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基于PDCA循环提高《国际服务贸易》课堂教学质量的研究

基于PDCA循环提高《国际服务贸易》课堂教学质量的研究

摘要:《国际服务贸易》是继《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世界经济概论》之后理论性、政策性很强的课程。“戴明环”人才培养模式适用于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性质,探讨“戴明环”人才培养模式在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更适用于未来的教育市场。该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参与性、探究性的自主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从而达到教学效能的最大化。

关键词:国际服务贸易;PDCA模式;教学方法

一、引言

伴随着我国对外经贸活动的不断扩大,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对外经贸关系以及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新挑战越来越受到关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也可谓是热门专业。但是“盛极而衰”,这一自然生存法在金融危机之后,表现尤为明显。货物贸易的进出口受限制,瓶颈问题渐渐隐现,服务贸易领域将是高校毕业生未来就业的一个机遇。《国际服务贸易》缺乏像国际货物贸易那样完整统一的理论体系,是一门新发展起来的学科,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为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在教育部提出的教改背景下,面对教育需求的多重性,如何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顺应时代潮流的教学体系,在众多专业和和课程体系中生存下去并且继往开来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国际服务贸易》的教学现状

《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性质、教学大纲、考核方式一般都是由国际经济与贸易教研室的教师承担完成的。通过研究我院的课程教学大纲,并结合大部分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培养方案,与同行交流发现,此门课程教学存在如下一些现象:

(一)课程理论性过强

《国际服务贸易》以服务贸易和服务业为特定的研究对象,是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研究的细化。国际服务贸易涉及领域十分复杂,实务性知识在各相关课程中已经介绍,本课程仅从宏观上介绍国际服务贸易的理论、规则,不涉及具体程序及操作技能。《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总体而言是偏向于宏观理论和政策的学习,因此初学者往往不容易产生很大的兴趣,并且常常会对它的有用性或有效性产生疑问,进而失去学习的动力。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二)课程教学方式单调化

因为授课专业教师长期从事本专业的研究,对其他专业了解相对较少,并且各专业教师之间的交流甚少,相互不了解各自的需求,导致与服务贸易相关的一些课程衔接不到位,比如旅游管理,保险金融学,信息技术管理等等。同时,现在的大学教师普遍在追求自身的提高,科研考核要求让一些专业课老师没有充分的时间去揣摩不同的授课对象以及授课内容。一般教师就采取了统一的教学方式来应对不同的教学对象,使得专业与非专业混淆,模糊专业性。更有甚者,一些教师就抓着一门课进行数轮教学,无论是教材和教学课件都跟不上时代的日新月异,尤其表现在与时事相关的贸易政策和最新案例。

(三)自学课时利用度较少

参考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所拟定的教学大纲可以发现,我院开设的《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总课时只有32个,其中讲课14个,自学课时18个,课堂教学课时相对较少,课后自学课时较多,不能很好掌握学生动向。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涉及服务贸易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政策、服务贸易规则、服务贸易主要实践以及相关的热点问题等板块。为在有限的课时内既可完成基本教学内容,又可实现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目标,让学生学会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必须另辟蹊径,找到适用的教学方法。

综上所述,如何进行《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改革,让国经专业的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理解服务贸易的内涵与主要方式,了解服务贸易的主要理论,认识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意义,并能结合相关理论,联系中国服务贸易现实,分析国际服务贸易领域的一些现象,把握一些主要经济体的服务贸易状况,及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战略与政策选择这一教学目的,显得格外迫切。

三、《国际服务贸易》教学改革的思路

(一)关于PDCA循环的理论渊源及研究现状

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发现,质量管理方面在国内教育学术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还很缺乏,特别是还没有发现基于PDCA循环提升《国际服务贸易》课堂教学质量管理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这很大程度上可能是由于条件的限制,而我院国经专业开设的《国际服务贸易》这门课正具备了这样的条件,重点开展基于PDCA循环在课堂教学质量改进的研究,全方位创新性锻炼学生分析、思考和动手能力,让学生像教师一样思考,能从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中获得足够大的长期受益。

