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后的资产资金管理探析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后的资产资金管理探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07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后的资产资金管理探析

摘要:改革后的事业单位资产资金管理,不仅关系到事业单位自身建设发展、经济安全而且关系到国家社会经济等各项事业的稳定发展。提高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后各类事业单位的资产资金管理水平,有利于对国有资产加强监督和管理,防控财务风险,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促进事业单位健康稳定发展发展,更好的服务社会。

关键词:事业单位 分类改革 资产资金 管理

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后加强资产资金管理主要举措

(一)严格财政预算管理

加强事业单位资产资金管理的源头是严格管理财政预算。随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完成,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管理要求更为严格,需要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依照《预算法》结合本单位的年度工作计划和中心任务合理的编制年度财务收支预算,通过严格的财政预算集中高效的管理单位的资金领拨缴销、事业计划、工作任务,促进资产资金管理与预算编制有机结合。严格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管理,构建完善的预算监管体系,有利于规范事业单位资金管理使用和采购预算的管理与执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事业单位公共服务水平和财政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

加强事业单位资产资金管理的关键在于加强财务内部控制,构建稳定有序的财政体系,完善绩效考评制度。

1、理顺财务管理体制

按照事权和财权匹配的原则,在适当采用财务集中管理的同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分级管理,建立起统一的财经制度,以确保全单位财务管理政策统一,会计核算集中。

2、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应在执行上级部门制定的财务内部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应当制定完善本单位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如产权的界定和登记制度、资产的流转和管理制度、审计制度、考核制度等,制定财务管理办法、经费支出标准、会议费报销管理办法、库存现金管理办法、政府采购财务管理办法等内部财务制度。

3、建立健全财务部门

事业单位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建立健全会计机构,配备具有相应资格和能力的会计人员,规范财务进人口径。

4、实行财务管理信息化

建立单位电子化财务报销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电子预警机制等,以先进的手段帮助建立资产资金的规范化管理,加强财务内部控制,防控资产资金管理过程中的财务风险,。

(三)加大财政对事业单位的支持力度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后,财政拨款仍然是事业单位资产资金的主要来源,因此资产资金管理的前提是加大财政对事业单位的支持力度,加快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系,调整支出结构,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构建财政支持事业单位发展的长效机制,保障其充足的资金来源。尤其是要制定和完善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的财政政策,形成多渠道筹措资金发展公益事业的投入机制。结合不同事业单位的具体特点和财力,应实行不同的财政支持办法,合理制定标准,实行动态调整,健全监管制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效用,如对公益一类,根据正常业务需要,财政给予经费保障,对公益二类,根据财务收支状况,财政给予经费补助,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支持。

(四)加大资产资金管理使用的监督力度

事业单位资产资金管理使用的监督力度大致可以分为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内部监督是指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监督,事业单位应重视财务人员对账目的管理,经常对本单位的账簿进行清查核实,确保每一笔支出都能有详细的记录,账目的清晰明了。定期公开账目,鼓励单位的全体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到资产资金管理使用的监督。外部监督是指加强对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财务控制和监督,各级财政部门要切实履行财政监督管理职能,健全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强化预算约束,规范收支管理。定期对事业单位的资产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确保事业单位资产资金管理使用合法合规,防范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群众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监督,督促事业单位资产资金管理。

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后事业单位资产资金管理初探

(一)行政事业单位

行政事业单位是我国各项政策法规的主要执行机构,它的健康稳定运行离不开资产资金的有序管理。《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 “已认定为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改革后成建制转为行政机构的,在财务清算结束后,经主管部门审核并报同级财政部门批准,相应划转财务经费指标,无偿划转资产及未竣工基本建设项目,并按照国家有关行政单位财务、资产管理、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进行管理。”这就要求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资金管理采取行政单位的管理模式,强化预算管理,一切支出都应遵照既定的预算,没有列入预算内的支出不予以审批,使资产资金管理程序化、简约化;建设好管理制度和台账,使单位的资产资金管理制度化,对单位资产资金进行核算、登记、清查,摸清掌握单位资产资金确切情况,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减少国家资产资金的浪费和流失;形成审计制度,尤其要进行领导干部离职审计,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资产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一次详细的审计调查,做好资产资金管理的交接,提高资产资金管理效率。

(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之后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资产资金管理,应该要使转制的事业单位与原主管部门的脱钩,厘清资产资金的权属问题,并进行资产清查、资产评估、产权和工商登记,《指导意见》规定“对改革后转为企业的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资产清查、财务审计、资产评估,核实债权债务,界定和核实资产,并由同级财政部门依法核定国家资本金。”改制的事业单位的资产资金完成清查之后,资产资金管理不再遵照原有的管理办法,而应该遵照企业管理模式,首先应该及时准确的掌握资产资金情况,对各项资产、负债重新分类建账,进行财会审计,由同级财务部门核定国家资本金;其次要制定过渡期的资产资金管理办法,并于财政部门对接好,确保原有的正常的事业费继续拨付,做好社会保障、优惠政策、资金支出的衔接,保证单位的财务平稳过渡;最后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后,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深化内部改革,切实转变资产资金管理机制,并依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原则,逐步与原行政主管部门脱钩,建立健全自身的资产资金财务管理制度。

(三)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

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是此次改革的重头戏,强化事业单位公益属性,逐步理顺资产资金管理体制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激发事业单位生机与活力,不断提高公益服务水平和效率,促进公益事业发展是改革的目的所在。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公益服务事业单位,做好资产资金管理要认真研究。

1、实行资产资金管理体制改革

针对公益服务事业单位特性,理顺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关系,促进行政主管部门加快职能转变,创新管理方式,减少对事业单位资产资金管理的干涉,使事业单位充分行使资产资金管理的自主权。

2、重点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公益事业单位需要激发工作人员干事的积极性,因此在资产资金管理中要完善工资分配激励约束机制,探索绩效工资管理办法,健全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要求的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

3、对资产资金使用加强监督

对事业单位的资产资金实行动态实时监控,对使用情况进行审计考核,提高使用效益。

三、结束语

事业单位的资产资金管理涉及到单位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和部门,异常重要。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后,更是对事业单位资产资金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严格财政预算管理、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大资产资金管理使用监督力度总前提下,各类事业单位要针对自身情况采取不同的资产资金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少 林 功 夫
田园挖红薯
争强好斗的小青虾
我是一个自信的孩子
我是一只小虾
农村见闻
老鼠笑了
我到上海啦
春蕾杯选
萌萌笑了
评语给我力量
假如我是蚊子
春蕾杯征文选
电视机笑了
老师,你理解我们吗?
关于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
探讨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改造问题及相关对策
内部控制视角下高校财务管理探究
医院总务经常性商品采购调查研究
我国延迟退休政策可行性分析
我国风险管理在医疗器械中的应用
城市水污染状况及治理措施研究
遵义会议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论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常见问题和对策分析
新常态下关于国企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人民和群众是具有明显区别的不同概念
新公共行政学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
我国农村养老模式问题探讨
信阳市农村土地流转调研分析
内蒙古自治区中小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镇的早晨》片断赏析
《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
《小镇的早晨》片断赏析
《小镇的早晨》教学实录
《小镇的早晨》片断赏析
《小镇的早晨》片断赏析
《小镇的早晨》片断赏析
《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
《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
《小镇的早晨》片断赏析
《小镇的早晨》片断赏析
《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
《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
《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
《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