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11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
【摘要】近年来,我国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迅速发展,基于上交所和深交所发布的上市公司内控指引和五部委制定的企业内控基本规范及指引,有必要对受限较少的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进行了解。本文通过收集统计沪市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和内部控制缺陷具体认定标准等的披露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就进一步解决问题提出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内部控制 民营上市公司 信息披露
一、研究背景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已逐步开始实施,那么在具体实施中,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如何以及存在哪些问题,需要我们进行调查和统计。
二、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由于国有企业有较多的内部控制规范,相比之下民营企业在内控的建立和披露上有更大的自由性,更能反映企业自主性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信息披露情况,而民营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部控制的质量对我国整体经济运行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选择沪市上市公司中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或家族的企业,共285家公司,对这些企业在上交所网站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进行了统计,包括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披露次数、内部控制是否经审计、报告中是否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具体标准、是否披露重要或重大缺陷这四个方面。统计截止2013年度。
三、数据统计
经整理,所得数据汇总于下表:
四、问题分析
五、政策建议
从统计中可以看出,近年来,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内控审计报告和内控缺陷具体认定标准的披露量有了大幅增长,表明了沪市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和信息披露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依然有待进一步提升,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进一步强调内部控制重要性,强制所有上市公司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强制性政策可以引起所有企业对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视,从而提高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
二是细化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提高对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质量。目前的具体实施中,有关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的具体认定标准,由企业根据《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要求自行确定。这就给了企业对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方面的自由,表现为一些企业没有制定具体标准而导致未识别出内部控制重要和重大缺陷,从而影响内控有效性。
三是鼓励企业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进行内部控制审计,提高内部控制披露信息的可信度。仅是企业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并不能保证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性,对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有限。通过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审计,可以从外部帮助企业审视自身的内控制度,发现内部控制缺陷,从而帮助企业完善内控,同时也可以提高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可信度。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波澜
- 爱与天使共存
- 14岁,我多了份什么?
- 不要忽略今天
- 发豆芽
- 心得体会——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 我的成长乐土——温馨的四(5)班
- 我心中的桥
- 我是狗的保护者
- 多彩
- 冬意
- 赞我的家乡——栾城
- 携手共创绿色家园
- 曾经
- 轮回
- 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思考
- 全渠道解决方案:交互中心的诞生
- 农业科研单位人事管理改革与人事档案管理改革分析
- 岗位能力建设与岗位培训
- 彰显主力军的创造力量
- 曾几何时的培训
- 未来五年,多媒体协同服务将更加智能
- 应用ERP系统强化人力资源管理
- 管理教练视域下的公务员人才建设研究
- “沈铁快运中心三项”活动情暖职工
- 浅谈企业人力资源供应链的管理模式
- 浅谈情感管理在产权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 人力资源就业公共服务平台向社区发展建设
- 浅议公路行业人力资源管理
- 媒体融合背景下的传统媒体人力资源管理
- 《守株待兔》说课设计
- 《揠苗助长》问题探讨
- 冀教版《揠苗助长》
- 本《揠苗助长》
- 《守株待兔》教学实录
- 《寓言两则》电子教材
- 《丑小鸭》教材理解
-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 《守株待兔》教学札记
-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 语文S版《守株待兔》
- 《守株待兔》教学实录
- 《守株待兔》教学札记
- 本《守株待兔》
- 《守株待兔》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