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01
税如何才能增得不“痛苦”?
增税已是大趋势,那些与增税相“配套”的动作更值得我们思考。
但中国企业面临的政策现实是什么呢?
减税已无可能
在中国经济转型和复苏的困难时期,通过减税和放权以激发市场的活力,一直是大家的共同期盼。但是,为什么减税喊了这么些年,增税却一直在持续?最直接的原因是,减税和减支是硬币的两面,减税必先减支。支出减不下来,何谈减税!据媒体报道,2014年全国税收比上年增长8.8%,并首次突破10万亿大关。
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时,老百姓对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的需求就会直线上升。中国现在人均GDP已经超过7000美元,民生支出的需求和刚性都很大,加之我国现阶段的行政管理改革和经济市场化改革还远未到位,继续减税对政府财政,特别是地方政府的财政会带来很大压力。所以,从平衡预算的角度看,进一步减税的空间已然不足。
对于今后的税制改革方向,十八大的定调是“稳定税负”和“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在这些举措中,除了“推进增值税改革,适当简化税率”这一条外,其他的改革基本上都是增税举措。由于目前中国税制本身存在的诸多问题,比如间接税占比过高、收入差距和经济结构调节能力差等等,十八大提出的税制改革举措非常必要也很紧迫。
但关键是,增税之后该怎么办?
增税之后该做点什么?
第一,要加快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该增的要增,但该减的也要减。现在有一种倾向,就是增税政策推出来很快,而减税政策的推出总是磨磨唧唧。比如,成品油消费税可以在半个月内连续两次上调,而对于之前普遍诟病的“馒头税”、“月饼税”之类却总没有实质性改进,对创新型产业、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力度也总让人觉得不那么解渴。
第二,要加大力度清理非税收入。除了税收之外,政府还有一大块的收入就是非税收入。这些收入虽然不是税收,但一样具有税收的实质,就是都要由老百姓来负担。2014年,初步估计这块收入大致在8万亿左右。清费正税是符合“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改革方向的,但我们不能让税“正”了,而费却总“清”不了。
第三,要着力于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一个国家的税负是否“痛苦”不应只纠缠于税负高低,更应关注财政支出结构是否合理。如果政府所获得的大部分财政收入用于民生支出和福利水平的提升,即使稍高的税收水平也无伤大雅。欧美国家的宏观水平确实比中国高,但是他们的公民享受到了“从摇篮到坟墓”无所不包的福利,所以那些国家的民众对高税负的接受程度就比较高。在这些国家中,社会福利支出是财政总支出中的最大项目,一般都在30%以上,美国为45%,德国高达71.49%,而我国这一比例还不到30%。老百姓既要承担过高税负,又要自己攒钱买房和养老,更要准备大额资金用于医疗和下一代子女教育,如何能不“痛苦”?
总之,从现状与改革方向来看,增税在我国应该是大趋势,但增税之后该做点什么才更值得我们思考。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下雪了
- 我
- 回乡偶书
- 亲切的易老师
- 和平,我想你
- 秋天
- 外婆的家乡
- 给"坏习惯"先生的一封信
- 我笑了
- 我的老师
- 给"坏习惯"先生的一封信
- 请到我的家乡来
- 击鼓传花
- 我爱荷花
- 刮目相看歇后语改写
- 刍议关于推进中国博物馆学科建设的建议
- 浅谈中国玻璃发展
- 出土文献数字化整理简述
- 大革命时期的察哈尔农民协会
- 舌尖上的异域风情
- 英国中世纪庄园制下自由农民的主体权利
- 明、清、民国海南方志槟榔习俗变迁研究
- 承德避暑山庄的现状和发展对策
- 对文物博物馆管理体制创新的思考
- 清代龟鹤益寿烛台考略
- 日本飞鸟奈良平安时代佛教的传播及受容
- 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提要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差异
- 浅析博物馆陈列形式风格定位
- 陈嘉庚珍藏文物的来源及藏品信息浅谈
- 浅谈抗战时期进步文艺期刊
- 《足球史话》教学设计
- 《学弈》相关知识
- 《学弈》教学设计
- 《学弈》其它杂项
- 《学弈》教学札记
- 《学弈》相关知识
- 《学弈》其它杂项
- 《足球史话》课文
- 《学弈》问题探讨
- 《学弈》教学设计
- 《学弈》说课设计
- 《学弈》教学设计
- 《学弈》教学设计
- 《学弈》教学札记
- 《学弈》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