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职业教育中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培养

职业教育中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培养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20

职业教育中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培养

[摘 要]受现代信息化浪潮的影响,教育改革和发展都要求具有高信息化素养的教师,这样才能适应教育信息化的要求。基于此,结合笔者自身的经历,针对职业教育,从教师信息化素养的主要内涵、目前现状和如何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化素养;职业教育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信息化浪潮对教育事业的渗透,传统的教育教学活动被彻底地改变,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要求高素质的教师;同时,教育改革和发展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教育信息化已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经之路,而作为教育活动中重要角色的教师直接面临着信息化的巨大冲击。为了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给教育教学带来的变化,教师就必须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素养,并以此作为渗透整个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那么作为职业教育的工作者,又该如何培养自身的信息化素养呢。

1 教师信息化素养的主要内涵

要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必须要明确教师信息化素养的主要内涵。一般来说,主要包括信息化意识、道德素养、技术知识和信息化能力四个方面。也就是说,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形成使用计算机或其他信息技术来解决各种问题的意识;必须遵循信息技术人员的道德规范,遵守信息法律与法则,抵制违法信息行为;同时,具有防范信息技术犯罪活动的简单技能;还应了解常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能在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同时,要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所需的信息,并对所获信息做出分析、处理后合理表达并有所创新,最后能应用到教育教学过程中。

2 教师信息化素养的现状

目前,职业教育中教师信息化素养是什么样的状态呢,经调查,主要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信息化意识不强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事业的渗透,职业教育的教师对自身信息化素养也越来越重视,但在日常的工作中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还是以旧方法来解决问题的居多,不具备应有的信息化意识。尤其是职业教育的专业种类繁多,专业分工不同,要求不同,相当一部分专业课程(如动画原画、素描、烹饪、餐饮等)的教师是不愿意使用信息化手段,甚至是觉得对自己的工作没有任何帮助,更不用说花时间去学习。

2.2 信息化能力还比较欠缺

在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中,老年教师的数量占较小的一部分,他们由于没有系统地学习信息化知识,因而信息化意识相当淡薄,缺乏对信息的敏锐性及获取与利用的能力,能使用的信息化能力就是通过计算机浏览网页,不会用它来处理日常工作;作为主干力量的中青年教师有着相对较熟的信息化技能,但除了在参加比赛时会充分利用到信息化技术手段,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由于自身精力的不足,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

2.3 过度依赖多媒体技术手段

有部分教师觉得所谓信息化只要使用了多媒体就行了,上课时完全依赖于多媒体技术手段,一堂课往往是一个PPT放映到底,和学生交流变少,而且一旦计算机出现故障就更不能解决了。

2.4 硬件设备制约了教师信息化素养的提高

硬件设备的配置往往会受到学校经济条件、领导重视程度、城市区域发展等因素的影响,职业教育中,有相当一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硬件是比较落后的,教师没有最基本的信息化环境,又谈何信息化素养呢。

3 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培养途径

通过对以上现状的分析不难发现,要培养职业教育中教师的信息化素养,要使教师具有较强的信息化意识,营造良好的氛围,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改进工作方式和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思路、教学结构和模式,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3.1 加强教师的信息化意识的培养

3.2 营造有利于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的良好氛围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人类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教育事业来说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适应信息化社会的新要求,转变观念,加强自身信息化素养的培养,适应信息化浪潮。江苏省的各职业学校可以以“三通两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数字资源班班通、学习空间人人通和教学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抓手,更新学校的硬件设备,加强学校的网络建设和多媒体教室建设,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鼓励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营造有利于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的良好氛围。如,给每位教师配备工作用计算机并接入互联网,要求教师使用计算机进行教案、课件、试卷、教学总结、论文等的编辑、修改和保存,并将这些资源共享,同学科的教师进行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共同完善资源。作为班主任,还可以将班级的各项资料形成电子资料,方便调阅和使用。再如,可以要求教师多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这样教师就会充分创造条件,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将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效地结合;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类信息化比赛,将平常使用于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化手段以各种形式呈现,不仅能提高教师自身的信息化水平,还可以学习他人先进的信息化方法。 3.3 采用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培训

目前,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如何使信息技术有效地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最好的办法是结合学校、教师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培训的形式可以采用全员培训与骨干培训结合、校本培训与自我培训结合。

提高信息化素养是对全体教师的要求,只有全员参与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但不可否认的是,教师队伍中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信息化素养也有高有低,因此,在全员培训的同时,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突破口,重点培训,再通过骨干教师的帮带传作用以点带面,促进全体教师信息化素养的提升。

校本培训是最有活力和效力的师资培训活动,各校可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但在职业教育中,各学科的专业性强,集中培训只能是种入门引导,要真正使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得以提升,必须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通过集中培训,更新教师的观念,形成终身学习和数字学习的意识,进行自我培训,达到提高教师信息化能力的目的。另外,如今国家已将信息技术教育纳入教师继续教育范畴并做出统一安排,这对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也是十分有利的。

3.4 紧密结合学科进行学习和实践

培养教师信息化素养的最终目的是进行应用,也就是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去解决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尤其是使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信息化素养,训练学生的信息化技能。因此,将信息技术手段与课程进行整合,结合学科进行学习和实践是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最重要的环节。

职业教育中专业学科繁多,各专业教师要针对自身学科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多地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一方面,能将计算机和其他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通过实际使用更加深入地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学校还可以将优秀的课程在全校展示,共同学习,分享经验,并不断提出优化。如,我校分别以系、部、教研室等为单位建立了QQ群,部分单位还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微信号,拥有了部分课程的资源库,不仅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还可以利用网络进行信息交流和处理,大力促进了教师信息化素养的提升。

培养职业教育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的共同扶持和教师的努力,这是一项长期且系统的工程。教师应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学校领导的支持下,主动学习信息化技术手段,不断提升信息化水平,加强信息化能力,同时,结合自身学科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实践中。相信在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之下,职业教育中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树的自述
兩中见真情
怀念
难道知足和上进一定是对立的吗?
相信自己
拥抱青春
我的愿望
读书乃生命飞翔的羽翼
夏日的山村
辉煌60年
拔河比赛中的声音
浅谈幸福
妈妈的爱
幽幽中华魂
60周年庆典
县域经济视角下的GDP核算工作思考
我国大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辽宁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影响海南乡村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分析
经济发展模式选择在旅游城市近郊农村中的分析
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问题与对策探究策研究
互联网金融创新监管思路探讨
浅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中的应用
人民币升值压力对策
从发达国家经验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的对策
浅析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
企业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从美、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看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
论会计内部控制质量的度量方法与检验
《路旁的橡树》课文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札记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亡羊补牢》教材理解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南辕北辙》教材理解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课文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札记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文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