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在铭记与反思中走向未来
历史的曙光,永远在最黑暗时绽放光辉;伟大的民族,总能在绝境中浴火重生。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全民族抗战爆发78周年。在这个纪念胜利、反思战争的特殊时间节点回望“七七”,历史的回声意蕴深邃、振聋发聩。
1937年7月7日,对中国乃至世界而言,都是一个不能忘却的日子。宛平城的战火硝烟,拉开日本侵略者全面侵占中国的黑暗序幕,将中华民族逼至亡国灭种的危险境地;卢沟桥畔的奋起反击,标注全民族救亡图存的伟大起点,为人类正义事业点亮希望的熊熊火炬。彼时的中国,已经以积贫积弱之国力与日本侵略者独自抗争了6年;彼时的欧洲,依然在绥靖政策的阴云下对德国法西斯的紧逼节节退让。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开辟的那一刻起,四万万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共赴国难,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光辉旗帜的引领下,投身艰苦卓绝全民族抗战的历史洪流。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千万爱国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奏响了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书写了不畏强暴、以弱胜强的伟大史诗,不但挽救民族于危亡,也为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作出彪炳史册的重要贡献。
回望“七七”,中华民族从苦难到辉煌的曲折道路,始终需要坚强的领导核心指引方向。百年以降,面对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掠夺,无数仁人志士奋起反抗,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在日本大举侵略、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谁能带领人民坚决抵抗外来侵略者,提出战胜强敌的战略思想、拿出切实有效的果敢行动,谁就能得到人民的拥护支持。以实现民族复兴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用卓越的战略方针、强大的战略定力和坚毅的战略行动,为夺取全民族抗战胜利注入强大信心和动力,成为全民族救亡图存的中流砥柱。在其倡导并积极推动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昔日军阀割据、内部分裂的中国,不再是让侵略者藐视的一盘散沙;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以及海外华侨华人等一切爱国力量同仇敌忾,汇聚成反抗外来侵略的滚滚洪流。经过抗战洗礼的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指引下更加团结坚强,更加坚定了道路的选择和前行的方向。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抚今追昔,鉴往知来,时代变迁令人感慨,历史启迪发人深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大潮奔腾向前,中国从贫穷落后走向发展振兴,与世界日益结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曾经落后挨打、任人宰割的苦难经历,化作捍卫和平的坚定决心;昔日为正义事业而战,为人类命运抗争的大国担当,同今天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价值取向一脉相承。从“中国理念”到“中国方案”再到“中国行动”,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的努力和贡献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赞誉和支持。作为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积极倡导者和切实践行者,中国从自身经历中形成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自觉选择,也真诚希望世界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在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征程中,中华民族付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牺牲,经受了难以想象的灾难伤痛,但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从不气馁、从不放弃,而是一次次顽强战胜艰难险阻、重新整装出发。今天,中华民族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复兴梦想,也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永远铭记伟大的全民族抗战,继承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万众一心、砥砺奋进,不断开创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新境界,推动世界和平发展,谱写人类文明进步的新篇章。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一件“丑事”
- 郊游五部曲
- 蚊子的自述
- 运动会记事
- 壶嘴的盖子
- 坏人
- 追梦
- 祖国母亲我想对你说
- “梦想”,“渴望”
- 狮子和老鼠
- 大象的传说
- 家乡的“小装饰”
- 坐过山车
- 春是什么颜色的
- 一次有益的扫墓活动
- 浅谈榜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劳工标准影响外商直接投资流入的研究综述
- 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现状分析研究
- 基于回归模型分析的快递服务业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 中国百货商场的转型探讨
- 三大主流国际关系流派对安全的认知与实践途径
- 浅谈二十世纪中后期中国社会变革与藏族“新文学”的兴起
- 论中国企业外商直接投资的条件
- 从资源型城市转型看领导决策
- 我国OFDI促进国内技术的实证分析
- 读巴菲尔德《危险的边疆:游牧帝国与中国》
- 中国企业进入日本市场的外部环境分析
- 基于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五禽戏习修
- 中国工商银行海外并购现状及财务整合风险分析
- 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文化的互动研究
- 《咏柳》教学设计
- 《燕子》教学札记
- 《咏柳》问题探讨
- 《燕子》教学札记
- 《燕子》课文
- 《燕子》说课设计
- 《燕子》教学札记
- 《燕子》教学札记
- 《燕子》问题探讨
- 《燕子》教学札记
- 《燕子》问题探讨
- 《燕子》问题探讨
- 《燕子》教学札记
- 《燕子》问题探讨
- 《燕子》其它杂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