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汪涵:谈钱不“涵糊”

汪涵:谈钱不“涵糊”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13

汪涵:谈钱不“涵糊”

因为工作忙,不怎么看娱乐节目,但在3月27日晚上,朋友圈和微博不断被一个主持人的名字刷屏:汪涵。

没有人不知道汪涵,这个以主持湖南卫视《天天向上》栏目而家喻户晓的名嘴,凭借在《我是歌手3》比赛中,因孙楠退赛出现尴尬,他挺身而出成功救场的英勇故事,早已成为娱乐头条中的过去式。但你搜索“汪涵”,他却仍是热点,人们在以不同的形式、从不同的角度来继续解读汪涵救场的种种,汪涵也成了中国主持界定神一样的存在。

其实,要想了解汪涵,得从他的名字说起。我认为“汪涵”的“汪”,是汪洋大海,十分渊博的意思,“涵”则是特别有内涵、有文化底蕴的意思。用这个名字来形容这个人真是恰如其分。汪涵虽然主持的是综艺娱乐节目,但他以博学和有内涵著称,经常会引用国内外的各种典故与诗文,言语幽默风趣,擅长各种方言,可谓是通晓古今,谈无不知。而他这个名字的来历,也是经过了一番波折,他21岁之前叫汪建刚,1995年应聘成为客座主持人之后,决定改名字,于是就改成了“汪寒”,不过朋友们都反应说这名字太冷了,于是他又改成了“汪涵”。

爱财不“涵糊”:

钱可以美化生活

“我其实一点也不介意别人说我投资失败,失败了就失败了,无非就是要承受一些经济上的损失,承受别人对你的语言轰炸,这对于我来说早就没有束缚了。”――汪涵

汪涵经常自嘲自己的专业其实是打麻将。麻将是汪涵最喜欢的减压方式,而且来者不拒,大的也打,小的也打,和大牌明星打,和场工也打。他赢了还请大家聚餐,往往支出远大于麻将桌上的收入。

汪涵有着文人墨客感性淡然的一面,也有着舞台上八面玲珑反应迅捷的一面。对于金钱,他更不“涵糊”:该赚就赚,该花就花,该有情调就有情调。

早在2007年,汪涵就在福布斯内地名人榜中以330万元的年收入名列第78位,这几年他更是身价飙升,已经跃居一线行列。对于“钱”字,汪涵从来都不避讳,下面两句话代表了他对钱的完整看法:“为什么不爱财?你没有财富,怎么去给予别人?有了钱以后,只要善于运用它,就可以美化自己和别人的生活”“现在对我来说,没什么具体的数字。因为生活对于我来说,无非就是三顿饭,睡下觉而已。你看我身边那么多同事啊,今年的工资还抵不上我出去演一场,他们也一样的面带笑容啊。”

2007年,汪涵曾有过一次炒股经历,当时因胆小,不敢投资太多,只委托朋友帮忙买了一点,结果只有短短的4个月,汪涵赚了6万块。后来只要汪涵一出手,那只股票马上就涨,身边的朋友都打电话来问他,最近要抛哪只股票,汪涵成了买股票风向标了。不过,汪涵表示,炒股只是一次尝试,电视台才是他上班的地方。

此外,汪涵还成立了自己的戏剧工作室,名叫“果实”,专门资助那些有戏剧梦想的年轻人,为他们排演话剧提供场地和经费,并有可能在全国展开巡演。

成功不“涵糊”:

机会是赤裸美人,强劲有力才能逮到

“机会就像一个突然出现的赤身裸体的绝色美人,刚刚入浴,身上涂满了肥皂。满街的男人看见她,都想把她抓住,但她皮肤滑溜,大多数人都无法把她抓获,只有强劲有力、眼疾手快的人才能逮到她。”――汪涵

在长沙以酒吧闻名的解放西路,穿过绵延不断的招牌和店铺,径自走进那座滨江大厦,挤进铺天盖地的贴满了小广告的电梯,直达24层,穿过长廊,你会赫然发现,这里居然有一家“培荣书屋”。这家书屋很怪:屋内古雅静谧,却是设立在熙熙攘攘的闹市;只有周三到周日的下午两点到晚上九点才开门;接待人数有上限,不能超过30人。

书屋的装修是完全中式的,墙上挂着字画,各处淘来的古旧家具陈设有序,几扇落地大窗,视野极度开阔。书屋取名“培荣”,是取汪涵父亲汪培荣之名。而这家书屋,则是汪涵本人投资成立的。

