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产学研合作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

产学研合作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产学研合作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

[摘 要]针对产学研合作教育存在问题为主轴线展开研究分析,并在文章后面提出应对产学研合作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意见,目的在于让更多读者更加全面整体的认识和了解产学研合作教育开展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更有效地解决问题以使高校和企业间能站在互惠共赢的角度上,充分利用双方的优势资源,调动参与积极性,已达到深入开展并推广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目的。使产学研合作教育为中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甚至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突破发展以及我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高校;产学研;政府;企业参与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传授知识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获取实际经验有机结合,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具有较高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人才的教育模式。

1 产学研合作教育在高等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是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益引起教育界及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和普遍重视。它突破了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在高等教育中开辟了一条新的人才培养路径,培养出针对性强、适应性强的人才,对高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进取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已成为高等教育中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

2 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现状

2.1 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主要模式

2.1.1 订单模式

订单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依照用人单位人力资源计划,在与用人单位充分协商的基础上,结合用人单位提出的人才培养规格与标准,与用人单位签订“订单”,并以此制定相应的教学培养方案与计划,双方共同培养用人单位的预备“员工”,学生毕业时,经用人单位和学校考核合格后,用人单位依照“订单”吸收毕业生到其单位就业并签订就业协议。

“X+Y”培养模式,是将学生的培养计划分为在校理论学习和在企业顶岗实习两个阶段,两个阶段的时间分配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设计。在正常情况下,学生首先是完成学校X学期的理论基础课程学习,然后再参与Y学期的企业顶岗实习工作。

2.1.3 工学结合模式

工学结合模式是指学校根据实际教学需求在学生教育期间内采用多次交替在校学习与校外工作两种培养方式,在完成学校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安排学生参加实践工作的时间、次数及频率,使学生不断循环将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结合在一起,从最大限度使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2.2 产学研合作教育存在问题

2.2.1 企业缺乏参与积极性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施需要耗费巨大的人财物力代价,企业必须处理好庞大的支出和短期微小的成效的关系,与学校一同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且大批量学生参与生产实习会扰乱企业的正常运作,影响企业生产效益,再者,让学生顶岗实习风险较大。企业不仅要承担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安全意外的责任而且还要承担学生因错误操作造成的损失,企业对此心存畏惧。

2.2.2 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我国的国情特色决定了离开或缺乏政府和领导机关的支持,产学研合作教育将很难开展。政府的大力支持引导是合作教育不断朝纵深发展,调动各方参与积极性的动力源泉。政府支持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缺乏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法律法规保障,以至于出现违约、安全事故等情况处理时无据可循;缺乏建立专门的合作教育管理协调机构,监督、调解企业学校双方利益;在激励机制上缺乏相应的体系,如给予人财物的支持或者相关优惠政策支持等。

2.2.3 学校内部运行机制不适应合作教育开展

学校仍难以彻底转变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观念和单一化灌输式的象牙塔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评价也大多停留在专业考试成绩上;部分老师专攻学术研究,缺乏企业实战经验,以至于讲授内容滞后或者与企业实际相脱离。教学计划时间安排较为短暂且经常和实习时间需求相冲突,导致实习的时间不够长,实习内容不够全面深入,实习效果因而降低。此外,随着每年课程课时的缩短再加上课外实践的时间,学校教师大多认为产学研合作教育干扰其常规教学课程内容安排,导致在有限的课堂时间老师只能对理论基础知识轻描淡写,学生只是掌握一二,缺乏牢固的专业基础知识。在寻求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企业方面上,学校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据了解高等学校一般情况下都坐等企业来校洽谈合作教育事宜,缺乏“引进来,走出去”的积极性。

3 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对策

3.1 政府层面

3.1.1 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教育法律法规体系

由于高校与企业隶属于不同的行政主管部门,具有不同的性质、特点和任务,相互之间难以沟通协调,且目前大多数省市尚未建立起管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专门机构。我国应成立各级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专门机构,设置专项基金,明确并发挥好专门机构咨询、指导、扶持、决策、监督等作用,从真正意义上推动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 3.1.3 健全产学研合作教育激励机制及质量监督评估机制

政府下达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鼓励性指令任务,对参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企业、学校、教师、学生等给予在财政、提职、奖励等方面的政策倾斜,健全产学研合作教育中的激励机制,如允许参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企业免交一定的税收,把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评选优秀学校、优秀老师的必要条件,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同学毕业后可缩短一定时间的试用期,并给予学生适当的生活补贴等。此外,政府应协调好教育部门、产业部门及社会有关方面的关系,定期检查督促以保证产学研合作教育质量。

