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25
战胜信息过载
现代生活充斥着超负荷的信息,让很多寻常的决策(如选择一个手机套餐)都出人意料的艰难。虽然选择意味着消费者拥有更多选项,但太多的选择常常导致决策拖延或者做出非最优的选择。最近有一项关于个人如何处理信息的研究,为应对信息过量提供了一些有益对策;这些对策的关键词是“心理距离”――让人从细节的沼泽中挣脱,从更加抽象的层面思考并做出决策。
研究者们开展了多项实验,探索心理距离如何影响决策并发现:心理距离能够帮助人们过滤掉次要的细节而专注于最核心的要素。在其中一项实验中,研究者们将来自康奈尔大学的实验对象分成人数相同的三组:第一组写下“明年如果买车,希望买怎样的”;第二组写下“如果明天买车,希望买怎样的”;第三组则什么都不准备,作为参照。然后,安排这些实验对象从四款车中进行挑选:电脑屏幕依次显示每款车的12个特点(里程数、操作系统、车载空间等),每一种特点只显示7秒钟。结果显示,第一组做出的选择最佳,69%的人选择了最好的那款车;第二、三组中,选中最佳车型的人数只占40%和39%。
在另一项心理距离的实验中,研究者依然将实验对象分成三组,并要求第一组用三分钟时间写下一年前某天发生的事情,第二组用三分钟时间写下前一天发生的事情,第三组则什么都不用写。然后向他们提供四款汽车的信息:电脑屏幕每次显示一款汽车的所有特性,实验对象们则按自己的节奏阅读;当结束信息浏览后,请他们选出最中意的一款汽车。最后,第一组做出最佳选择的人数占比(59%)远超第二、三组(34%、29%),且体现出了更明显的“抓住要旨”思维特征。
当然,心理距离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决策行为,尤其是陪审团审案、投资决策等,这些场合往往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具体细节。不过,在日常生活中,巧用心理距离可以帮助人们免受信息过量的困扰,做出更好的决策。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夏日的山村
- 兩中见真情
- 幽幽中华魂
- 我的愿望
- 拥抱青春
- 辉煌60年
- 60周年庆典
- 浅谈幸福
- 读书乃生命飞翔的羽翼
- 树的自述
- 难道知足和上进一定是对立的吗?
- 拔河比赛中的声音
- 妈妈的爱
- 相信自己
- 怀念
- 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问题与对策探究策研究
- 互联网金融创新监管思路探讨
- 从美、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看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
- 论会计内部控制质量的度量方法与检验
- 经济发展模式选择在旅游城市近郊农村中的分析
- 影响海南乡村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分析
- 辽宁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 浅析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
- 我国大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 人民币升值压力对策
- 浅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中的应用
- 县域经济视角下的GDP核算工作思考
- 从发达国家经验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的对策
- 企业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文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札记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札记
-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板书设计
-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 《南辕北辙》教材理解
-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 《亡羊补牢》教材理解
-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 《路旁的橡树》课文
- 《路旁的橡树》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