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8-11
探讨贫困乡镇农民增收的有效对策
【摘要】党的十六大有明确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创建现代化农业,着力发展农村经济,提升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使命。由此可见,增加农民收入已经成为新时期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和首要政治任务。本文就以姜堰区大伦镇为例,分析贫困乡镇农民增收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贫困乡镇 农民增收
一、大伦镇农民增收的影响因素
大伦镇农民增收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农产品总量较小,农民人均纯收入基数较低,大伦镇农民主要收入来源就是种养,但种养又必须要依靠耕地,而耕地少,耕地条件差就阻碍了农民的种养收入,那一亩田来说,上半年小麦收入抵作农资费用,下半年的水稻才是纯收入,大约每亩田收入在1650左右,其他发展养殖业,蛋鸡、肉鸡、生猪;二是农业综合开发档次较低,缺乏合理的产业结构,农民种植品种单一,结构不合理,在生产过程中不够重视农产品的品质与效益,未能充分发挥大伦镇农业的比较优势;三是大伦镇工业企业以及服装业发展比较落后,难以有效带动当地农业的发展,不能给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最终是农民收入难以提升;四是农民整体素质偏低,村级经济薄弱,财产性收入低,重视教育,在学校及教育上投入较多,家庭生活成本支出增加。
二、大伦镇农民增收的有效对策
(一)发展村级经济,增加福利性收入
首先盘活村存量资产,搞好资产经营,通过股份制、租赁等多种形式,实现闲置资产合理流动、优化组合,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的福利性收入。其次发展股份合作,做好土地文章。土地是农村最大的财富,运用土地流转方式,将分散的土地集中,集聚到种植能手、经营能人手中,农民既可按时得租金,又可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务工经商,取得更大的收益。
(二)稳定劳力市场,发展三产服务业
我镇外出劳动力,一般从事建筑、造船、服装等传统行业,建筑业、服装业从业人数,近年来基本保持稳定,大批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社会平均工资的普遍上涨,预计全年实现工资性收入38763万元,比上年新增5401万元。
随着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工业集中区、商住区规模增大,目前工业区已有32家公司驻园,吸纳本地劳动力近3000人,人均月工资性收入3000元,苏果、大众、农工商超市的落户,带来三产服务业、餐饮来、运输业的繁荣。加之塑熙房地产开发公司、天赐祥瑞房产公司、海鲜城等项目的开工建设,吸纳了一大批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如在打造特色品牌方面,大伦镇引进了湖羊养殖项目,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建设以及竣工运作养殖场与餐饮场,有效推动了大伦镇经济的发展,也为农民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增长点。此外,大伦镇还可以在适度规模经营、搭建蔬菜、发展服务业等方面增加投入,给农民增收提供更多机会和渠道[2]。
(三)政府搭台,提高增收技能
工业集中区的发展、小城镇建设,能吸纳一批无法外出打工、在家以要种好责任田、又要照顾老和小,亦工亦农的这部分剩余劳动力,政府要为他们搭好就业的平台,实现企业、政府、农户的“三赢”局面,同时加大支农、助农力度,对购买大型农机具的农户实行财政补助,让农民尽快从费时、费力、赚钱少的农活中解脱出来,对外出务工劳动者,要根据其行业特征,组织进行技术培训,增强劳动者的工作技能,更好的适应工作,将现有“人找工作”改变为今后“工作找人”,这样才能实现增收不增人。
(四)开辟多种渠道,增加资金投入
大伦镇现有一家和盈畜牧业科技公司,集肉鸡养殖、防疫、苗鸡一体的经营模式,是农户+合作社+公司的一体化养殖销售体系,只有具备5万元的起步资金,两年完全能够收回成本,具体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积极争取获得国家扶持,与农业局对接相关项目资金,争取尽可能多的国家财政支持,为提升农民信心和收入奠定基础。二是积极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增加信贷资金,鉴于贫困乡镇在信用担保、农业发展思路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使得信贷投资总量难以提升,想发展却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为此有必要积极改善金融服务,增加信贷资金。就大伦镇而言,可以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的作用,强化其组织制度和产权的建设,成立信用担保机构,推出信用担保业务,为信贷资金的投放提供有效、安全、可靠的保障。这样一来就能为大伦镇农业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进而有效实现农民的增收。
(五)政策宣传,增收减负并举
在抓增收的同时,也要注重减轻农民负担,当前要管好,用好“一事一议”资金,切实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对相关“涉农补助”、“低保、五保”等资金要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户手中。宣传引导农民积极参加农村大病合作医疗保险、农业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阳光性惠农工程,切实减轻农民的社会生活成本,减少社会生活风险、实现增收与减负并举,真正让农民从中得到实惠。
三、结语
综上所述,阻碍贫困乡镇农民增收的因素有很多,本文就大伦镇的实际情况列举了增加福利性收入、发展三产服务业等四方面问题,并基于此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为实现农民增收提供有效保障。但事实上,有的贫困乡镇还存在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问题,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农民增收,为此,在探索贫困乡镇农民增收对策的时候应紧密结合贫困乡镇的实际情况,结合实际才能找到最有效的解决方式,才能真正长久实现贫困乡镇农民的增收。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和上帝说话
- 奇观!流星雨
- 隐痛
- 太阳,我想告诉您
- 我感动,我幸福
- 在花季中成长,在雨季中长大
- 致美国小朋友的一封信
- 仰望属于我们的天空
- 友谊,将要寂寞下去?
- 书的诱惑
- 奶奶家的风景线
- 好心肠的兜兜
- 送你一轮明月
- 100年以后
- 第一场雪
- 人才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度的评估
- 城市社区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的分析
- 基于六西格玛的绿色物流管理问题研究
- 探析如何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的管理
- 公路交通运输经济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 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看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发展
- 生产性生物资产准则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
- 浅谈加强公路档案管理建设
- 我国房地产经济管理现状及改善策略
- 社会化媒体趋势下的电影营销
- PVC生产过程中节能减排的措施
- 公众情绪对于互联网支付系统在中美两国发展的影响
- 石油企业物资管理如何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 房地产经济周期波动影响因素分析探讨
- 浅析合同管理在内控管理中的作用
-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积累·运用二》口语交际教学设计之一
- 《长歌行》、《七步诗》、《出塞》《古诗三首》教学设计之二
-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将相和》教学设计谈
- 《积累·运用二》教学设计之一
- 《詹天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走向生活》教学设计之二
- 《古诗三首》《长歌行》、《七步诗》、《出塞》教学设计之一
- 《草船借箭》第三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演·说·写——我教《将相和》
- 《将相和》教学设计之一
- 《注意收集有关的资料》教学设计之一
-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之二
- 落实古诗学习要求 体现古诗教学特点——十二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