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逆战》:唱出你的逆态度

《逆战》:唱出你的逆态度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08

《逆战》:唱出你的逆态度

4年前,没有多少游戏玩家知道《逆战》。当时市面上有50多款射击游戏,而玩家对《逆战》的评价也不是特别高。

而现在,《逆战》的市场占有率已经位居第二,一提起《逆战》,玩家觉得“很酷”,会联想到同名主题曲,联想到“演唱会”、“张杰”……在玩家看来,这是一个有主张、有情怀的游戏。

不久前腾讯互娱为《逆战》推出电竞项目“逆联赛”,玩家从全国各地赶来参赛,热情高涨,从比赛场馆东侧一直排到西侧,长达200米。

时间回到2011年,《逆战》上线后很快面临三个严峻的问题:第一,这款游戏相较市面上很多同类竞品,没有太多自己的鲜明特色,无法让人记住。第二,相对其他50款竞品,《逆战》的关注度较低。第三,当时这款游戏主打的差异化卖点是机甲,但这个卖点显得较“空”。在缺乏鲜明品牌形象、低关注度和差异化卖点的情况下,亟需制定出扭转局面的营销策略。

腾讯互娱市场团队认为,要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就必须识别出高认知度的要素,与游戏紧密绑定,进而推广《逆战》,使之脱颖而出。

于是大家开始回退反思:自己的用户是谁?他们在想什么?他们想要什么?为了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项目组与腾讯用户研究团队一起,对市场和目标用户进行分析。

锁定了用户群,团队开始观察这些玩家,研究这群相对低收入、低学历、处于低线城市的人群。调查结果显示,这个群体的70%是90后,他们认为自己是“泛娱乐派”,娱乐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最大的比重,他们聊得最多的就是娱乐话题。这个群体最喜欢聊的娱乐元素包括电视、电影、星座、阅读、音乐等,但其中和他们贴得最紧密的娱乐元素是“音乐”。此外,调查结果还显示,相对于大明星而言,这个群体更青睐草根明星、选秀明星,尤其是那些有舞感的新星。

《逆战》项目组开始对明星进行排查,找出具备目标要素的明星――草根出身、选秀出身,在90后群体中具有高认知度,这就是张杰。张杰个人形象清晰,和《逆战》的目标人选特征吻合,而且2011年也是他事业的上升期。另一个高切合度点则是张杰坚持音乐梦想、始终逆流而上的形象,这正是《逆战》项目组希望找到的代言人――张杰代表了“逆精神”、主张不畏人言的“逆态度”。

选定张杰后,团队决定采取娱乐营销的方式与用户沟通,而3年来与张杰的合作证明了腾讯游戏步步递进营销策略的前瞻性、正确性。

2011年是新品推广阶段,与张杰合作可以让玩家对《逆战》有差异化的认知。

2013年,开始策划娱乐大事件,目标用户从游戏人群走向泛游戏人群。这一年,张杰希望进一步提升个人品牌形象;而《逆战》也希望让用户看到,这不只是一个游戏,更是有态度、有情怀的一款产品,双方都希望创造一些具有鲜明个性和积极态度的精神元素,于是便提出“站出逆态度”的品牌主张,同时创作主题曲《逆态度》,改变用户认知。此次活动很快演变为娱乐大事件,反响热烈,连谢娜、萧敬腾等明星也都站出来,表达自己的“逆态度”。

根据市场调查的数据表明,超过50%的用户认为《逆战》和张杰共同的关键词是“逆态度”和“正能量”。正是因为眼光独到,切入时机准确,腾讯游戏的《逆战》绑定明星共同成长策略真正实现了低成本、高回报,让一个单纯的游戏品牌上升为一个泛娱乐事件品牌。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60周年庆典
夏日的山村
我的愿望
浅谈幸福
相信自己
拔河比赛中的声音
拥抱青春
幽幽中华魂
兩中见真情
辉煌60年
怀念
妈妈的爱
读书乃生命飞翔的羽翼
难道知足和上进一定是对立的吗?
树的自述
从发达国家经验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的对策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从美、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看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
我国大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浅析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
经济发展模式选择在旅游城市近郊农村中的分析
辽宁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人民币升值压力对策
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问题与对策探究策研究
互联网金融创新监管思路探讨
论会计内部控制质量的度量方法与检验
浅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中的应用
企业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影响海南乡村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分析
县域经济视角下的GDP核算工作思考
《亡羊补牢》教材理解
《路旁的橡树》课文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文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札记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板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札记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课文
《南辕北辙》教材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