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扶贫攻坚,历史大考

扶贫攻坚,历史大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06

扶贫攻坚,历史大考

“扶贫开发工作依然十分艰巨而繁重,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握时间节点,努力补齐短板,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 2020年如期脱贫。”6月 1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吹响了中国扶贫的决战号角。

专家认为,“中国式扶贫”有必要在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创新,走出一条适应新形势的扶贫之路。

两条曲线,折射我国扶贫难度

在世界范围内,中国的扶贫无疑是最成功的,然而不得不承认,越是在最后,扶贫难度越大。

专家同时认为,对贫困问题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要有更深刻的认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不是所有人都达到同样的发展阶段,东部地区的小康标准和西部地区的肯定不一样。”中国人民大学反贫困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汪三贵表示,“比较现实的目标是,到 2020年,目前 7000多万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都达到贫困线以上,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问题都能得到保障。”

扶贫“怪现象”

近年来,政府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投入前所未有,但在一些地方,投入的增加并没有带来明显的效果,一些扶贫项目不接地气、不做周密的计划,只管把资金投出去就完事,成效如何反倒不重视。有农民甚至反映:扶贫项目,搞啥亏啥,农民都怕了。这种“政府越投钱群众越吃亏”的怪现象,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警觉。

在西部某地区,为帮助群众脱贫,一度兴起养兔热,政府整合各项资金予以支持,高峰期兔子存栏接近 40万只,但市场行情急剧变化,短短 5年时间,产业规模已萎缩到不足 7万只。不少养殖户血本无归,多年缓不过劲来。

为啥政府投入巨资,帮助群众打造的富民项目却成了 “伤民产业”?当地干部反思道:产业培育只重视生产环节,对产品深加工、营销、市场信息预警等产业链建设“缺课”严重,结果是投入越多、产量越大、风险越高。农民增产不增收,反受其累。

“产业扶贫是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抓手,如果不能整合资源,科学规划,打造有竞争力的产业链条,盲目上马,可能会起反作用。”当地农业干部说。

富农项目之所以成了“伤民产业 ”,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习惯行政主导,忽略群众意愿和市场的作用。例如,某地在“整村脱贫”中,硬性规定 70%的资金必须用于产业发展,其余的 30%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这种刚性切分资金的要求,看似没错,实际不接地气。”某基层干部说,在一些贫困地区,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仍然是制约地区发展、农民增收的关键原因。没有基础设施,谈不上产业发展。同时不少农民也不愿意搞产业,搞产业‘看起来很美’实际上何其难也。一位基层干部说:“政府要求大部分钱必须搞产业,大伙儿想破了头,也不知道该搞啥。最后产业没搞起来,基础设施也没改善。”

传统的扶贫方式,资源虽然到了贫困乡镇、贫困村,但得到这些资源的并不是最需要帮助的人家,容易出现“扶强难扶弱、帮富不帮穷”的问题。比如,某贫困村实施一项产业到户措施,把“一苗一子”(核桃苗、蔬菜种子)免费发给贫困户,让农民发展产业。对这种到户扶贫,农民并不买账,“一苗一子”拿回家,大多扔在一旁。一位 74岁的农民说,自己患有高血压、冠心病,锄头抡不了两下就犯累,根本没力气搞上面安排的特色农业。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说,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各不相同,有的读不起书,有的看不起病,有的住危房,有的没有劳动能力,有的缺乏启动资金,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在宁夏西海固村民常宗义家,一道“Z”形裂缝由上到下贯穿窑洞。尽管危窑住了多年,他却难以享受国家的危房改造补助。

他说,当地政策是改造 54平方米补助 2.2万元,不足的部分要自己筹款。假如重新选址盖一座砖房,个人还要掏 6万元左右。“我连 3万元都没有。借钱给儿子结婚,还欠着 5万外债没还上呢。”

国家补助两万元就能盖得起房的,常常不是最穷的人家。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寨科乡乡长王正奇说,最需要帮助的穷人,因为掏不起自筹资金,有补助也不敢要,反而享受不到扶贫福利。 汪三贵分析,“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以来,最早是重点扶持贫困县,后来扶持贫困村。普惠性政策让贫困地区发展普遍提速,但条件相对较好的人受益多,条件相对差的人受益少。“要真正瞄准生产生活条件最恶劣的贫困群体,改变‘大水漫灌’的套路,实行精准化、针对化、差异化扶贫,做到一户一策。”

“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因地制宜研究实施“四个一批”的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

这是对不同特点群体采取不同扶贫策略的“大精准”思路。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副主任黄承伟认为,对于一些特别的群体,只能采取非常规手段。

树立“大扶贫”思路

让 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走出“锅底”,不仅是扶贫办一个单位的事,也不仅是贫困地区的事,而是全中国的大事,需要举全国之力。

众多干部群众、专家学者都认为,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么艰巨的任务,特别需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要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先富帮后富、共同富裕,向来是改革开放的基本战略。事实证明,对口帮扶方式可以解决很多贫困地区自身难以解决、中央又照顾不到的问题。

