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会计稳健性原则

浅析会计稳健性原则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17

浅析会计稳健性原则

摘要: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会计稳健性的含义,并首次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简要阐述了会计稳健性的重要意义,然后重点阐述了稳健性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和运用稳健性原则,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能够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会计 稳健性原则 应用

一、会计稳健性的含义

会计稳健性在业内一直没有统一的定义,本文通过对以往文献资料的翻阅对比,将会计稳健性的含义描述为:会计人员在不确定的会计环境下,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在对会计信息作出判断时,要以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为原则,保持必要的谨慎,从而对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作出恰当合理的估计。

二、运用会计稳健性原则的重要意义

会计稳健性原则的意义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个是微观层面的意义,即对个别企业的影响;一个是宏观层面的意义,即对整个国家经济的影响:

一是在微观层面上,稳健性在整个会计核算工作中的适度运用,是对历史成本法计量不足的补充,它可以降低企业各契约方的违约可能性,提高会计核算的质量,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满足内部经营决策的需要,有利于保护各投资方的利益,帮助企业规避各种经营与投资风险,强化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

二是在宏观层面上,会计稳健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符合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它的适度运用有利于我国树立稳定可靠的财政来源,有利于稳定物价,降低经济的不稳定性,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三、稳健性原则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稳健性原则的相关条款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

当前,由于我国的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规定还不够细致完善,会计核算方法不统一,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导致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利用会计政策的漏洞,虚增、虚减利润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对存货的计量,是采用先进先出法还是后进先出法。

(二)税法规定限制了稳健性原则的运用

当前,企业在计算应纳所得税额时,无论企业的财务会计如何核算,均按税法规规定执行。由于税法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将以“多计资产、收入,少计负债、费用”为思想,与稳健性原则要求企业“少计资产、收入,多计负债、费用”相矛盾,使得稳健性原则在我国会计核算实务运用中与所得税存在较多不协调事项。

(三)与其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关系和冲突

稳健性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之一,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容易与其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发生冲突。如可靠性要求会计核算的各个阶段(包括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力求真实客观,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如实反映;明显与稳健性提前确计量、记录和报告),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力求真实客观,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如实反映;明显与稳健性提前确认可能发生但尚未发生的费用与损失相矛盾。

(四)稳健性运用不足或过度

企业出于种种目的,容易出现不用、少用或过度运用稳健性原则的倾向,如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由于担心因贯彻稳健性原则造成各项经济考核指标下降,而少计损失、多计收益,虚增账面利润,此时稳健性运用不足;也有的企业出于避税或其他目的,而多计损失、少计收益,虚减账面利润,此时稳健性运用过度。

四、对合理运用会计稳健性原则的几点建议

(一)增强准则的可操作性,缩小会计与税法的差距

可以根据各行各业的不同情况,规定一个可以上下浮动的标准,既可以减小会计人员操作的随意性,又不失其灵活性;同时应逐步缩小会计与税法的差距,使稳健性原则在会计上真正得以充分运用。

(二)正确处理与其他会计原则的冲突

会计人员应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职业判断能力,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确定各项会计原则的优先使用顺序。

(三)合理运用稳健性原则的关键在于适度

要根据会计核算的不同环境,在保障各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建立的一个能被广泛接受的且具有一定灵活性的标准。过度运用或运用不够都会使稳健性原则优点得不到正常发挥,并扩大其缺点,给企业与国家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例如我们可以根据不同时期国家经济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通过灵活确定各行各业稳健性强度的计量指标(如通过市净率法、盈余与股票回报率的关系等确定)浮动范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稳健性的顺周期效应。

(四)将稳健性原则的运用在对外报告中进行披露

稳健性原则在会计核算过程中的运用,是对会计领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事项的一种估计与判断,导致了对同一事项不同的会计处理,容易误导相关会计信息使用者。所以,在企业对外财务报告中,应该将与稳健性原则有关的内容进行全面披露,包括稳健性运用的范围、强度、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等,使会计信息使用者能够获得更加真实可靠的信息,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

(五)强化内在约束机制,加强审计监督

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强化企业内在约束机制,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同时,为防止企业弄虚作假,随意使用稳健性原则,应充分发挥社会各界人士的监督作用,特别要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与强度。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沉醉与原来
考试过后
读《小故事大道理》
难忘的岁月
愁月
感动
我的生日厚礼
秋天的树叶
普通话,使社会文明
繁落成花
校园里的春天
寻找秋天
我做晨刊小报童的第一天
乌龟
我们的汪老师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评价方法研究
新医改环境下公立医院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思考
浅谈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合同能源管理对冶金企业成本控制的研究分析
基于政府招标采购信誉风险的防范思考
企业办公用房规范管理研究
浅析医院物资信息化管理建设的重要性
高校预算精细化管理的解析
医保基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析企业往来账款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刍议煤炭工程造价中概预算的重要作用
我国中小企业外贸代理中的若干问题与对策研究
论作业成本法下成本控制系统的构建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内部环境问题分析
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陶罐和铁罐》教学札记
《狮子和鹿》教学设计
《狮子和鹿》教学札记
《陶罐和铁罐》说课设计
《狮子和鹿》教学设计
《狮子和鹿》教材理解
《狮子和鹿》教学设计
《狮子和鹿》课文
《陶罐和铁罐》课文
《狮子和鹿》练习设计
《陶罐和铁罐》教学札记
《陶罐和铁罐》教学札记
《狮子和鹿》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教学札记
《陶罐和铁罐》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