(三)PDCA模式在《国际服务贸易》教学环节中的模拟应用

1.PLAN计划阶段:计划阶段主要有四个步骤,包括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主要影响因素

在大纲要求的基础上,结合课程以自学为主的特点,充分考虑学时和课程内容的要求,在《国际服务贸易》课程开课的第一讲,让学生领悟该门课的重要性,效用性,启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表现欲望都是非常重要的。比如问学生一些问题“中国出口的所有商品中,最贵的是什么?有人说姚明是最贵的出口单品对不对?为什么?”由浅入深,自然将货物贸易过渡到服务贸易上。然后将PDCA小循环在整个《国际服务贸易》自学安排要求清晰明白地告知所有学生。为了使一学期的课能够顺利开展,第一讲至关重要。

2.DO执行阶段:执行改进原计划和具体措施。

按照PDCA小循环在整个《国际服务贸易》自学安排要求,第五周开始,便陆续开始学生的自学交流环节。为了实现更有效合作,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改变学生被动吸收知识的局面,在学生开始授课讲解之前,会将交流环节的评分细则分发到Rh平台,让所有同学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第一,每组派代表作展示,同时上交课件、讲稿以及分工安排。第二,每组展示讲解时间控制在25分钟(正负5分钟)。第三,讲解完之后,剩余小组如果有不同的意见,可以在小组展示之后提问。第四,提问环节之后,每个小组必须给当次作交流展示的那个小组打分,满分一百。第五,将学生评委打分占比是50%,另外教师评委的的评分也占了50%,结合作为该组学生该项展示的综合成绩。评分标准包括文本撰写、成员分工情况、讨论展示、语言形象分、提问环节,每个指标下都有详细的类别和标准,方便学生考核委员会作出成绩评定。

3.CHECK检查阶段:检查改进计划和措施的执行结果。

4.ACTI0N处理阶段:总结经验教训,巩固成绩,将未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循环,从而实现持续提升。

针对学生整个教学环节以及后期的自查和检查阶段进行全面分析之后,教师会做一个小结,将整个环节中出现的不足和问题提出,在下一个PDCA循环阶段得到改善,继而在后一个循环中得到解决和提升,持续改善,从而提升学生自学能力。通过相互学习,教师也可以从学生整个授课过程中,发现平时被自己忽略掉的,学生感兴趣的角度,从而提升整个教学质量。

四、结论

PDCA循环在有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不仅需要前期利用前五周的时间介绍相关的理论让同学能够在后期讲解的时候掌握,更重要的是,后期学生的自学还要全程参与,不仅表现在组长代表作为学生考核委员会打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学习方式,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教师运用全面质量管理中PDCA循环的思想,根据教学目标,策划自学教学过程,不断实施自学授课教学过程,检查教学效果,对自学教学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如果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密切地配合,那么整个自学课程将会崩盘。这种合作不仅是为了集思广益,顺应教育社会化的需要,也是为了营造一个活跃、积极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行为,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希望有更多教师能够步入到这种探索过程中来,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最终培养出“拿来就用”的大学毕业生。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难道知足和上进一定是对立的吗?
60周年庆典
拥抱青春
怀念
妈妈的爱
幽幽中华魂
我的愿望
浅谈幸福
辉煌60年
拔河比赛中的声音
相信自己
夏日的山村
兩中见真情
树的自述
读书乃生命飞翔的羽翼
辽宁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从发达国家经验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的对策
互联网金融创新监管思路探讨
从美、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看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
浅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中的应用
人民币升值压力对策
经济发展模式选择在旅游城市近郊农村中的分析
我国大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影响海南乡村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分析
论会计内部控制质量的度量方法与检验
县域经济视角下的GDP核算工作思考
企业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浅析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问题与对策探究策研究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札记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亡羊补牢》教材理解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课文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板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南辕北辙》教材理解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文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札记
《路旁的橡树》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