3.2 企业层面

3.2.1 认识到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长期效益

产学研合作教育耗资巨大且没能在短期内达到预想效果,使企业参与积极性降低。面临这种情况,企业应用战略眼光看问题。领导人应克服片面追求任期内短期效应的急功近利行为,认识到合作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于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提升产品知名度及技术水平等长期发展利益。明确企业作为人才需求者和培养者的双重角色,强化企业对教育的责任意识,实现企业、学校、学生三赢的局面。

3.2.2 加强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微观管理与运行

实习期间,企业安排专职员工统一管理学生且为每位实习生安排专业指导教师进行实践指导,实行双导师制,导师除了注重专业技能的传授外还得积极了解学生日常动态,定期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实习内容的广度、深度、心得体会及职业生涯规划等各面内容,指导、敦促、检查学生撰写实习总结和毕业设计等,引导学生从“校园人”往“职场人”转变。

3.2.3 积极参与产学研合作的整个过程

合作教育前期,积极参与合作教育的专业没置、课程选择、培养目标及教学计划制定、教材编写等工作,从社会市场需求出发,为学校教育提出建议。在合作教育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细微管理,及时了解并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问题。合作教育后期,积极参与产学研合作教育实施效果的评估,听取学校、学生的反馈意见,为今后的合作教育开展提供经验借鉴。

3.3 学校层面

3.3.1 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注重实践

虽然我国已实施了系列教学改革,但依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考试分数,轻技能的现象,大部分的教学模式仍以学生被动接收理论知识为主,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机会很少,考核方法仍以理论笔试为主,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因此,我国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当务之急是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更加注重实践环节,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适销性”;杜绝迷信考试,将考试作为检查学习效果的唯一方法,认真研究、实验,完善考试内容和形式,建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模式。

3.3.2 大力培养“双师型”和兼职教师队伍

教师是合作教育的核心和主体。拥有专业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合作教育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缺乏素质优良、高效精干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开展高水平的合作教育事业,因此,应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出一支既精通专业理论知识,又熟练掌握实践技能的一体化师资队伍,让教师走出校门,走进企业和生产一线,了解行业最新信息,增加实践经验。适应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施教,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学生。此外,应加强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制定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兼职教师聘任机制,鼓励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参与合作教育,将实际操作技术带进课堂。

3.3.3 挖掘学生参加合作教育的内动力

学生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参与者,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是做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关键之一。我国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较少考虑学生需求,导致大部分学生始终未成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积极参与者,有时由于学生过于被动而产生抵触情绪,大大影响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因此,产学研合作教育必须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4 结 语

本文从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入手,引申至学校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现象,进而阐述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概念、原则、地位作用及基本模式等理论知识,分析了当前产学研合作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发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几点对策与建议。一是针对产学研合作教育机制尚未完善,法律保障措施不到位等一系列的问题,政府应加强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支持和引导,发挥好宏观调控职能,将政策、监管、立法、评估等工作做到位。二是关于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过于单一,合作教育的动力不足等问题,高校应该积极深化与企业的对接,不断创新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在优化专业课程设置的同时,贴近企业需求,主动为企业培养、甄选人才提供帮助。企业应转变过去成本论、短期行为的想法,着眼于长远的人才的培养储备,积极寻求与高校合作,加大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关注与投入。三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给大学生创造了在高校求学期间进人企业从事具体岗位实践工作的机会平台,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大学生竞争力,使学生在毕业前就能积累一定的工作和社会经验。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夏日的山村
拥抱青春
读书乃生命飞翔的羽翼
妈妈的爱
相信自己
难道知足和上进一定是对立的吗?
幽幽中华魂
树的自述
我的愿望
拔河比赛中的声音
兩中见真情
辉煌60年
60周年庆典
怀念
浅谈幸福
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问题与对策探究策研究
影响海南乡村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分析
经济发展模式选择在旅游城市近郊农村中的分析
县域经济视角下的GDP核算工作思考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浅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中的应用
企业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人民币升值压力对策
浅析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
论会计内部控制质量的度量方法与检验
从发达国家经验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的对策
我国大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从美、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看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
互联网金融创新监管思路探讨
辽宁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板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课文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南辕北辙》教材理解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札记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课文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文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札记
《亡羊补牢》教材理解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