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10
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编辑素养的探析
摘 要:在新媒体时代下,要想在行业中独秀一枝,就应增强采编人员的新闻采编能力,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但是,提高采编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采编工作者自身的努力,也需要新闻行业给予必要的关注。
关键字: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素养
前言:网络的快速发展、手机媒体的兴起,为人们接收新闻提供了多种方式,传统媒体对新闻的垄断局面已经瓦解,新媒体时代新闻的新特点为传统媒体新闻编辑工作增添了困难,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代技术和新媒体也为新闻编辑工作提供了便利,新闻工作者只有适应时代需求,充分利用新媒体,发挥传统媒体的优势,才能在新媒体时代立于不败之地。
一、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新闻比较分析
新媒体时代卜,新闻具有海量化、快捷化、互动化、良劳不齐等特点。互联网是一个庞杂的信息库,且具有检索功能,受众可以通过互联网查找到无限量的信息二计算机和网络己经实现了普及,人们只要打开电脑,连上网络,互联网信息会自动跳入视野。信息的海量化是互联网的优点,也是它的缺点,海量的信息给人们的选择造成了困扰,这是传统媒体不可能消亡的原因。
相对传统媒体,新媒体更快捷,新事件发生后,新媒体可以在第一时间传遍世界各个角落,对于突发事件的传播,多以微博为首发原,微博发出信息约半小时后传统媒体才有报道问世,但是新媒体的快捷性也容易造成信息的不准确,传统媒体拥有较多的时间进行深入调查,保证新闻的真实客观性。
相对传统媒体,新媒体为受众提供了发布信息的平台,受众不再是单一的信息接收者,可以发布新闻、评论新闻,是舆论影响者。传统媒体对受众的反馈主要通过对收视率和发行率的调查,互动性较差。
新媒体新闻质量良劳不齐,谣言容易借助新媒体进行传播,干扰受众对新闻的判断,容易造成舆论误导,传统媒体具有较大的公信力,大众对传统媒体报道的新闻的真实性较为认可,因而传统媒体拥有较大的舆论导向功能
2.新媒体时代下新闻采编能力培养方法
在信息化的社会,新闻信息的传播,对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都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方便人们获取更多的信息,同时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更多样化等。新闻传播的重要性已是显而易见,但是,当前新闻采编方面存在的不足也是有目共睹。因此,为了提高新闻采编质量,满足受众的收视需求,切实提高新闻工作者的新闻采编能力是媒体工作的重中之重。
2.1增强新闻编写能力,重视新闻的真实性和对新闻的深度挖掘
新闻工作者新闻编写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一则新闻稿的质量。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当前新闻传播速度的加快和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使得人们的生活呈现了“足不出户也知天下事”的局面,与此同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听见“辟谣”的声音越来越普遍。因此,新闻工作者要采取措施增强自身的新闻编写能力,面对一则新闻,要注重深度挖掘其背后深藏的内容,努力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其深层的价值,写出独具特色的新闻稿,并且对于纷繁复杂的新闻要认真鉴别,格外注重新闻的真实性。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总是瞬息万变,所以采编工作者在新闻编写时还要注重新闻的时效性,提高新闻的可读性。比如,在招聘采编人员时,就应该对应聘者的相关素质进行严格把关,只有各方面合格的才给予聘用。这样在开始时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从业者具有一定良好的新闻采编素质和能力。同时,新闻单位也可以不定期组织新闻工作者参加相关的提升采编能力的培训,并且组织一些测试用来鉴定学员的学习心得。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新闻工作者的新闻采编能力和自身各方面的素质,揭示出新闻背后的新闻,以增强竞争力,从而保证新闻的采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2.2与时俱进创新采编形式,增强新闻编写的新颖性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的传播媒介和形式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变化,数字化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其赖以依存的载体,图像、声音和表格等都包含着很大的信息量。但是,当前的新闻采编形式仍然停留在传统的采访这一单一的表现形式上。因此,在新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应在充分发挥采访这一传统采编方式的优点的同时,也能与时俱进地运用二些现代科技信息技术进行采编,从而丰富新闻采编方式,增强新闻采编的新颖性和对受众的吸引力。此外,新闻采编工作者还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互动与融合,加强与受众的沟通,更全面地了解受众的收视需求和心理变化,以促进新闻的有效传播。
2.3增强采编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信息泛滥的局面。因此,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具有社会责任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新闻信息时,要做到全面且真实地报道事件。真实是新闻的生命,采编人员一定要在实际工作坚持贯彻这一原则,做好新闻的有效传播。
2.4充分利用新媒体和现代技术
新媒体具有一定的优势,编辑也要了解到新媒体的不足,新闻的海量性会造成受众的困扰;新闻的及时性、便捷性会造成新闻报道的不深刻、不全面:新媒体的复杂性也导致新闻质量的良劳不齐。充分认识新媒体时代卜新闻的不足,是新闻编辑提高新闻质量,使传统媒体保持一定优势的前提。
过去传统媒体获得新闻线索的渠道面窄,主要靠新闻采编人工获取,新媒体为受众,也为其他媒体工作者提供了海量的信息,利用网络工具收集新闻线索更加便捷,而且网络信息具有及时性,传统媒体通过网络信息可以更快地了解时事新闻,当然从海量的信息中获取新闻线索需要较高的新闻敏感度。此外,网络也是庞大的交流平台,论坛、微博、QQ等都是可以利用的交流工具,编辑可以利用网络工具通过网民获取新闻线索。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与红领巾
- 爱的翅膀
- 我的自画像
- 我的家乡
- 都是粗心惹得祸
- 唱红歌比赛
- 看阅兵的感受
- 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 我喜欢的公园
- 给爸爸的一封信
- 享受雨中寂静
- 教师节
- 我懂得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 生活因读书而精彩
- 失败,并非只是失败
- 关于NGO参与居家养老的几点建议
- 论“中国梦”的社会、政治稳定意义
- 从组织变革因素角度讨论国务院改革之历程及趋势
- 激励理论在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
-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民人文素质现状的调查思考及建议
- 议如何做好国家土地资源的管理工作
- 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及影响
- 关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的研究
- 当前我国社会救助公平性不足的原因浅析
- 政府服务窗口的行政伦理失范问题简析
- 青海少数民族学生高考录取政策实施情况调查研究
- 关于城中村村民城镇化的几点思考
- 在台就读陆生饮食消费习惯之调查分析
- 国外生态补偿机制对我国草原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启示
- 大学生创业融资问题研究
-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设计
- 《卖木雕的少年》教材理解
-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设计
-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设计
-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札记
-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设计
-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材理解
-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设计
-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设计
- 《卖木雕的少年》课文
-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设计
- 《一面五星红旗》课文
-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