于权术。

比如,皇权制乃是酱缸文化集大成者,而对皇权制的开创者秦始皇来说,不出两代,几十个“在册”的子女就一一被杀――因为他们都有可能成为潜在的皇权继承者,后代除了一些虚无缥缈的传说中有所记载外,几乎一个没留下来。

皇权制从诞生那一刻就是有剧毒的,首先毒杀掉的就是制造它的人。而达到这种肃杀程度的“毒性”,在之前历史的政权更迭中却很少见到。

当然有人会说,毕竟还有不少稳执权杖多年的皇帝,他们应该是酱缸文化中的喜剧了吧?其实不然,未来可能出现的家族性悲剧,始终是悬在他们以及后代头上的一把剑,在秦始皇式屠门到来之际发出“愿生生世世再不生于帝王家”(南朝刘宋末代皇帝刘准)的悲叹。即使武则天这样的成功者,尚在襁褓中的婴儿不也成了她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吗?

人本来都是人,但人是环境动物,不同的环境塑造着人的不同命运,“酱缸中人”的悲剧就在于酱缸赋予了人们蛆虫般的宿命――从宿命的角度看,不管你成为皇帝,还是成为“贱奴”,无非就是处在不同位置的蛆虫而已,并无本质差别。所有的蛆虫都在“前赴后继”地往上爬,不被后面的蛆虫拉下来,就被高处的蛆虫踩下去,在狭小的空间里,很多时候和别人一起滚落下去也在所不惜。即使身居最高位的蛆虫,也难逃“皇帝轮流坐”的宿命,因为他仍身处酱缸,无处可逃。

怎么才能活得像

马一样奔跑在“草原”上

如此,摆脱酱缸宿命的唯一办法一目了然,就是打碎酱缸,换个活法!

人本来就不应该像蛆虫一样活在酱缸里,而应该像马一样奔跑在草原上,对马而言,有草处处是家乡。

换句话说,酱缸文化的合理性在于,它是最适合农业基础的社会组织形式,更强调若干代人在这块土地上生产、生活的稳定,为此允许牺牲个体的能动性,因为稳定意味着群体的生存和农业生产的保证。

商业文化其实有些类似于草原游猎文化――你这个猎人,没抓到猎物就是没抓到,再“听话”、再“懂事”,捕不回猎物也无济于事。

这时候对个体能动性的要求就更高了,个体的价值也开始凸显。

因此,成熟的商业文化与酱缸文化的一个鲜明区别是,商业文化中的人际关系,从酱缸文化中上下关系为主,平行关系为辅,过渡到商业文化的平行关系为主,上下关系为辅的道路上来。因为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让“猎人”随机应变,保持个体的战斗力。

并不否认,任何环境中人性都能绽放出美好的一面,在此只是想强调:在酱缸文化中,即使美好,不少道德符号也依然是值得警惕的。

比如忠诚、孝顺,这一干道德符号固然有很多可歌可泣的事迹在背后支撑,但是,归根结底,酱缸文化强调的是对身份关系的忠诚(其实绝大多数道德符号是在把某种关系界定出“上下”层级来,无论君臣、主仆,还是父子、夫妻、兄弟等)。而商业文化与之最大的差异在于,强调的是对契约和合作的忠诚。即使父子、夫妻、兄弟之间的关系,也在向平等关系转型,因为商业环境让这些关系逐渐摆脱对身份的依附(其实这种亲情反而更纯粹)。

或者说,商业文明中的道德,归根结底是对契约的忠诚,而不再极度强调身份的上下乃至附属关系。酱缸式身份的上下关系,在向“草原”式平行的合作关系转换。在商业文明中,谁也不是谁的家臣,大家都是社会公器。而商业文化下的合作,也是以契约关系来体现和联结的。

不具备“草原”精神的人终将被淘汰

再看看当前,随着社会逐步向成熟的商业社会发育,酱缸文化的历史惯性所带来的阻碍,就非常值得警惕了。

比如,改革中“干部能上能下”之所以难以落实(不仅是机关里,大多数中国企业的人都很难自如地“能上能下”),这不仅是机制的问题,也是酱缸文化惯性带来的后果。因为酱缸逻辑中,给“上”赋予了过度的价值,而一旦“下”,轻了是面子问题,重了搞不好就意味着万劫不复。“上”和“下”都不是自然的状态。

打破酱缸文化之难,就在于要在“上下”为主的关系之外,在群体心理中逐渐确立“平行”为主的关系模式,而这种模式在多数人的心中并没有“模板”和认知基础。

在商业文明进入去中心化、自由联结的互联网时代后,酱缸文化就更不合时宜了――互联网环境下的社会变迁,从创造外部价值到调整内部架构,正在全方位解构传统社会的组织基础。

这绝不是一个被酱缸文化浸染、从根本上不具备平等和“草原”精神的人所能适应和驾驭的时代。

所以,当下人就算为自己着想,也还是少受些酱缸文化的熏陶,多关注一下正在变化的世界吧。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阅兵仪式观后感——国庆60周年
童年趣事
我爱我的祖国——国庆60周年
分享爱
未来的我
家里的物品
最佳搭档
我的梦想
驣飞的中国——国庆60周年
过中秋
我的祖国——国庆60周年
看《阅兵式》有感
6的奇遇记
我是男生
人生的指明灯——姥姥
以公选课形式推广生态教育的一次实践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民办高校学风建设的分析
乒乓球台内球技术浅谈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微博载体探讨
关于O2O商业模式及发展探讨
关于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高职院校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研究
浅谈博物馆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政府回应的相关国外借鉴
新型师生关系在新课程教学中的构建
数字时代编辑记者技术素养研究
探析高校院系级教授委员会建设的改进与优化
应用型本科高校《食品工厂设计》课程教学研究与探索
心理学理论在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应用体会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鲁教版《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材理解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文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材理解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相关知识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文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关键词肖复兴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材理解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札记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相关知识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其它杂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