汪涵出生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自幼随父母到湖南生活。小时候他身体很不好,曾经两度休学。后来,汪涵毕业于湖南广播电视学校播音班,1996年进入刚刚开播的湖南经济电视台。第一年进台时,台庆晚会他负责守体育馆,人也睡在里面。第二年做台庆晚会时,因为有一个环节需要汪涵在上面剪断一根吊着箱子的绳子,他得提前爬上去,那天非常冷,他一边在横梁上爬,嘴里还叼着手电筒。当年的汪涵什么事都敢干,没有学过任何摄像技术,他就敢扛着摄像机去探班《还珠格格》。

收藏不“涵糊”:

不易得才珍贵

“但凡喜欢一样东西,要有一个条件,叫不易得。比如说鼻烟壶,我得找一个月,他才能够给我寄过来,我天天就惦记着,特宝贝。这样,你的生命当中多了很多珍惜的东西,色彩一下就不一样了。”――汪涵

汪涵曾说:“我觉得现在人所讲的收藏有可能太过狭隘了,就觉得只有收藏字画或者是文玩摆件这些东西,才算是真正收藏。其实每个人从有记忆开始,就已经在开始收藏了,收藏儿时的记忆,收藏一些挥之不去的影像。”

汪涵把收藏分为七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放眼望之,满眼都是真货;第二阶段是掌握一点知识之后,满眼都是假货;第三个阶段是真伪莫辨;第四阶段是贪痴满怀,满眼都是诱惑;第五个阶段是心生欢喜,不言对错,我高兴就可以;第六个阶段是烟云转逝,看一下就够了;最后一个阶段叫万物皆空,一笑而过。

对于收藏,汪涵很大程度上源于自己与生俱来的怀旧情结。汪涵父亲是苏州人,母亲是湖南常德人。他从小在苏州园林里长大,每天跟着祖父逛公园。祖父拎个鸟笼,小孙子在后面跟着,看碑林,看花草,看园林,看太湖石。这段经历和回忆,为日后汪涵走上收藏的道路埋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

汪涵说,小时候他就开始收藏一些用过的或者觉得好看的东西,他现在还收藏着30多年前用过的学生手册以及作业本、日记本,还有小时候玩的很多烟标。父母结婚当天买了一张杭州地图,将近半个世纪过去了,汪涵专门请父母在地图上签了名,与父母的结婚照摆在一起,用心珍藏。因为高中时学过篆刻,临摹过很多汉印,还在学校举办了个人的篆刻作品展,后来汪涵就渐渐迷上了古印收藏。现在,汪涵的古印收藏极为丰富,官印、私印皆有,到如今少说 也有两三百方了。

不过,汪涵第一件真正意义上的藏品,当属2006年前后在香港拍得的一幅“入于真实境,照以智慧光”的弘一法师的对联,对联很小,如今就挂在他家里。近年来他的藏品不断丰富,可谓包罗万象,他说自己是“没有规划,游手好闲,漫无目的,贪心至极。”

汪涵收藏的主要途径是委托拍卖行,他最贵的收藏是一张黄宾虹先生的画,上百万。他选择藏品的标准很简单,就是“喜欢”。他喜欢精巧、精美、文气、不俗,倾向于收藏比较雅致的东西。

在收藏上汪涵总体上还是比较顺利的,并没有走太多弯路。他从不贪便宜,实实在在的,觉得合适的东西,自己先看,然后再请专家朋友看,拟定一个心理价位,觉得合适了再出手。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雨,芦苇下的生命
难忘的一课
别离
回忆,六
我的烦恼
盛世中华
羁绊
不屈的心
妈妈对我的关心
在祖国的阳光下成长
人生之悟
改革开放变化大
我爱我的祖国
心中的城堡
花开有声
论老龄化背景下的如何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保障体系建设
浅谈工程机械维修现状及对策
提高油气项目地面工程服务质量的几点思考
加强石油企业基层统计队伍建设迫在眉睫
刍议工程造价管理对建设项目全过程的影响
我国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研究
论企业统计职能的具体实现
推进六个转变 实现审计转型
政府信息公开在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铁路施工企业供应商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收费现状分析
浅谈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当代企业中的财务管理与税收筹划
强化与拓展地方预算执行审计目标
基于连续性统计调查方法在我国的应用分析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相关知识
《富饶的西沙群岛》练习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相关知识
《富饶的西沙群岛》练习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相关知识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相关知识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说课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说课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札记
《富饶的西沙群岛》说课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