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17
创造性毁灭中的永恒“商业”价值
企业开门四条路:做小,做死,收购别人,被人收购,不外乎这些可能性。
所以最后留下的企业只有两种,其一是长寿企业,小而专;其二是领袖企业,大而强。小而专的企业要自食其力,一不贷款,二不融资;大而强的企业要融资融智,一缺人才,二缺资金,所以是“用别人的钱赚别人的钱”。
有趣的时,最早见诸于文字的富人定义是:富人就是负债的人。正是因为这个道理,金融市场才会产生并发展至今,教科书上,金融市场的定义是:资金从多余者向短缺者转移的市场。这代表财富领域的现实悖论:穷人不担风险,所以钱再少也有余钱;富人承担风险,钱再多也永远不够。商业银行创造了金融市场,把普通人手中的余钱汇聚成河,流向企业家去挑战风险,从而驱动了风险财富的产业化。
实体经济的虚拟化蜕变
小而专的企业可以是纯粹的实体经济,大而强的企业却离不开虚拟经济。小而专的企业追求生存发展主要靠劳动财富,不仅员工在劳动,老板也要劳动,所以有了一个英文词:“Working Boss”。大而强的企业追求创新成长,不创新毋宁死,所以对创新企业而言:“风险是财富之母,思想是财富之父”。企业家驱动创新有两大资源,其一是团队,其二是创意,所以“创业”=创意+敬业。
区分两种企业的生存之道,才能正确理解实体经济与金融业的关系。长期以来,人们重复着一句老生常谈: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这个理论似是而非,错在对金融一概而论,误以为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如皮肤和毛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毁灭与创新的辩证法
这种既创造又毁灭的现象,被熊彼特称之为“创造性毁灭”。这些活动决定着产业和企业的存亡兴衰。而如今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到的是,原来仅仅是辅助作用的证券金融业却成为了其中的主宰,并扮演了微观意义上实体经济商业价值转换载体不断变幻的重要推手,也正是这个行业,成为了商业活动最贴近的见证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Teacher也“疯狂”
- 如歌如诗
- "数学"爸爸
- 给爷爷的一封信
- 我的"功夫"老妈
- 我的“每天三问”
- 爱唠叨的妈妈
- 我的奶奶
- 破解老妈的性格密码
- 福娃俱乐部
- 妈妈的"千里眼"
- 重阳节里的暖流
- 烧饼PK批萨
- 前传第三章初涉魔法(下)
- 前传第三章初涉魔法(上)
- 分析加缪存在主义思想的人道主义内涵
- 从序列论中国古建筑意匠
- 论图斐利的政治哲学思想
- 儒家交往伦理理论和实践的特征和缺陷初探
- 浅谈庄子的超脱人生
- 关于孔子语言哲学思想探微
- 分析萧焜焘的技术哲学思想
- 浅论贾谊的政治哲学
- 思想道德与法律课的哲学释解
- 反思“国民性”:儒家政治哲学与“国民性"论题的产生
- 论唯物史观与政治哲学
- 马克思批判理论的启发
- 论哲学与人的爱智危机
- 关于儒家伦理思想与当代高校德育教育研究
- 论孔子权变思想及其在现代的意义
- 春
- 《走一步,再走一步》听课记录(余映潮主讲)
- 一个老师的《咏雪》研究课和李研的点评
- 《女娲造人》简案
- 《济南的冬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激趣 导读 探究 创新——《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 散步
- 皇帝的新装(教师中心稿)
- 《散步》教学设计
- 短文两篇《行道树》《第一次真好》教学设计
- 《散步》教学设计
- 《春》第一课时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社戏》
- 《在山的那边》教案
- 紫藤萝瀑布