武汉大学经管学院教授成德宁说,在扶贫攻坚的关键阶段,要强化对口帮扶的制度安排。我国从 1996年就启动了这项工作,东部 18个发达省市对口帮扶西部 10省份,但是一直缺少量化约束,没有纳入目标管理,下一步,可考虑给发达省份下指标,促使他们更快、更多地拿出资源投入扶贫。

武汉大学经管学院教授成德宁说,在扶贫攻坚的关键阶段,要强化对口帮扶的制度安排。我国从 1996年就启动了这项工作,东部 18个发达省市对口帮扶西部 10省份,但是一直缺少量化约束,没有纳入目标管理,下一步,可考虑给发达省份下指标,促使他们更快、更多地拿出资源投入扶贫。

有专家建议,对各中央部委也应建立类似硬性约束,落实其扶贫责任。

事实上,各部委一直是扶贫的参与者,都成立了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由部委领导甚至“一把手”任组长。很多部委还分别联系一些贫困片区,分别出台过专门的扶贫政策。然而,由于缺乏统一规划,不同部委扶贫力度不一,并且由于政策设计出发点不同,缺乏有效整合,扶贫政策合力尚未形成。

“就像烧水,不能总是在五六十摄氏度,要想烧开,必须加火。”“我们有各种各样黄承伟以此比喻扶贫资源的分散, 的资源,只因条块分割的管理方式,到了地方上就各自为政。要把资源集中起来,精准发力。”

在 5年多的时间内,让几千万人脱离贫困,这项艰巨的工程,需要凝聚全社会力量共同来完成。我国已将每年的10月 17日设为“扶贫日”,不少人将“1017”谐音为“邀您一起”,意在最广泛地动员社会力量投入扶贫济困工作。

汪三贵说,中国扶贫特点是政府主导,资源项目都是从上到下实施的,比如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体系等。一些小的扶贫项目,专业性民间机构和企业可能做得更有效。而扩大社会力量的参与面,需要一系列体制、机制的突破创新,应当树立“大扶贫 ”思路。只有贫困地区内外、中央与地方、官方与民间共同行动起来,才能下好扶贫攻坚这盘大棋。

“盯人防守”实现高效帮扶在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看来,中央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扶贫开发的政策,关键在于落实,在于各级领导干部有没有把老百姓的疾苦真正放在心上。

“贫困县领导不关心扶贫”的现象在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很多地方仍是“GDP第一”,把大量精力花在招商引资搞开发上。以扶贫名义要来资金、转手就挪给其他项目的行为时有发生。还有个别地方“穷县富衙”,高耸在贫困区中心的办公大楼格外刺眼。

河南省扶贫办主任张成智认为,出现这些问题,一是有些官员政绩观有偏差,二是考核体系不完善,对贫困地区缺少约束。“这项改革落实到位,要用硬手腕推进,与官员的 ‘乌纱帽’挂钩,由中央督查,做不到的就要处理人,一票否决。”他说。

“以前地方上政绩考核多以 GDP论英雄,扶贫工作干得好没奖励,干得不好也没有处罚。”汪三贵说,随着各地改革贫困县考核机制,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和减少贫困人口数量成为考核“硬指标”,扶贫开发将从“可有可无”转为 “主要工作”。

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时代,只有“盯人防守”才能实现细化到一家一户的高效帮扶。

同一片贫困地区,同样的扶贫政策,有的村富得快,有的村富得慢,差别往往就在于有没有好的带头人。老支书、老村长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故事很多,而一些地方尝试“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山东、“第见效更快。在安徽、河南等省,一书记”非常得到贫困群众认可,并出现了一批深受老百姓爱戴的典型,如安徽小岗村的沈浩。

成德宁认为,“第一书记 ”之所以能迅速打开局面,就因为他们整体素质较高,能得到各级部门特别是财政支持,能调动多方资源。这一做法应在更大范围推广,覆盖全国所有贫困村,并且通过“第一书记 ”带出更多的致富带头人。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难忘的一课
心中的城堡
在祖国的阳光下成长
别离
我的烦恼
回忆,六
人生之悟
羁绊
雨,芦苇下的生命
我爱我的祖国
妈妈对我的关心
改革开放变化大
盛世中华
花开有声
不屈的心
提高油气项目地面工程服务质量的几点思考
强化与拓展地方预算执行审计目标
推进六个转变 实现审计转型
政府信息公开在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铁路施工企业供应商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工程机械维修现状及对策
我国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研究
加强石油企业基层统计队伍建设迫在眉睫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收费现状分析
当代企业中的财务管理与税收筹划
浅谈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论企业统计职能的具体实现
基于连续性统计调查方法在我国的应用分析
论老龄化背景下的如何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保障体系建设
刍议工程造价管理对建设项目全过程的影响
《富饶的西沙群岛》相关知识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相关知识
《富饶的西沙群岛》说课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练习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练习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札记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相关知识
《富饶的西沙群岛》说课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相关知识
《富饶的西沙群岛》说课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